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发表时间:2023/12/02 19:09:53  来源:水产养殖 2017年5期  浏览次数:105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阙炳根

(漳州市水产开发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

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具有药食同源的功能,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1 车轮虫病

由车轮虫寄生而引起。5—8月为该病的流行季节,易发生于密度大的蝌蚪池。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蝌蚪的皮肤和鳃上,损伤皮肤和鳃组织,主要症状为蝌蚪游动迟缓或离群独游,漂浮于水面,体表可见青灰色的斑点;蝌蚪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终衰弱而死;鳃丝肿胀,黏液分泌过多,影响呼吸和生长,严重时蝌蚪尾部发白。

防治方法:①用0.5mg/L硫酸铜+0.2 mg/L硫酸亚铁全池泼洒。②每667m2水面用切碎的韭菜250 g与黄豆混合磨浆,全池泼洒,连续2~3次。③用25 g/m3苦楝树叶煮水全池泼洒。

1.2 斜管虫病

由斜管虫寄生在蝌蚪体表引起。患病蝌蚪体色由黑褐色变为黄褐色,常浮于水面或池边,反应迟钝,手捞或网捞时也不逃避,食欲不振或绝食,严重时很快死亡。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水温12~18℃是该病的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车轮虫病。

1.3 舌杯虫病

病原体为舌杯虫。舌杯虫以附着盘附着在蝌蚪尾部,以水中的有机微粒作为营养。对寄生组织无直接破坏作用,但影响正常的摄食和生长,感染数量较多时,蝌蚪体消瘦,甚至死亡。每年7—8月份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尤其在养殖密度高的蝌蚪池中易发生。

防治方法:①用0.5mg/L硫酸铜+0.2 mg/L硫酸亚铁或敌百虫(含量90%)0.2~0.4 mg/L,全池泼洒。②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平时注意保持蛙池卫生,可预防舌杯虫病的发生。

1.4 锚头鳋病

由锚头鳋寄生引起。患病蝌蚪肉眼可见体表尤其是尾部肛门附近附有虫体。虫体头部深钻入蝌蚪的肌肉组织,吸取其营养,引起寄生处肌肉组织发炎、溃疡,导致生长停滞、消瘦,严重时引起蝌蚪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蝌蚪20min。②用0.5 g/m3敌百虫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③用新鲜松针捣烂成汁,全池泼洒。

2 细菌引起的疾病

2.1 红腿病

红腿病又称败血症,为蛙体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

棘胸蛙红腿病为蝌蚪、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流行,夏季易暴发。该病传染快、病死率高。病蛙精神不振,常低头伏地,活动缓慢或潜伏水中不动,食欲减退甚至绝食;腹部及腿部肌肉呈点状充血或出血。

防治方法::①用2%~3%的食盐水或20%的磺胺类药液浸浴10min。②饲料中拌入适量的盐酸黄连素等安全药物,5 d为一个疗程,每月喂1~2个疗程。③配制2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蒸馏水100 mL,加0.1 g食盐和25 g葡萄糖),每100 mg生理盐水中加40万IU的链霉素,浸浴5 min,每天1次直至病愈。④用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15~20mg/kg体质量,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 d。

2.2 出血病

由多种细菌或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出血病多发生于蝌蚪阶段的后期,传染速度快,病死率高。患病蝌蚪腹部或足部有出血斑点,肛门周围发红,并在水面打转,数分钟后下沉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干法和带水清塘,一般每667m3水体用100~200 kg生石灰清塘。②保持水质清新,勤换水。若条件限制换水不便,可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③用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15~20mg/kg体质量,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 d。④对于患病蝌蚪,应将蝌蚪集中在网箱内,按每万尾蝌蚪用50万IU链霉素液浸浴半小时,疗效明显。

2.3 烂鳃病

病原菌为黏球菌。

患病蝌蚪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污泥和黏液。呼吸困难,常游于水面,活动缓慢。严重者并发其他疾病致死。

防治方法:①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优氯净”0.5~0.6mg/L或漂白粉1 mg/L,连续3~4 d为1个疗程。②每千克体质量内服盐酸土霉素30~50mg或卡那霉素10~30mg或氧氟沙星10mg,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 d。③用黄连15mg/L、五倍子2~5mg/L、大黄3~5 mg/L和黄芩3~5 mg/L煎汁浸泡,每次浸泡24 h,连续2~3次。

2.4 表皮溃烂病

病原之一是醋酸钙不动杆菌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造成营养失衡也易引发溃烂病。棘胸蛙表皮溃烂病主要发生在变态完成后的幼蛙阶段,在以蚕蛹为主要饲料的池塘中发病率较高,引起的病死率也较高。

主要症状为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并出现白斑,之后表皮脱落并开始腐烂,严重时可扩展蔓延到整个背部和四肢。与此同时,眼睛瞳孔先是出现黑色粒状突起,后变成白色,失去视觉。病蛙喜潜居阴暗处,不吃、不动,不肯下水。

防治方法:①病情较轻者,可用1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30min,连续3~5 d,伤口可愈合。②病情较重者,可用2.5%的食盐水浸浴2 h,连续3~5 d。③可用氟苯尼考0.5~1.0 g/kg饲料,拌饲投喂,连续5~7 d。④用5%硫酸新霉素2 g/kg饲料,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4~6 d。⑤用三黄散5 g/kg饲料,拌饲投喂,1天2次,连用5~7 d。

2.5 肠炎病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该病的发生多与栖息环境恶化有关,也有因消化不良、肠胃发炎引起的病例。该病多发生于春季至秋季,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发病初期,病蛙栖息不定,东爬西蹿,喜欢钻泥;后期常躺在池边或浅滩上,伸腿,闭眼,不吃、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扰,捕捉时很少挣扎,往往缩头弓背。解剖病蛙,可见肠道充血、发炎,无内容物。

防治方法:①用含氯石灰(漂白粉)或三氯异氰脲酸粉,1~1.5mg/L或0.3~0.6mg/L全池泼洒,隔天1次。②在疾病流行季节,每10~15 d用10%高碘酸钠溶液0.02 mg/L(以高碘酸钠计),全池泼洒1次。③用双黄苦参散2 g+食盐0.5 g/k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3~5 d。④用硫酸新霉素粉10 mg/k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5 d。④用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粉或氟苯尼考粉100mg/k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3~5 d。

2.6 爱德华菌病

病原菌为迟钝爱德华菌。在饲养过程中环境变化过大、蛙的应激反应过大时易发生。该病传染性较强,主要危害变态后的幼蛙和成蛙。该病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均会发生,以秋季多发,发病后病死率较高。

外观病蛙腹部膨胀,皮肤充血或点状充血,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积水,肝肾肿大、充血或出血坏死。

防治方法:①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给蛙过度的刺激,尤其要保持水质的稳定。放养密度要合理。②用三氯异氰脲酸粉0.3~0.6 mg/L全池泼洒,第2天用土霉素2mg/L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拌入氟苯尼考30~50 mg/kg,连用5~7 d。③用三黄散5~6 g/kg饲料,拌饲投喂,1天2次,连用5~7 d。

2.7 腹水病

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放养密度过高、蛙池水质不良和恶化以及饲料不新鲜或投喂不当,都是诱发该病的因素。腹水病的流行季节为5—9月,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30%~50%,高者可达80%以上。病蛙四肢乏力,懒动厌食;体表无明显病灶;腹部膨胀;解剖可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或红色积水,肠胃均发红、充血,部分病蛙有肝脏肿大现象。

防治方法:①保持饲养环境清洁,放养密度要合理,并注意饲料的新鲜度。②对水体、食台、蛙体进行消毒,在高温季节,注意定期换水或消毒。③对患病蛙用5~10mg/L的土霉素药浴3~4 h,7 d为一疗程。④用氟苯尼考2 g/kg饲料,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投喂7 d为一疗程。⑤用复方新诺明50 mg/kg,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 d,首次用量加倍。

3 霉菌寄生引起的疾病

3.1 水霉病

病原体为水霉或绵霉。水温在10~15℃时为该病的流行季节,危害蛙卵及体表破损的蝌蚪、幼蛙、成蛙。

患水霉病的蝌蚪或蛙游动和活动迟缓,肉眼可见到体表有成团菌丝,菌丝长短不一,一般为2~3 cm,白色棉絮状,由伤口向四周扩散。患病的蝌蚪、蛙觅食困难,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日益消瘦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尽量避免蛙体(蝌蚪)体表受伤,定期更换池水和消毒。发现水霉感染时必须慎用抗生素类药物。②用1.0~2.0 mg/L的聚维酮碘,水体药浴48~72 h。③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水体药浴12~18 h,隔天1次,连续2次。④用食盐0.4%和小苏打0.4%浸浴36~48 h。

3.2 鳃霉病

病原体为血鳃霉或穿移鳃霉。在池水被污染、有机质多的养殖池内最易发生。

鳃霉病的症状与水霉病相似。患病蝌蚪、蛙的鳃部苍白,有时呈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病情严重时鳃丝溃烂、缺损,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①防止池水被污染,对已受污染的蛙池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加速有机质的分解。②用食盐0.7%~1.0%浸浴3~5 d。③用硫酸铜或螯合铜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3~5 d。在上述处理后,在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0.05%~0.1%,连续投喂5~7 d。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