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与黄鳍鲷养殖
黄鳍鲷属鲈形目、鲷科、鲷属。学名Sparus latus Houttuyn。为温水性鱼类。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日本、朝鲜、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南北沿海。骨刺少,肉细嫩,味鲜美,富含脂肪。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侧扁,体长20厘米左右。头中等大,吻尖。口裂几乎呈水平状。上下颌约等长,其前端各有圆锥形牙齿6枚。背鳍连续,中间无缺刻,鳍棘强,以第四或第五鳍棘最长。臀鳍第二鳍棘显著强大。胸鳍尖而长,腹鳍较小。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尖。体被薄栉鳞。侧线完全,弧形,平行于背缘,侧线鳞通常5枚。体色青灰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带和4条斜行横带。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呈黄色为其显著特征。(见图)
黄鳍鲷
生物学特性
为浅海底层鱼类,平时多栖息于水深50米以内的内湾及沿岸砂泥和岩礁水域,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水温4~35℃和淡水、半咸水以及海水中均能生活。生活最适水温为17~25℃,适宜比重为1.003~1.025。杂食性,贝类、虾类、沙蚕、短尾类、藻类和有机碎屑等均可为其饵料。性贪食,凶猛,各据地盘,常因饥饿、空间太小无隐蔽物而发生激烈争斗,终至死亡。在发育生长阶段,一部分幼鱼有雌雄同体现象。在华南及台湾沿海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1月,此期间大潮汛时稚鱼大量出现于内湾和河口地带,不结群,在水下5~10厘米处分散索饵。当年幼鱼到年底体长可达120~130毫米,重约150克。
黄鳍鲷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是浅海增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养殖技术包括苗种生产和养成。
苗种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福建、广东等省相继开展了黄鳍鲷的人工繁殖和育苗研究。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从天然海区或鱼类培育试验场用手钓、流刺网或四角缯采捕。雌鱼选择体质健壮,腹部膨大而柔软,体重在400克以上的个体;雄鱼选择轻压腹部能流出乳白色精液的个体。催产剂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一或混合使用,行背肌注射。雌鱼注射2~4次,雄鱼注射1~2次。在水温16~23℃,比重1.019~1.021的条件下,第二次注射后至排卵的效应时间为15~40小时。经催产的亲鱼在产卵池中行自然产卵受精或人工授精。受精卵行静水孵化,在水温19~21℃,比重1.019~1.022条件下,经35~37小时仔鱼破膜而出。初孵仔鱼全长1.78~1.98毫米,在室内水泥池中继续进行静水培育,培育水温为13~24℃,比重1.018~1.020,溶氧量4毫克/升以上。第三天开始投喂牡蛎幼体,继之投喂轮虫。培育12天左右即可移入室外土池,在水温10.5~22℃,比重1.008~1.024,pH8.7,溶氧量6毫克/升以上的条件下,经54天,鱼体全长可达15毫米。此时,鱼体全身披鳞,体侧有4条带状斑纹,臀鳍及尾鳍下叶为黄色,各部特征和外形与成鱼相似。
养成
养殖方法有多种,包括网箱、鱼塭、池塘和混养。台湾省常在鱼塭中与遮目鱼、黑鲷混养。从养殖效果看,以网箱养殖较佳。
人工养殖的黄鳍鲷投喂的饵料主要为人工配合饵料、小杂鱼等。中国过去全靠开闸纳捕天然苗养殖,或在涨潮时用网捕捞体长1.2厘米左右的鱼苗,亦可在鱼塭中撒饵诱集纳苗养殖。沿海港湾开闸纳苗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多在春季。80年代末中国人工繁殖和育苗试验成功,开拓了大规模发展黄鳍鲷养殖的新途径。但由于天然苗源丰富,东南沿海养殖生产仍主要用天然苗。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