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提高诊治效果的要点:真正的养鱼高手是没有或者少有鱼病发生!

发表时间:2023/05/26 00:00:39  来源:x20230526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153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些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的鱼病暴发和流行让人措手不及,局势令人堪忧据有资料刊载:频繁发生的鱼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到百亿元,因此,鱼病重在预防,提升鱼病治疗效果,使水产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重大,有些养鱼人平时漠不关心,当遇到鱼病发生时又会病急乱投医。所以,为了提高鱼病防控效果,了解并掌握对于鱼病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控理念很有必要。

一、鱼病发生的水质因素

鱼离不开水,水是水生生物生长的唯一生存环境,鱼终其一生都在水中活动、吃食、呼吸、排泄和繁殖,水质和生态及其生存环境都会影响到鱼的身上,首要的是不达标的水质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溶氧量、温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各种生态因子,一旦有不适合鱼类的生长状况就会发生鱼病。在水产养殖的池塘当中,鱼类放养的密度、人工投饵量的变化以及鱼类的排泄量,都会对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水体环境的恶化会使得鱼类的抗病能力降低,进而造成鱼病的发生。

水质调理,我们多用菌藻等生物制剂,当然功不可没。但在网络上曾见有人说:水产上用藻用菌,查遍国外的所有有关水产资料,大多没有记载有用于水产当中菌藻的信息,唯独在中国十万分的流行,甚至到了近乎痴迷。是我们的技术太牛逼,还是我们的方向错了?自然界中本身就有的菌和藻类,我们没必要刻意的培殖,水和藻菌是相辅相成的,水好了藻菌自然就好,水中溶氧不足,哪怕你投下再多再好的东西也等于0。假如不用微生物制剂调理的,开好增氧机也是一个好的选项,增氧调水,不但保安全而且还提升产量。

二、鱼病发生的季节变化因素

季节变化对鱼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水温的上升下降得以体现,鱼病鱼害的发生跟季节变化有着十分大的关系。由于夏秋(高温)季节的水温较高,鱼类的生长便会持续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与此同时,在秋季节各种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也会更加旺盛起来,进而水产养殖业很容易滋生和爆发传染性鱼病。在夏秋季节最常见的鱼病包括: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以及原虫性鱼病,在这种寄生虫十分活跃的夏秋季节,必须对水产养殖做好到位的预防措施,避免爆发性鱼病的产生。所以,在夏秋季节应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由于春冬(低温)季节的水温较低,水产养殖户在进行鱼类捕捞、对池塘进行清理、以及对苗种进行投放的时候,一些对鱼类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因素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水产养殖户应尽快采取消毒预防措施,避免产生水霉病的现象发生;在春冬季节,寄生虫类是鱼病的另一种表现方法,在水库以及湖泊等大水面的养殖区域中,寄生虫类鱼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是由于这些大区域水体没法实施清塘消毒的原因造成的。

三、鱼病发生流行的新特点

新型鱼病不断出现,老鱼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常常表现为混合感染、并发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大约从2006年起,所谓新的"鱼瘟"(刘文俊首次命名)开始悄然流行,最近几年又有"越冬综合征"之说。究其病因,各说纷纭。理论上一些涉及种质、水质、底质、饲料、消毒等诸多不良因素的"老套翻新"说法较为流行。新型鱼病发生后,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没有掌握该种鱼病的具体流行特点,防治难度相对较大,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

很多传染性鱼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并且表现出新的流行特点,隐性感染让人不明不白,潜伏期相对较长,早期难以发现,等到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后,病情已经加重,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往往得不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多人在开展鱼病诊治过程中只诊断了一种鱼病,往往忽视其鱼病并发的诊断,使得整体的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甚至,很多所谓医治鱼病的人一窍不通,特别是网络上(比如微信)较多出现,卖鱼药的治鱼病的人往往不懂养鱼

四、提高鱼病治疗效果的手段

对症用药。尽最大努力准确诊断鱼病,确保对症下药,当然这句话说起简单做起难。尤其是对一些很容易混淆的鱼病,比如:病毒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寄生虫引起的烂鳃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烂鳃等,要仔细查清病因,对症用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准确计算。外用泼洒药量和内服拌料药饵用量。有的人对面积、体积、PPM等用药概念还不知晓,用药用量全凭感觉或者经验用多了不但加重病情甚至死鱼,这"投毒"没啥差别,还有就是我说的犯了"故意谋杀罪";用轻了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增加了鱼的耐药性,花冤枉钱更不消说了。

准确丈量。依据水体体积计算出准确的外用药量,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计算公式:外用药量(克)=养殖面积(长×宽,平方米)×平均水深(米)×用药量(克)/立方米(即PPM)。

药饵内服。对于药饵内服,本人认为方法是最好的,但其局限性少有人提及。因为:凡是病重的鱼早已闭口绝食,哪怕是灵丹妙药它也望而不吃,也就是说,药饵对发病深沉的鱼基本上是无效的,服用药饵只能针对尚在吃料的病鱼当有奇效,如果是预防鱼病,那药饵内服是完全正确且是最有效的做法。

五、用药诊治需要注意的问题

用药时间。最好是在晴天上午的9~10点或下午4~5点时用药,最好喂食再泼药,因药物泼洒后会影响鱼类的食欲。阴雨天不宜用药但也不能绝对,如果遇有连绵阴雨十数天又正值鱼病流行暴发,不可能不用药。必须仍按诊治流程用药,用药后加开增氧机即可克服这个难点。

疗程周期。根据病类病情,用足疗程是保证治愈鱼病的关键手段。寄生虫引起的鱼病,一般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有些虫害(比如锚头蚤)要间距5-7天用药两次,才能达到杀虫目的。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一般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否则治疗不彻底就有重发感染的可能。

最为重要的是,在用药诊治过程中应该首先做到对症用药,明确用药方法和治疗疗程,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定期更换药物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保证药物防治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六、简单正规的标准养鱼流程

在整个年度养殖过程中,4-10月是全年最重要的时期。

4-10月其间喂料要喂七八成饱,每月预防病虫害,杀虫药消毒药各用一次,原则上用量依使用说明即可,多数鱼药的用量可以按使用说明加用20%的用量。

6-8月加强开机增氧,鱼最怕的就是缺氧,尽量每晚开机,溶氧足了鱼就好了,并且开动增氧机是最好的调节水质方法。最好在6-8月使用生石灰一次或两次,一年到头基本上也不会发生大的鱼病,甚至没有鱼病发生。甚至有人说,鱼养好了,想让鱼生病都很难。

除了平时注意常开加开增氧机外,当一旦发现有鱼吃食状况差、个别鱼类单独漫游或者个别鱼类死亡的状况时,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不能大意。真正的养鱼高手,不但鱼养得好,并且还效益好,而且还没有或者少有鱼病发生。人欢鱼乐,这才是养殖行家的真正体现。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