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增殖的技术措施
海参增殖是采取改造海域环境,移植亲参或放流海参苗种等手段,补充海参资源的措施。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梅花参也属刺参科。刺参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达21.5%,不含胆固醇,除为佐膳佳品外,又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近代海洋药物研究表明:刺参提取物海参毒素(holotoxin)在6.25~25微克/毫升时可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从刺参分离的甾甙海参素有抗原生动物的活性,刺参粘多醣又是一种抗癌谱较广的药物,刺参可用于治疗肾虚、阳萎、胃肠病、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癫痫、小儿麻痹和麻疹等疾病。梅花参供食用,也供药用,药效同刺参。
种类与分布
中国海参纲动物共有100余种,可供食用的约30余种。其中以黄海、渤海的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和南海、西沙群岛产的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Jaeger)〕最为名贵。
刺参分布遍及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地理分布的北限是苏联的库页岛,美国的阿拉斯加沿岸;南限是日本的鹿儿岛,朝鲜半岛。中国辽宁、山东、河北三省浅海沿岸均有分布,其南限达江苏省连云港外的前三岛周围。垂直分布从潮间带至水深20~30米的浅海海域。20世纪50年代,中国刺参年产量为300吨(干品),70年代降为70余吨,80年代产量进一步下降,而幼参比例与年俱增,质量愈益低下。梅花参分布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
形态构造
刺参体圆筒状,呈黄瓜形,体长20~40厘米,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密布管足,排列成不规则的纵带,是海参的运动器官。口位于腹面前端,无咀嚼器,口周围环生20个分枝状触手囊,有捕食机能。肉刺的多寡、长短和体色常依产地、生活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体色一般为褐色,带有深浅不同斑纹。此外,还有绿色、赤褐、灰白和白色。
体壁分表皮层和富有胶元纤维的结缔组织层,在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之间有无数钙质骨片。结缔组织层之下为肌肉层,由纵横肌组成,消化道是一条在体腔内弯曲两次的纵行管,分为触手、口、食道、胃肠、总泄殖腔、肛门等。呼吸器官外形呈树枝状故称为呼吸树。生殖腺是由许多树枝状细管构成,位于肠系膜的一侧或两侧,有一条总管。生殖孔常在生殖疣上,位于体前端的背面,生殖季节生殖腺变粗,雌性为桔红色,雄性为乳白色。
梅花参体长一般为60~75厘米,最大可达1米。体宽达11厘米以上,是海参纲中最大的一种。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成花瓣状,故称梅花参。在瓣状肉刺中还生有小而单一的肉刺,其形状像凤梨,故亦称“凤梨参”。腹面平坦,遍布小而密的管足,口稍偏于腹面,具20个触手。体色美丽,背面为橙黄色或橙红色,散布着黄色和褐色的斑点,腹面带赤色,触手为白色。
生物学特性
刺参多栖息于岩礁、乱石或砂泥底,伴有大型藻类丛生和大叶藻繁茂的静水水域。刺参的行动依赖纵横肌的收缩,以管足在海底作缓慢的移动,1分钟可前进1米,1天最大移动距离为108~170米。生活于饵料丰富、环境条件优越海区的只作短距离、小范围的移动。如条件不适,可作相当大范围的移动。刺参生长的适宜温度约为3~20℃。适盐范围一般在24.2‰~34.7‰,河口处未见分布。刺参耐低氧性强,成参在水中溶氧量降至1毫克/升左右时、幼参降至3.6毫克/升以下时呈缺氧反应,表现为丧失附着能力,躯体萎缩,腹面向上,漂浮水面。刺参生长缓慢,为多年生,生命周期不少于5年。梅花参生活于水深3~10米浅水、有海草的珊瑚礁砂底处。泄殖腔内常有隐鱼(Carois gralis Chomei)共生。
生殖习性
刺参通常2~3年性成熟,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体外受精。怀卵量依体长大小而异,约为100万~600万粒,卵为均黄卵,卵黄少,呈圆球形,透明略呈桔黄色。卵径为100~104微米,雌雄异体,从外形上难以分辨。产卵期迟早同水温有关,一般在15~23℃范围内,最适产卵水温为18~20℃。产卵多在夜间21~23时。亲参产卵、排精前活动频繁,头部昂起,左右摇摆。雄参先排精,如白色烟雾,使水体呈浑浊乳白色。雄性排精后,雌性开始产卵,如一条桔黄色绒线状波浪上升。一般雌性可相继产卵1~2次,每次持续10~30分钟,在水中受精。卵子受精后需经自由游泳的小、中、大耳状幼体(aurioularia)、樽形幼体(doliolaria)和营底栖生活的五触手幼体(pentactula)等几个发育阶段而变态为稚参。在正常水温条件(20~22℃)下,整个变态过程需16~18天。
食性
刺参为杂食性。日本德久三种(1915)认为砂泥中的有机物、英国杭特(O.D.Hunt,1925)认为浮游生物、有机残渣和甲壳类、软体动物幼体是刺参的食饵。日本木下虎一郎和田中正午(1939)发现,5~9月的刺参消化道中有砂粒、有机残渣及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经鉴定有硅藻60余种,原生动物14种,另外还有甲壳类、鱼卵、腹足类幼体、海藻等。刺参昼夜不停地摄食,昼间摄食少,夜间摄食活跃,摄食量大,昼夜摄食量的比例为3~4∶7~6。其摄食活动因季节水温变化而出现周期变化,一年中正常摄食活动的时间仅半年左右。
再生和排脏
刺参和其他动物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排脏和再生能力。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温度急剧升降、物理刺激、水质污染的化学刺激),能将全部或部分脏器从肛门排出体外。条件好转后,经60~90天就能生出新的脏器。再生能力很强,即使把1个刺参切成2~3段投入海中,经90~105天后,每一段都可生长成1个完整的新个体。
夏眠
刺参在高水温期出现夏眠现象。水温升到17.5~19.0℃消化道开始蜕化,摄食量减少,移到水流较稳的深水岩礁暗处,潜伏石下,身体缩小,进入夏眠;秋季随着水温下降逐渐恢复。开始和终止夏眠的水温各地不同,约18~23℃。夏眠时间一般100天左右。
增殖技术
包括增殖区选定和苗种生产。
增殖区选定
适宜的增殖区条件是:天然苗种栖息密集;敌害少或无;海底倾斜度小;潮差大;底质较硬有砂,无淤泥,乱石岩礁罗布,藻类丛生;水流通畅,海水交换比较充分;水深10米以内的海湾。对选定的放流增殖区,应进行地形、底质、沉积物有机质总量、海流、水温、盐度、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含量、底栖生物和鱼虾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调查,还需了解敌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出现季节等基础要素。特别要了解现有刺参数量和历史产量与最高年产量等,上述调查应每月进行一次,取得周年变化资料。
苗种生产
刺参增殖需有足够数量的放流苗种。中国放流苗种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培育。80年代末育苗水平一般在3000头/米2,最高可达2.3万头/米2,已经可以根据用苗计划在大水体中进行育苗生产。70年代日本除开展人工育苗研究外,在长崎、大分、石川等县也开展了半人工采苗的研究。其中以长崎的研究成绩显著,采用筏式挂笼采苗法,1978年平均每笼采苗59尾,1979年平均每笼采苗104尾。半人工采苗的试验成功为放流苗种开拓了一个新的来源。70年代中国海南岛还进行过梅花参,广西防城、东兴等县曾进行过糙海参(明玉参)(Holothuria scabra)的人工育苗研究。
增殖方式
可从移植亲参和苗种放流两方面着手。
移植亲参
在刺参分布数量不多或资源遭到破坏的海区,可采用移植大型藻类或维管束植物大叶藻等实行海底造林,投石和投树枝束,为稚、幼参提供良好的栖息附着场所,并移植大量亲参以利其产卵繁殖。日本早在30年代在佐贺、宫城、石川、长崎等地采用上述措施,取得明显效果。中国50年代,山东省荣成市马山港移植亲参250余千克,该湾大叶藻繁生,形成刺参夏眠和稚、幼参良好的附着栖息场所,60年代形成生产规模。70年代末山东省崂山县港东沿海采用上述措施也取得增殖效果。
苗种放流
中国1984年起在山东省长岛、蓬莱等县开展刺参苗种放流取得初步成效。长岛县增殖区刺参产量约增加3倍余,蓬莱县增殖区刺参单位面积数量约增加11倍。中国的苗种放流方法有将苗种直接投入增殖区的方法或将苗种装入有纱窗网包被的筐内,由潜水员潜水置于岩礁隙间,待其附着后,割破网衣,使幼参自由爬出。亦可将幼参放入用纱窗网制成的网袋内,由潜水员系于大块岩石上,任其自由爬出。苗种放流规格为1~2厘米。放流密度以4~6头/米2为宜。放流后应加强保护管理,连续数年必有成效。刺参因标志困难,尚不能应用标志放流方法估计增殖效果。而是应用世代数量(重量)估计法和预先查明增殖前的原有产量与以后逐年放流后所增加的产量来评估。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