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中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4/08/06 08:44:32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4年2期  作者:管红梅 杜晓梅  浏览次数:229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多年来,苗种培育成活率差一直影响着成鱼的产量和规模化生产。培育鱼苗比养殖成鱼技术要求高,这是因为鱼苗体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在鱼苗生产中,常常出现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灭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培育中的某个重要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县鱼苗培育方法多是采取肥水下塘,并投喂豆浆。肥水与投饵相结合比单一施肥培育法容易掌握,比清水下塘把握性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技术水平不同,鱼苗培育的成活率不是很高。一般鱼苗培育的生产指标是成活率70%左右,培育15至20d,规格达3cm。为达到这一指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清塘肥水

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池除要求水源充足注水方便、池形规整、淤泥少、池底平坦外,最重要的是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清塘消毒应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不但能杀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病原菌,而且还有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放养鱼苗的鱼池不能有敌害生物,清塘后注水要用拦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如果发现有清塘未杀死的鱼类应及时采取捕捉措施。如果数量很多应重新清塘。培养饵料生物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时间,鱼苗下塘应正值轮虫繁殖高峰期,此时池塘中的轮虫的生物量大,鱼苗下塘就有充足的食物,这样才能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因某些原因延误了放养的计划时间,可以使用0.03~0.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并适当的施肥,以控制枝角类的繁殖,延长轮虫的高峰期。经过这样处理轮虫的高峰期也只能再多延长3d左右。这样鱼苗孵出后即可得到充足的天然饵料轮虫,可大大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二、保证鱼苗质量和放养水温

鱼苗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放养成活率。鱼苗的放养应掌握适时,在刚开口摄食时下塘最好,即鱼苗卵黄囊刚消失、体色变黑能平游,过早过晚都影响成活率。另外鱼苗的体质也很重要,健康的鱼苗一般大小一致,体色鲜嫩,体形肥满匀称,游泳活泼,如果鱼苗拖泥或沉底都是病鱼,放入池塘也不易成活。所以购运鱼苗时要仔细观察鱼苗的质量,质量不好不能放养。鱼苗放养时要注意尼龙袋中的水温和鱼池水温相差不能超过3℃,温差过大也是造成鱼苗下塘后死亡的原因之一。注意放养时一定要先测量水温。

三、掌握放养方法和放养密度

鱼苗的放养方法应先将尼龙袋打开,将袋子边卷起,放到池边的浅水处使袋里水位与袋外水位一至,用三根小棍支撑,使尼龙袋能立水中。先喂一遍蛋黄。方法是在面盆中放少半盆水,将煮熟的鸡蛋黄用40目左右的筛绢包好,在面盆的水中反复揉搓,将蛋黄洗出。用面盆中蛋黄液轻轻地淋洒在尼龙袋中,掌握每十万尾喂一个蛋黄。鱼苗喂完后半小时即可放鱼。放鱼前要检查鱼苗是否开口摄食,检查方法是用白色的瓷碟在尼龙袋中取少许水,观察鱼体下腹部是否发黄,如果绝大多数鱼苗的腹部都发黄这说明鱼苗已开口摄食。这样,鱼苗放养的成活率就有保证。如果鱼苗未开口摄食,自然心里没底,但也不能肯定该批鱼苗的成活率就不高,因为鱼苗如果较嫩,离开口还差一段时间,放到鱼池后,天然饵料也可以满足鱼苗摄食需要,成活率也会很高。但如果因鱼苗发育不正常而不能开口,那么放养成活率也不会高。通过放养前的喂食可以使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一个检查方法是在放养后的3至4d要每天到鱼池观察鱼苗的密度和活动情况。方法是蹲在池边仔细观察,因鱼苗小,体色与水色差不多,一般可以用一根草棍放在水中,慢慢移动,注意看草棍上层水中的鱼苗。每个池可多观察几个点。因鱼苗的品种不同,观察结果也不同,所以观察要仔细。4至5d后,鱼苗已长大,池边就比较少见了。10多d后,在投饵时时而可见到鱼群。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2~15万尾,不易多放,如果池塘比较紧张,最多可放30万尾。放养密度大后期鱼苗浮头严重,鱼苗生长慢,而且风险也大。

四、加强管理 注意防病

鱼苗培育时间仅20多d,加强管理本不是难事。平时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饵和巡塘。鱼苗培育投饵,大都使用大豆浆,一般投饵量为每万尾每天200g大豆。每天投喂四次,上午8时、11时;下午2时、5时。投喂方法提倡“三边四满塘”。鱼苗下塘后,要坚持每日早晨和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态。随时清除池边的杂草、捞出蛙卵,早晨巡塘时要带上工具及时将蛙卵捞除。同时还要注意随时消灭有害昆虫(如龙虱幼虫、红娘华等)以及害鸟和水蛇等敌害。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分期注水,这是提高鱼苗生长率和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注水时必须在注水口用密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生物随水进入鱼池,同时不要让水流过急冲起池底淤泥,搅浑池水。分期注水也是预防气泡病的有效方法。在生产中,气泡病时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鱼,不可掉以轻心。气泡病一般都发生在肥水池塘,尤其是无风的晴天中午前后,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烈,鱼苗吞食了水中微气泡,使之浮力增大,不能下沉,浮于水面。因鱼苗小,站在池边不易发现。所以在无风燥热的睛天中午一定要坚持巡塘,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炎热的中午也可以采用微水流的方法补水或加水,预防气泡病。发现气泡病应马上加水可以缓解,也有泼洒食盐水的,用以沉淀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效果不明显。用量可视发病情况每亩使用5~10kg。如果发现的比较晚,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五、出池前锻炼以增强体质

鱼苗经过10多d培育,长到2.5~3.0cm即可出塘,为使鱼体结实老练,经得起出塘和运输中的操作和颠簸,减少死亡,必须进行鱼体锻炼。鱼体锻炼的方法和要求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拉网,第一网将池鱼拉入网中密集,使鱼初试密集环境,稍停片刻(约2、3min),即可放鱼。隔一天拉第二网,如果分塘或运输距离较近第三网夏花即可出塘。放鱼动作都要稳、准、轻,尽量减少鱼体受伤的机会。以提高运输和放养成活率。

注:鱼卵孵化出小鱼苗,体长达到6-7mm可以自由平游,叫水花;水花下塘后,经7-10d培育体长达2cm,叫乌仔;乌仔培育10余d体长达3cm,体表形态与成鱼一样,叫夏花;夏花经过培育到秋天在体重达200g以上叫秋片鱼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