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的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

发表时间:2024/06/02 08:07:58  来源:中国水产 2017年12期  浏览次数:402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品种概况

(一)培育背景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年产量约3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90%,单种产量在我国养殖贝类中最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均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养殖的蛤仔均为野生或野生到家化的过度群体,基因型不稳定。缺乏人工培育的高产、抗逆品种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美观的壳色会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易获得消费者喜爱。海洋双壳类贝壳的颜色过去仅被作为分泌产物而一直被忽视。事实上双壳类贝壳的颜色不仅与它们的生态和行为有关,还与其生长、存活等经济性状有关。以往人们认为, 蛤仔的壳面颜色和花纹杂乱,没有规律。闫喜武等从2002年开始对不同地理群体蛤仔的壳色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斑马蛤存活率高,白蛤生长快,二者的杂交子代“白斑马蛤”在生长、存活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壳面有斑马花纹,左壳背缘有一条纵向深色条带,壳面特征可以稳定地遗传。

此外,北方蛤仔土著群体由于味道鲜美,因此更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也更高。如辽宁土著蛤仔售价17元/kg,南方移养蛤仔8元/kg~10元/kg,二者相差近1倍。在国际市场,北方土著蛤仔出口价格比南方移养蛤仔高三分之一以上。同时,与南方移养蛤仔相比,土著群体适应北方海域条件,抵御冬季低温冰冻能力强,养殖风险小。因此,通过辽宁蛤仔土著群体不同壳色品系间杂交及群体选育方法培育壳面花纹美观、生长快的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养殖新品种,对于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商品价值,提升蛤仔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品种特征和优良性状

1.白斑马蛤为辽宁土著蛤仔,壳色美观,壳面具有斑马花纹,左壳背缘有一条纵向深色条带,花纹间背景为白色,壳面特征可稳定遗传。

2.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菲律宾蛤仔相比,白斑马蛤平均壳长提高了16.5%以上,鲜重提高了37.0%以上,产量提高40%以上。

3.在冬季低温-2℃条件下,白斑马蛤越冬存活率为64.5%,而对照组越冬存活率为31.0%。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室内全人工育苗分常温和控温(升温)两种。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了缩短“白斑马蛤”的养殖周期,可在控温条件下人工促熟,进行提早繁育。在辽宁,可从4月初开始,山东、河北可从3月中旬开始。

选取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作为亲本,年龄1龄以上,外观规整,无破损或畸形。

室内常温育苗时,在繁殖期到来之前,对亲贝进行挑选,定期解剖观察,当个别精子活跃时移到室内继续暂养3天~5天,然后进行催产。

控温育苗时,用锅炉升温。将亲贝装于扇贝笼或网箱中吊养,或装在网袋中平放于池底,密度5kg/m3。每天全量换水2次,拣出死贝,清理池底粪便和污物。投饵以新月菱形藻等硅藻为主,附以小球藻;代用饵料为螺旋藻粉、蛋黄等。每天投喂2次~6次,不同水温投喂次数不同,单胞藻投喂量以3h吃清为宜。24h连续充气。亲贝入池后需在自然水温条件下暂养3天~5天后开始升温。升温幅度和促熟时间根据性腺发育程度而定。一般日升温幅度为1℃;当水温升至17℃~19℃时不再升温。经30天左右,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二)人工繁殖

亲贝催产方法很多。其中阴干8h、升温3℃~5℃、流水刺激是常用方法。受精卵孵化密度为30个/mL~50个/mL,孵化时间根据水温不同为16h~26h,担轮幼虫一般5h出现。孵化期间微量充气。选育前1h停气,用300目筛绢选育。

(三)苗种培育

1.幼虫培育

D形幼虫培育密度5个/mL~10个/mL。培育期间微充气,每天换水两次,每次1/2。每3天倒池一次。幼虫饵料以金藻为主,第1天投喂一次,第2天二次,以后每天四次,幼虫培育期间每天最低投饵量0.5万细胞/mL,最高投饵量2万细胞/mL。随着幼虫生长,及时更换不同网目换水网箱,调整幼虫密度。换水网箱由300目逐渐过渡到120目,幼虫密度由5个/mL~10个/mL调整为下潜之前的2个/mL~4个/mL。根据水温的不同,幼虫浮游期为15天~20天,壳长约210µm以上时大部分出足下潜,变为匍匐幼虫。

2.采苗方法及稚贝培育

(1)采苗方法

采苗方法为无附着基采苗。

(2)稚贝培育

从幼虫下潜到完成变态(指出现次生壳)需4天~8天。变态后,经20天~30天的培育,当稚贝壳长达600µm以上时,转到室外土池进行中间育成。稚贝培育期间,除金藻外,适当增加小球藻投喂量。

3.稚贝越冬

分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

(1)室内越冬

可在温室大棚或冬天闲置不用的育苗室中进行。优点是水温高,敌害少,成活率高。如在温室大棚中,越冬期水温比室外土池平均高5℃左右,成活率达90%以上。另外,除12月下旬到2月上旬这段时间外,室内水温可达8℃以上,在人工投饵的条件下,稚贝壳长日生长速度可达20µm左右。室内越冬适用于秋季培育的小苗。

(2)室外越冬

在室外土池进行。优点是费用低,管理简便。缺点是水温低,敌害多,成活率较低。

4.中间育成

(1)播苗密度和规格

壳长1.5mm左右的苗种放养密度为3万/m2~5万/m2,1.0cm左右苗种放养密度为1000个/m2~3000个/m2。为便于收获,可将苗种拌砂后放在70目的网上。

(2)中间育成的管理

包括定期注排水、追肥、清除敌害、监测水质、观察生长情况等。

(3)海上网袋法中间育成

当稚贝壳长达600µm左右时,转入80目网袋,网袋规格20cm×20cm,挂于海区浮筏进行中间育成。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