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疱疹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发表时间:2024/09/18 09:08:55  来源:河南水产 2018年1期   浏览次数:261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鲤鱼疱疹病毒病俗称:疱疹病、烂鳃病(辽宁)、棍病(天津)、黑鳃病(吉林、黑龙江)、急性烂鳃病(河南)等。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简称KHV,又称鲤疱疹病毒3型(CyHV-3),属疱疹病毒科,因其主要是由DNA类疱疹滤过性病毒感染所引起,又名鲤鱼肾炎及鳃坏疽病毒,也有文献称鲤鱼肾炎及鳃坏疽病毒,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必须申报的疾病。

1 鲤鱼疱疹病毒病的流行史

1998年鲤鱼疱疹病毒首次在以色列暴发,1999年确认KHV为鲤鱼疱疹病毒病真正的病原。2002年4月中旬,在印度尼西亚的锦鲤养殖和鲤鱼养殖中暴发,损失达500万美元。2003年10月,日本10余县暴发该病,到11月份已经造成茨城县1125 t的鲤鱼和锦鲤死亡。2004年4月,我国的台湾省报道流行鲤鱼疱疹病毒(KHV)病,KHV病毒从2002年12月就已入侵台湾,由于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了这次锦鲤的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 80%~ 100%。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预报,要求将KHV作为必检项目,并加强对进口锦鲤和鲤鱼的检测。目前,该病在我国鲤鱼养殖区域发病率较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南等地均有发病。该病死亡率大,无针对性药物治疗,给鲤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发病特点

鲤鱼疱疹病毒病具有潜伏期短、暴发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只流行于鲤鱼或者鲤鱼变种,不感染其它鱼类。此病一般流行于春末夏初和初秋两个阶段,水温在23~28℃时易暴发。该病传播迅速,可感染任何年龄的锦鲤和鲤鱼。主要通过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病毒粒子通过带病毒鱼或发病鱼的粪便、鳃和皮肤黏液传播。

3 典型症状

3.1 鲤鱼漫游,鱼体发黑,身上出现斑白。

3.2 眼睛凹陷1-2 mm,头部萎缩成正三角形(俗称骷髅头、扣扣眼)。

3.3 鳃丝充血肿胀,局部鳃丝发白、溃烂。

3.4肠道充血发红。

3.5 肾脏、脾脏肿大。

3.6 后期与其它病症(指环虫、鳔炎症等)并发。

(鳃部指环虫寄生)

4 现场诊断

在无病毒检测设备的养殖场可以根据流行病学和病症做出简单的现场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诊断发病季节为春末夏初;发病水温18~27℃之间,水温超过30℃死亡量明显降低;仅是鲤鱼发病,套养的其它鱼类不发病;出现病症后24~48 h开始死鱼,死亡率高;发病季节有鲤鱼漫游或体色变黑,发病前鲤鱼有暴食的现象。

4.1 根据症状对疾病的诊断,病症出现的顺序:

肾脏肿大→眼睛凹陷→烂鳃→肠道充血→脾脏肿大→体色发花。

4.2 易出现病症的品种:锦鲤大于框镜鲤大于超级鲤鱼大于普通鲤鱼。

4.3 低温地区更易出现典型病症:一般东北地区较河南发病症状更为典型。

4.4 潜伏期和秋季急性发病病症单一:潜伏期肾脏病变明显,其它病症不明显;秋季急性发病肠道发红症状明显。

5 鲤鱼疱疹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5.1 正常鱼被传染发病。

5.2 使用杀虫药、消毒剂、中药、食盐等药物刺激,使携带病毒鱼发病。

5.3 注水、寒流、降温等低温刺激诱导发病。

5.4 水变(倒藻)、拉网、倒塘等刺激导致发病。

6 鲤鱼疱疹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6.1 发病前期(6月份以前)提前注水、杀虫,避免发病高峰期用药。

6.2 发病季节,禁止使用杀虫药、刺激大的消毒药,禁止大量注水。

6.3 如有前期症状,慎用外泼药物。

6.4 合理投喂,发病高峰期减料至正常水平的40%投喂,发病时应停止喂料。

6.5 发病季节定期内服营养保健剂(Vc,复合维生素等)和中药抗病毒制剂,增强鱼体抵抗能力。

6.6 发病季节,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改良底质,稳定水体藻相,防止水质变坏。

6.7 发病季节,应多开增氧机,稳定池塘溶解氧。

6.8 发病池塘,完全恢复后可适当外用碘制剂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6.9 不从发病区域购进鱼种,防止垂直传播。

7 诊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误区

7.1 根据上述现场诊断的方法,区分出细菌性烂鳃,水质引起的烂鳃和疱疹病毒病的烂鳃,对症下药,切勿盲目用药。

7.2 鲤鱼疱疹病毒病属于病毒病,一般抗菌药物对该病毒无效,切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

7.3 发病季节如发现寄生虫没有发现疱疹病毒病,应采取抑虫、抗虫的方法,切勿杀虫。

7.4 鲤鱼疱疹病毒对水温相对敏感,因此可根据天气水温的变化,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夏初水温迅速回升,且天气稳定,此时不做任何药物处理,病情也能缓解逐渐控制。

7.5 附近如池塘发病,切勿采用大剂量消毒的方式预防,大量消毒很可能诱发鲤鱼疱疹病毒病。应采取稳定水体,增强鱼体质的方法预防。

近些年鲤鱼疱疹病毒病有着新的变化,烂鳃,眼睛凹陷等典型症状越来越不明显,病毒也不易被检测。养殖区的发病情况,呈现成点状分布,整体集中,发病分散。由传染性发病逐渐转为环境诱导发病(鱼本身携带病毒),发病水温有向高温发展趋势,发病规格逐年变小,2012年辽中地区发现框镜鲤夏花发病,部分池塘甚至反复发病。

对于鲤鱼疱疹病毒病的防控,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诊断病情,发病期慎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提前采取措施保持水质稳定,加大增氧,合理投喂。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措施,网具隔离,避免共用,死鱼深埋处理,不要随意丢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近年来根据该病的发病分布区域和流行特点,垂直传播的概率逐年增加,对于育种工作而言,培育抗病毒的优质鱼种迫在眉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