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水产动物代谢及生长药物(5)微量元素
1.铁(Ferrum)
铁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脾、肝、肾等,主要是含于血红素中,且与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的组成有关,作用于呼吸反应,担任二氧化碳的转运工作。目前,国内外常用铁制剂主要有柠檬酸铁、延胡索酸亚铁、碳酸亚铁、氯化亚铁、氧化亚铁、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氧化亚铁、乳酸铁等。
(1)理化性状
硫酸亚铁(Ferrosi sulfas)为绿色结晶,干燥空气中风化,湿空气中迅速氧化变质,表面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易溶于水,能引起蛋白质沉淀,刺激消化道黏膜。
(2)药理作用
主要是构成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铁在细胞氧化中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和黄素蛋白等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到传递氢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载氧体。它的形成主要是在鱼脾脏的淋巴髓质组织,而陆上动物主要是在骨髓。红细胞可周期性地再生,大部分的铁也随之循环。不能再循环的铁则通过胆汁排到肠中。
饲料中的无机铁和与蛋白质结合的铁必须在鱼胃或肠中被还原成Fe2+后再吸收,在饲料中存在的还原性物质如抗坏血酸等可增进铁的吸收,被吸收的2价铁在肠粘膜细胞内被氧化成3价铁,和脱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2价铁的吸收量受到肠黏膜细胞内存在的铁蛋白的制约,仅只吸收生物体所需要的铁量。出血后和贫血时,造血机能亢进,铁吸收速度增加,饲料中铁含量越低,铁吸收率越高。
饲料中缺铁时,会产生贫血症。鲤鱼、真鲷和河鳟缺铁产生的贫血症表现为血红蛋白减少和小红细胞性贫血。鳃呈浅红色(正常为深红色),肝呈白至黄白色(正常为黄、褐至暗红色)。河鲶在缺铁时呈现血红素、血球容积比及红细胞数等下降现象,组织切片检查发现脾脏有很大的嗜食细胞存在的异常现象,这些血液学和组织学的结果足以说明在鱼类饲料中添加铁的必要性。但饲料中铁不足并不影响鱼的生长。铁过量会产生铁中毒,导致生长停滞,厌食,腹泻,死亡率增高。
(3)用法与用量:混饲,添加量3.6mg/kg体重(即120mg/kg饲料);过量摄入会中毒。
(4)使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本品易氧化变质,如果颜色变成褐色,表明不可利用的3价Fe离子的含量增加品质下降。
2.铜(Cuprum)
动物体内含铜量不高,但分布颇广,多存于肌肉,肝脏、脊髓亦不少。铜并非血红素成分之一,却为血红素形成所必需,这是因为铜为血球形成有关酶的成分,此外铜也是细胞色素氧化酶、铬氨酸酶等酶的构成成分之一,铜的不足会造成贫血,生长抑制及不孕。目前,国内外常用铜制剂主要有碱式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硫酸铜、葡萄糖酸铜等。
(1)理化性状
硫酸铜(Cuprum sulfuricum):为深蓝色的二斜系结晶或蓝色的结晶形颗粒或粉末,无臭,有风化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
(2)药理作用
铜能促进骨髓生成红细胞,也是机体利用铁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它能维持骨的生长和发育,缺乏铜表现为:贫血、骨骼生长不良、心力衰竭,掉鳞、体色异常。铜直接参与体内能量和物质代谢,如参与维持铁的正常代谢,催化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铜为多种氧化酶的组分,如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酪氨酸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成分,能促进磷脂的形成及大脑、脊髓的神经髓鞘正常发育。它们与生物氧化关系密切。细胞色素氧化酶能催化磷脂的合成,使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形成髓鞘;酪氨酸酶可使酪氨酸氧化生成黑色素。
饲料中铜缺乏时河鲶心脏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物岐化酶及血浆铜蓝蛋白的活性皆降低。一般说,铜的缺乏症多在特殊试验条件下发生。铜在饲料中含量过高(773mg/kg以上)时,生长下降,饲料效率低。
(3)用法与用量
研究认为鱼体可以从水中吸收部分铜,故而饲料中只应小量添加加量120μg/kg体重(即4mg/kg饲料)。此外,还可作为消毒杀菌剂和杀虫剂使用。超量添加会导致动物肝脏中铜积累而中毒。
(4)使用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饲料中添加铜会促进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同时对维生素有破坏作用。
3.锌(Zincum)
锌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锌为结晶胰岛素、碳酸脱水酶、碱性磷酸酶等成分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锌制剂主要有乙酸锌、碳酸锌、氯化锌、氧化锌、硫酸锌等。
(1)理化性状
硫酸锌(Zinci sulfas):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在甘油中易溶,在乙醇中不溶,无臭,味涩,有风化性。遇碳酸钠、苯甲酸钠、躁质、蛋白质均产生沉淀。
(2)药理作用
锌和铁是鱼体中比较大量存在的微量元素,鲤鱼含锌特别高。锌分布于动物机体的所有组织中,其中以肌肉和肝脏的含量较高。锌是许多酶,如碳酸酐酶、胰羧肽酶、谷氨酸脱氢酶和吡啶核苷酸脱氢酶的组成成分,以及某些酶如碱性磷酸酶的激活剂。锌还是构成胰岛素及维持其功能的必需成分,还参与核蛋白的结构及前列腺素的代谢。
鱼对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鳃和胃、肠,川鲽的整个消化道都吸收锌,但大部分在肠吸收,胃吸收的能力较低。虹鳟和鲤鱼可耐受1700~1900mg/kg饲料锌而无任何明显的中毒症状。鲤鱼在内脏可吸收积累较高比例的锌,但对水中锌的耐受力却很低(0.15~50μg/kg,LC50,96hr)。鳞的含锌量可反映水环境中金属的浓度。锌可通过肾脏和鳃正常地排出,以维持体内平衡。
饲料中缺锌则生长缓慢、食欲减退、死亡率增高,血清中锌和碱性磷酸酶含量下降。骨中锌和钙含量下降,皮肤及鳍糜烂、躯体变短。虹鳟会发生白内障。锌的缺乏会引起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蛋白质消化率也降低。在鱼的孵卵期,饲料中缺锌,则可降低卵的产量及卵的孵化率。
(3)用法与用量
混饲,添加量1.2mg/kg体重(即40mg/kg饲料)。
(4)使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锌与铜、钙、铁等在生物体内有拮抗作用。
4.锰(Manganum)
锰存在于动物体内肝、肾、骨、肌肉及皮肤中,与磷酸酶等酶作用有关,对禽畜生长及繁殖颇为重要,不足时会影响发育及性成熟,造成繁殖力下降,锰亦与骨骼发育有关。锰与铁等在生物体内有拮抗作用。目前,国内外常用锰制剂主要有硫酸锰、碳酸锰、氧化锰、碳酸氢锰、磷酸氢锰等。
(1)理化性状
硫酸锰(Mangani sulfas):本品为淡红色结晶或红色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加热至250℃以上脱水。
(2)药理作用
锰广泛分布干动物组织中,骨中含量最高,在肝脏、肌肉、肾、生殖腺和皮肤中含量也较多。在这些组织中,锰主要集中于线粒体中,锰的主要功能和镁相似,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如激酶、磷酸转移酶、水解酶和脱羧酶,其激活剂为非专一性的,既能为锰激活,也能为镁激活。而某些酶,如糖转移酶,锰的激活是高度专一的。锰也是精氨酸酶、丙酮酸脱羧酶、超氧物岐化酶的组成成分,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饲料中含量不足,则鱼生长不良。并发现虹鳟有尾柄短缩的异常现象。虹鳟的心肌和肝脏中的Cu-Zn-超氧物岐化酶和Mn-超氧物岐化酶的活力下降。以低锰含量饲养河鳟亲鱼,则所生之卵死亡率增高,孵化率下降,卵中锰含量减少。
(3)用法与用量
混饲,添加量0.6mg/kg体重(即20mg/kg饲料);超量添加会导致动物中毒。
(4)使用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5.钴(Cobaltum)
钴的需要量非常低,但缺乏则会造成虚弱,食欲减退、贫血及异嗜。钴是维生素B12成分之一。目前国内外常用钴制剂主要有乙酸钴、碳酸钴、氯化钴、硫酸钴、氧化钴等。
(1)理化性状
氯化钴(Cobalti chloridum):为深红色单斜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
(2)药理作用
钴除了构成维生素B12(维生素Bl2中合有约4.5%的钴)外,还是某些酶的激活因子,在饲料中添加钴盐,可促进鲤鱼生长及血红素形成。饲料中缺乏钴,容易发生骨骼异常和短躯症。
鲤鱼肠道中细菌能产生维生索B12,如果缺钴,则肠道中维生素B12的生成会严重降低。钴在鱼体内积存的能力小,过量的钴会迅速被排出体外,另外,钴的营养需要量与有害量之间距离颇大,故在实际饲养条件下,极不可能发生钴的中毒。
(3)用法与用量
混饲,添加量3μg/kg体重(即0.1mg/kg饲料)。
(4)使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6.碘(Iodum)
碘大多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甲状腺,另极少量分布于各组织体液内。碘与酪氨酸合成甲状腺素,且以甲状腺球蛋白形态储存,以需要而逐渐释出甲状腺素以调整体内代谢。目前,国内外常用碘制剂主要有碘酸钙、碘化钾、碘化钠、碘酸钾等。
(1)理化性状
碘化钾(Kalii iodidum):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六角形结晶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与空气接触易分解析出而变黄。
(2)药理作用
碘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一半以上集中于甲状腺内。碘和酪氨酸结合生成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而后转变成甲状腺素,为甲状腺球蛋白的组成成分。甲状腺素可加速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反应,故可增加基础代谢率,促进生长发育。
在饲料中缺乏碘,则甲状腺增生,产生甲状腺肿大。Woodall等(1964)在含碘0.2PPb的水中,以不同碘含量的饲料(0.1~10.1μg/g饲料)饲喂幼鳟鱼,经24周后,试验组生长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饲喂0.1μg饲料组,甲状腺的碘蓄积量显著减少。9个月后,0.1μg试验组死亡率达82%:该组中甲状腺肿大虽不特别明显,但经组织切片观察,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鱼类能从环境中摄取碘,所以在水中添加少量的碘即可防止甲状腺肿大病的发生。
(3)用法与用量
混饲,添加量为3μg/kg体重(即0.1mg/kg饲料),过量摄入会导致动物中毒。
(4)使用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本品稳定性较差,已释出游离碘会影响维生素、抗生素等的效价。
7.硒(Selenium)
硒能保护维生素E通过黏膜而被完全吸收利用,促进肌肉的代谢及氧化作用,防止胰脏的纤维化而促进酶的分泌,且硒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分之一,与保护细胞内膜完整有关。目前,国内外常用硒制剂主要有亚硒酸钠、硒酸钠等。
(1)理化性状
亚硒酸钠(Natrii selenis):本品为白色结晶,在空气中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2)药理作用
硒是有毒元素,又是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它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细胞线粒体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不受脂类代谢副产物的破坏。在葡萄糖代谢中,硒被认为是葡萄糖代谢的辅助因子。
硒的生理功能与维生素E有关,硒有助于维生素E的吸收和利用,并协同维生素E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细胞膜的完整。Poston等(1976)对大西洋鲑所作的研究表明,在降低鱼初期死亡率及防止白肌病上,硒与维生素E必须同时存在。孵化后4周内的死亡率,在缺硒及维生素E的饲料组为49.6%,单独添加硒或维生素E不能降低死亡率,两者同时加入死亡率可降低至28.4%。
硒缺乏会抑制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死亡率增加,硒和维生素E同时缺乏会导致肌肉营养不良和退化。
(3)用法与用量
混饲,添加量3μg/kg体重(即0.1mg/kg饲料)。硒在饲料中添加量大于5mg/kg时易引起中毒,鱼生长减退,饲料转换率低。
(4)使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8.其他微量元素
铬是动物和人所必需的元素,铬的氧化价有0、+2、+3和+6价。铬能形成配位化合物和鳌合物,正是这种重要的化学性质使之成为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饲料中铬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无机Cr3+和生物活性分子的一部分。3价铬有助于脂肪和糖类的正常代谢以及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恒定。其生物功能与胰岛素有关。
至目前为止,饲料中3价铬对鱼的影响研究没有显示任何缺乏症状,过多症也未被发现,但6价铬的毒件反应曾在溪红点鲑观察到。George(1970)研究指出硼和钼可能是必需矿物元素,在饲料中添加可促进鲤鱼的生长及提高成活率。
氟是分布全身的一种微量元素,在骨齿中含量较高。增加饲料中氟的摄入量,可增强虹鳟脊椎氟的积累。氟中毒可使牙齿凹陷,穿孔,直至出髓腔暴露,骨和关节发生畸形。
氟是积累中毒,长期摄入少量的氟才会出现中毒症状,故开始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要经常监测水中含氟量,所用的磷灰石粉等矿物质添加剂应预先进行脱氟处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