影响药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水环境、饲料和养殖模式对药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3/11/07 21:42:42  来源:x20231112  作者:汪建国  浏览次数:144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药物的药效作用强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括起来有药物、动物和环境三方面。渔药的使用环境是水体,因此,水环境的各种变量参数对药效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水环境对药效的影响

1.水温对药效的影响

一方面,温度影响物质的活度和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在水里的有效活物质浓度。温度越高,有效活物质浓度越高;另一方面,温度也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代谢速度,温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一般来说,水温每升高10℃,药物的药效会增大2~3倍。温度越高,药物的作用越大、速度越快、疗效也越高。因此,不同的水温对药物的使用浓度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例如,用硫酸铜治疗口丝虫病,夏季只需0.5mg/L浓度,而冬季则需1.4mg/L浓度,否则将影响药效。又如苗种消毒采用10mg/L浓度漂白粉,消毒20分钟,一般可在冬季进行,若在夏季,则会产生药害。在低温环境下,不少药物疗效极差。因此,应该选用其它药物代替,有条件的单位,可适当升高水温来提高疗效。

2.光照对药效的影响

除了光敏药物——容易被光照分解的药物之外,光照对药物药效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药物的作用与光合作用有关,比如用于杀藻的药物,则光照就与药效有关。

一般来说,大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都需要光照。

3.酸碱度(pH值)对药效的影响

水体pH值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改变药物在水体中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绝大多数药物本身呈一定的酸、碱性,或者可与酸、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因而会受到水体pH值的影响。水的pH值与药物的关系较复杂,常与药物本身的pH值有关,不同水的pH值有时可增强药效,有时则可降低其作用。

比如硫酸铜在酸性水中作用较强烈,但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敌百虫在酸性水中稳定,在碱性水中会被分解成毒性更为强烈的敌敌畏,而增强其作用;强氯精、漂白粉在碱性水体中药效减弱,如果用漂白粉消毒时,养殖水体pH值在6.5以下时只用1g/m3。当pH值在8以上时,则需要用4倍的药量。

酸性药物宜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宜下午3-4时施用。

4.盐度对药效的影响

溶解于水中离子具有降低水分子活度的作用,盐度越高,水分子的活度也就越低,因此,一般来说,随着盐度的升高,药物的药效也随之降低。

李爱华等(2000)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XS91-4-1)和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 91-24-3)为检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环丙沙星、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等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表1)。

5.悬浮物(混浊度)对药效的影响

许多悬浮物质都有一定的胶体性,或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对带电荷的离子性药物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因此,会降低药物的实际有效浓度,从而影响药效。不带电荷的药物也会因为与水体有机物(细菌、藻类、溶解有机物及悬浮有机物)发生反应,消耗有些渔药(如硫酸铜、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因此,悬浮物较多的水体,用药量应适当提高,否则会影响疗效。

6.可溶性化学物质(氨氮等)对药效的影响

可溶性化学物对药效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直接和药物作用,产生一定的比如中和、沉淀等化学作用,从而降低药物的药效,比如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亚铁等物质的含量都会影响各药物的药效,漂白粉的有效氯就会被这些物质所消耗。另一方面,氨氮、亚硝酸盐等对水体因子以及浮游生物的构成有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药效。另外许多种金属离子,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往往能加强药物的作用。如亚铁离子能提高硫酸铜敌百虫渗透压而加强药效。

表1 海水、半咸水对6种抗菌药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7.硬度、碱度对药效的影响

在池塘水体中,硬度与碱度是对应出现的,一般来说,碱度等于硬度。有些药物对钙(硬度)敏感,有些药物对二氧化碳(碱度)敏感,这些药物的药效会随着水体的硬度或碱度的升高而降低

比如会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药效;碳酸会与铜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铜而降低铜离子浓度。

8.其它(水流、风浪等)

对于网箱等开放性水体的局部用药来说,水流过大,风浪高,水体交换速度快,药物很快被稀释,难以达到用药的效果。

二、饲料对药效的影响

在饲料中添加的药物,一般为抗菌类或驱虫类等内服药物。这些药物的药效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饲料组成成分对不同药物也存在着一定的配伍性影响。

1.饲料形态对药效的影响

饲料形态可分为粉料、可湿性粉料(包括湿软颗粒饲料)、颗粒料和膨化料。不同形态的饲料由于加工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对药效的影响也不同。

(1)粉料

粉料主要用于喂养滤食性鱼类或幼苗。加工过程只是粉碎,没有加蒸汽加热制粒。因此,加工过程对药物的热破坏比较小。但由于粉料投喂时直接撒入水中,水溶性药物几乎立即溶解于水里,能被鱼类直接摄食的药物极少。所以,粉料中添加非水溶性药物效果比较好,添加水溶性药物的效果很差。

(2)可湿性粉料

可湿性粉料是在粉状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粘合剂,使用时添加一定比例的,制成团状或颗粒(湿软颗粒)。可湿性粉料一般加工细度比较高,药物在饲料中的混合得相对均匀,而且,这种药物饲料往往是在使用前才添加药物,对药物的药效基本没有不良影响,是药物饲料的最佳形态

(3)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生产时需要添加蒸气进行调制和糊化,制粒温度一般在80~105℃,对不耐高温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对药物的药效的影响取决于药物的耐高温特性,有时甚至只能采用抗高温包膜的药物。

(4)膨化饲料

膨化饲料是在加工过程中,采用高湿、高温、高压并在瞬间降压使饲料中的水分汽化,使饲料颗粒膨胀而形成膨化状态的饲料。因此,在制粒前添加药物生产药物饲料,是所有饲料形态中对药物的药效影响最大的。但是,如果药物是在制粒后再采用后喷涂的方法添加,则对药物药效的影响要小于颗粒饲料。这是后喷涂膨化药物饲料的优点。但由于药物集中吸附于饲料表面,药物对水产动物口腔的刺激也比较大,如果药物本身影响适口性,则不利于水产动物的摄食。

2..饲料成对药效的影响

(1)原料和营养成份对药效的影响

原料:绿豆解百毒也解百药。因此,药物饲料中不能添加绿豆。棉籽粕中的棉酚干扰维生素A的吸收,影响维生素A的效果。大豆可与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强力霉素等)结合成不溶于水、难以吸收的物质,使抗生素的药效降低。

营养成分:脂溶性药物只能溶解于脂类中,而且药物的吸收也与脂肪含量有关。因此,饲料中脂肪含量高低对脂溶性药物的药效有一定影响。

(2)矿物质添加物对药效的影响

许多药物对矿物质敏感,比如食盐可降低链霉素的药效;钙和镁会降低四环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效;镁、铁离子能与四环素族、左旋多巴类、红霉素、利福平、强的松、灰黄霉素、异烟肼、氯丙嗪等药物形成络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降低药效。

(3)维生素添加物对药效的影响

维生素在饲料中含量比较低,对药物的影响不会太大。但研究表明,在注射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B1不宜与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氨苄青霉素配伍;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维生素K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青霉素G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丙嗪配伍。胆碱的碱性很强,会降低酸性药物的药效。维生素B1能干扰寄生虫的硫胺代谢,降低氨丙啉的疗效,因此,采用氨丙啉驱虫时饲料中不宜添加维生素B1。

(4)其它

除了上述营养性物质外,饲料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如防霉剂,吸附剂(抗霉菌毒素)等,对药物的药效也有一定的影响。常见的防霉剂为有机酸类,会降低碱性药物的药效;吸附剂能吸附霉菌毒素,同样也能吸附药物,影响药物功能的发挥,降低药物的药效。

三、养殖模式对药效的影响

不同养殖模式由于生态条件、水文条件不同,对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1.池塘养殖对药效的影响

由于池塘环境条件复杂,可以说没有两口池塘的水质是完全一样的,即使同一口池塘,水质在时间上也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池塘体积也难以精确了解。因此,池塘养殖模式下用药的准确性比较低,效果也难以精确控制。

其次,池塘养殖由于光照和光合作用对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浓度、温度分层等影响较大,造成一天内不同时间的水质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对药物的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水质条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药物的药效。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影响着池塘养殖用药的效果。池塘养殖水体中往往COD含量比较高,会降低氧化性药物的药效;颗粒性物质,尤其是粘土浊度高,对药物有吸附作用,也影响药效。

但是,由于池塘是封闭的,一个池塘用药物处理病原后,再污染该病原的可能性比较小。

2.工厂化养殖对药效的影响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是在品种高密度放养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吸污、分选、起捕、污水处理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环境下达到最快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面积水域生产量极高。在这种集约化养殖模式中,除了水体和过滤系统中存在的部分微生物以外,其它生物和非生物个体都通过沉淀和过滤等物理化学手段去除,使养殖系统内形成了以养殖生物为绝对主导的不稳定生态环境。工厂化养殖的可控程度最高,可有目的地降低其它干扰因素,尽可能减低其它条件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3.网箱和网围养殖对药效的影响

相对于封闭的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而言,网箱和网围养殖是开放的,养殖水体与外界相连,基本上无法控制。如果大环境中存在高于致病条件的病原密度,用药往往无效。

必要时可以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将整个网箱临时套住以使网箱水体与环境水体达到隔离,进行短时间的药浴。但该方法只能暂时解决养殖动物体表的病原,一旦撤去隔离装置,药物浓度降低,外环境中的病原还会再次感染养殖动物。

4.其

环境的稳定是准确使用药物的前提,多变的环境条件给用药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任何影响环境稳定的养殖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

(作者:汪建国 ,西南渔业网对内容少有修改)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