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耐运输的五个原因及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3/06/03 00:58:06  来源:2017-03-02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219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之一:饱食及未暂养。

(1)售卖成品鱼:出塘前前应停食,日常注意拉网锻炼。网箱或流水集约化养殖的成鱼,在装运前最好收拢网箱使鱼密集排泄或在捆箱内暂养1—2小时,以确保鱼能顺利运送上市。

(2)运输鱼苗鱼种:出塘前最好经过拉网锻炼后,将苗种暂放于网箱或捆箱内暂养4-6小时以上(至少2小时)。称"暂养"和“吊水”,前让鱼适应密集促使排除粪便及代谢粘液,避免运输过程中粪便排出在运鱼器(含氧气袋)越多,代谢物大量分解,大量消耗氧气,同时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恶化水质,降低运输成活率。

(3)运输水花鱼苗:因体内储存能量较少,不宜进行拉网锻炼。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之二:水质不良及溶氧不足。

(1)卖鱼前必须保持水质良好。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会使鱼中毒处于危险状态,拉网应激会雪上加霜。缺氧浮头后的鱼体质往往要几天后才能恢复,因此严禁在发生浮头缺氧后拉网卖鱼。

(2)处于拉网应激兴奋状态的鱼体耗氧量会提高3~5倍,水体溶氧充足,鱼会处于安静状态,耗氧会也保持在较低水平,相反溶氧不足,鱼会蹦跳不安很快衰竭死亡。在网箱或苗种网中挑鱼时要防止鱼密集而缺氧。

(3)水温越低,鱼的活动能力越弱,对氧气需求也越少,新陈代谢降低,运输越安全。不过鱼不能经受温度剧烈升降,通常一个小时内,鱼耐受的温差不宜超过5℃。夏季拉鱼车加冰时,使要等鱼装满后再加冰,防止与塘水温差太大,造成鱼应激死亡

(4)改善水质,拉网前泼洒光合细菌和葡萄糖,运鱼箱内放光合细菌和葡萄糖或水糖液也有助于运输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之三:鳃及寄生虫滋生。

(1)发生原理:
a、鳃部因寄生虫的寄生造成组织破坏、继发细菌感染,形成鳃部病变。
b、鳃丝淤血、出血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高,长期如此可引起毛细血管壁脆化。
c、鳃丝末端愈合、发炎、增生、棍棒化,鳃丝相对表面积减少,使鳃与水接触的相对面积减少,通透性差,呼吸不畅,耐低氧能力差,长途运输抗应激能力差,易缺氧死亡。
d、鳃除了是鱼的呼吸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鳃组织的病变将造成氨氮的排泄受阻,血液中氨氮含量升高,将影响到鱼体内渗透压调节机能。当受到拉网、将影响到鱼体内渗透压调节机能。鱼类的血流加快,血压升高,形成毛细血管渗透性出血使肌肉充血或出血,严重的鳍条、腹部表皮或全身充血、出血。
e、由于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因鳃和肝脏的病变而受到影响,可能造成在受到强烈刺激时粘液的再分泌功能能减弱或失调,从而出现糙鳞、脱鳞现象。

(2)解决方案:杀虫灭菌。

在水温高于10摄氏度时,应在售鱼前有针对性的进行杀虫灭菌鱼病预防,特别要杀灭寄生在鳃上的寄生虫等。孢子虫、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感染率越高,在运输中死亡率也越高。长途运输后,部分鱼在水面游动无力,呈缺氧状况,第2-3天为死亡高峰,鱼体体表缺少粘液,出现糙鳞、脱鳞片、出血、鳃丝发白。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之四:水质水温不适。池塘水和地下水不宜作运输用水。

(1)运鱼的水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有机质含量少,水温相对要求较低。因为水温较高,鱼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多,到一定的浓度后鱼就会昏迷以至死亡。

(2)可选择山泉水最好,一般池塘水和地下水不宜作运输用水,原因是池塘水有机质多,生物数量多,运输途中要消耗大量的氧。

(3)地下水寡氧,水中营养元素欠缺,有些地下水还存在含有硫物质等不宜鱼类生存的有害物质,并且与气温存在较大温差,虽然能保障运输中的高存活率,但在下池后会出现慢性(多在一月内)死亡,现实中,很多鱼类下塘存活率低甚至为零,其中原因就在于此处,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4)在运输过程中,鱼类不断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和氨等代谢产物,使水质恶化,可采取排、换水体予以保持水质优良。

(5)运输水温为6~25℃为宜,超过30℃会出现危险状况。过高的水温导致鱼呼吸作用加强,对水中的溶氧消耗比较快,不利于长途运输。如水温过高或在高温季节运输时,可以通过冰调节水温。夏秋季高温季节运输鱼最好在晚上进行。


鱼不耐运输的原因之五:运鱼密度过大。

(1)成品鱼运鱼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鱼的生鲜程度。一情况下,食用成品鱼运输时间为2~3小时,可运700~800公斤鱼/立方水体;3~5小时,可运500~600公斤鱼/立方水体;5~7小时的,运输量为400~500公斤鱼/立方水体。

(2)苗种苗种运输因为还要继续喂养,密度当然要小得多,水花鱼苗可以800~1000万尾/立方水体;小苗种一般情况下,50~80万尾/立方水体;大规格苗种200~300公斤鱼/立方水体。


在装车运输时的预防方案: 添加抗应激药物:在运鱼的水中可加一些药物提高运输成活率

(1)、青霉素:每100公斤水加60万国际单位。每立方米水体400—800万国际单位,以防鱼病发生和运输中水质变坏。
(2)、食盐:在水体中每立方加入3公斤食盐,可以减少鱼体表粘液产生,防止脱粘,避免粘液在运输过程中败坏水质。使水的盐浓度达1·5‰,也可调节鱼体内外渗透压和防治鱼种外出血及感染。
(3)、其它:添加抗应激药物在运输时在水体中掺入适量抗应激药物,具有削弱应激因子的影响、减轻运输胁迫症状和增强机能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机体适应新运输环境,提高活鱼运输存活率,效果十分明显。减轻氨中毒而出血发红死亡。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