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饮用水湖泊在新的环保政策要求下,还能不能养鱼?如果能,该怎么养?

发表时间:2019/01/31 14:18:41  作者:蒋明健 刘艳春  浏览次数:323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城乡饮用水湖泊在新的环保政策要求下,还能不能养鱼?如果能,该怎么养?如何在保证稳定和提高水体质量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资源生态环保的发展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是当前渔业工作者面临思考和应该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大水面养殖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和探究,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高屋建瓴、切实可行的养殖技术方案,供大家参考。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制化治理的深入贯彻落实,对农业的种植、养殖业也加大了监管力度,特别是2018年全国强制性的取替了江河、湖泊网箱养鱼,与此同时,对城镇饮用水面及其周边区域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限制性水产养殖规定,各省市纷纷提出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和生态环保治理措施。对于蓄留提供饮用水的湖面究竟还可不可以养鱼?又重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了行政管理决策者和水产技术工作者争论的焦点。

从水产科学的角度论证、解析和实践证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控制好养殖的品种、规格、数量,配以恰当的管理措施,不但不污染水质,反而能起到净化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活化水体功能的作用,符合以渔净水、绿色发展的渔业政策导向。饮用水面养殖的鱼类能对水体的污染、毒性程度起到预警和报警的作用,充当人类和水体的保护神;还能有效的利用闲置大水面资源养出优质水产品,丰富菜篮子工程,创造社会财富,可以说一举多得。

一、大水面资源利用现状

在我国1平方千米以上的水库、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87平方千米,蓄水量约为7088亿立方米,水库、湖泊中一半以上作为蓄存囤积饮用水使用;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水面未能生态、合理、有效、全面和综合的得到开发利用。

大水面的主要功能是防洪、保障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其次才是充分利用搞水产养殖业、水利发电、生态景观和气候调节等功能使用。我国尚属于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畜饮水很多地区形势日益严峻,前景不容乐观。

近十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绝大多数水面实行了禁施化肥的规定,对饮用大水面已全面禁止投饵和安装渔业机械设备,生态修复、恢复效果明显。饮用大水面用于水产养殖的限制性政策越来越多、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制约了大水面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同时给大水面养殖业主的增产增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现实情况,大水面养鱼基本还处于粗放阶段,主要以施化肥养殖花白鲢为主,投入相对较少,单产很低,单位效益较小,水面利用率普遍较低,但由于水面大,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对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目前,大水面肥水养殖面临着诸多困惑:

一是对环境的污染逐渐凸显,所以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严格限控;

二是水面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三是大水面养殖用畜禽粪便等不完全发酵有机肥料和无机化肥的滥用现象极其普遍,往往导致鱼类疾病高发,大量死鱼现象不断发生,不但污染了水体,且给养殖户带来了不确定性的风险;

四是大水面水产养殖现代新的技术推广缓慢;五是由于单位面积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养殖效益也相对较低。这些影响因素根源是养殖业主思路和做法存在误区,更深层次原因对是大水面水产技术重视不够、推广不力和管理不到位。

二、大水面鱼类养殖分析

影响大水面养殖效果、效益、成败的原因,可总结为放养品种、规格、结构、年龄、密度、重量、杂鱼利用等几个方面。鱼类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必须予以尊重。投放鱼种时,要掌握鲢、鳙鱼等不同年龄、不同规格的生长规律,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并加以合理利用,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等,合理投放、精细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1.能量饵料来源与产量的关系

任何一个大水面,都有一个自然产量。大水面的能量饵料来源:

其一,底质是主要的肥源;

其二,天然雨水冲刷周围环境的有机质、无机物等带入水体中成为外来肥源;

其三,水体中的固氮菌能吸收空气中的氮源,雨水从空气中带来的少量营养元素等多种因素,均能给大水面中的浮游生物及细菌提供一定的营养源,从而形成初级生产力,为滤食性及杂食性鱼类提供一定量的食物。

依外来营养源的丰歉程度、水体底泥的深度、水生动植物的多少及水体的富营养程度的轻重等,鱼类的自然产量一般平均水深2米每亩水面为5至15千克,高度富营养化的水体产量更高。据此,即使不施肥不投饲,万亩水面,只要在投放充足的鱼种条件下,其鱼类每年净产量也可达到5万千克以上。

2.养殖密度与个体重量的关系

产量的提高,密度的影响只是其中之一,更主要的是与流入的肥源、养分等营养因子密切相关。在饵料、肥源等营养因子一定的条件下,密度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很小,这是因为饵料和肥源的转化效率是一定的,即同样多的饵料和肥源,只会产出同样多的鱼。但密度越大,生产出的规格就会越小。

3.鱼种规格与产量的关系

虽然投放鱼种规格小,增重倍数大,但最终出产的商品鱼规格也相对较小,并且占用水面,成活率也较低。而每增长一千克鱼的直接生产成本几乎相同,所以,净增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相同生长周期内能生产出更大规格的商品鱼。

4.商品鱼规格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目前,同一品种的鱼,特别是鲢、鳙鱼,市场上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越大越好卖。以2018年12月份重庆盘溪鱼市场价格为参照,白鲢价格,重量0.5千克/尾左右市场价格为4元/千克,重量1.5千克/尾左右市场价格为7元/千克,相差3元/千克以上,而1.5千克和3千克差价在2元/千克以上;同等规格花鲢的市场价格差距比白鲢还要多1元/千克。

5.年龄与生长的关系

“是鱼就会长”“只要有食物吃鱼就会长”等观点在很多大水面养殖业主中很普遍。这种观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在自然环境下,总感觉到鱼每年都在长大并增重,也很少见到鱼类因年龄过大而死亡的。然而,这些观点是不科学的。

鱼类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其总体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相对增重率逐年下降,年龄越大,生长速度越慢。这一规律适应范围广泛,鲢鳙鱼也符合这种规律。一般情况下,白鲢一龄鱼重50克~250克/尾,二龄鱼300克~1500克/尾,三龄鱼1千克~3.5千克/尾,四龄鱼2千克~6千克/尾,五龄鱼3千克~10千克/尾;鳙鱼一龄鱼重50克~350克/尾,二龄鱼400克~1750克/尾,三龄鱼1.5千克~4千克/尾,四龄鱼3千克~7.5千克/尾,五龄鱼5千克~15千克/尾,六龄鱼6千克~15.75千克/尾。越到后期增长越慢。

性成熟前生长速度快,性成熟后生长慢,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动物,鲢鳙鱼也不例外。白鲢的性成熟年龄为三龄,鳙鱼的性成熟年龄为四龄。鲢、鳙鱼首次性成熟之前的生长速度最快,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在若干年内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性成熟后,鲢鳙鱼的净增重很难达到100%。特别是性成熟之后,鲢鳙鱼的饵料转化率低,饵料系数高,主要原因是从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营养生长是增重,生殖生长是繁衍后代。鱼类除繁殖场外都是以个体增重来获得效益,所以,鱼类生长后期养殖成本较高。

三、饮用大水面养殖方案技术要点

要想科学养鱼,在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增产增收,必须对天然的大水面的水源、水质、酸碱度、水温、底质、海拔、气候等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并有针对性的一一进行分析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养殖方案来加以落实。饮用水大水面养殖一般来是采取天然水域牧场的放养模式,放养品种以滤食性鲢鳙鱼为主,控制好放养数量,搭配好品种和规格比例,再加以实施科学的管理。

1.放养品种及搭配

饮用大水面的主要功能是以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为主,水产养殖只作为次要功能来加以发挥和利用,要以保护水体和净化水质为目的,所以,只能投放食性的滤鲢鳙鱼为主,由于浮游生物中浮游植物多余浮游动物的实际情况,一般鲢、鳙鱼的配搭比例为5:1-2,其他杂鱼以自身繁殖和随水体自然流入的就行了,不用再另外投放,其他特殊鱼类品种除外。

2.合理投放鱼种数量

在充分了解大水面自然产量的前提下,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一个合理的放养密度。鲢、鳙鱼产量的取得不能靠投饵施肥转化,而只能是依靠水体天然生长的浮游生物的数量而定,因此,在对饮用大水面的底泥、肥源等进行科学评估后,测算一个产量值,预算出鱼种投入的前提下,其产量基本是一定的,以此为基数,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出市场价格高适销对路的规格才是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其计算公式为:Y=X•A ⁄ W,其中:密度Y,尾/亩;预期产量X,千克/亩;回捕率A,%;期望出产规格W,千克/尾。

根据每年规格商品鱼的捕捞量,补充大规格鱼种数量(将成活率预计在内),根据公式计算,一般大水面,具体来说,每年每亩投放700克/尾以上的鲢鱼8-9尾、鳙鱼1-2尾即可,每年轮捕轮放,维持大水面恰当合适的载鱼量。

3.控制好鱼种的规格和年龄

大水面养殖中,水体的透明度一般很难达到小于40cm。透明度与浮游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为:Y=168.465-3.516X。(n=84,r=0.6086)浮游植物量:Y,mg/L。透明度:X,cm。按此计算,当透明度为40cm时浮游生物量为27.825mg/L。每亩米深的总浮游生物量仅为18.5千克。即,大水面水体每天提供给鲢鳙的食物是有极限的。当水体中的载鱼量达到一定量,其水体中产生的食物已不能满足需要时,其载鱼量即产量就不会继续增加。

尊重规律,科学投放。根据鲢鳙鱼的生长规律性,大水面养殖适宜于放养性成熟之前的鱼种,即白鲢的最适放养年龄是二龄,鳙鱼的最适放养年龄是三龄。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鳙鱼鱼种价格较高,鱼种来源相对不足,规格大时,运输成活率低,所以,通常是以放养二龄鱼种比较合适,且二龄鱼种的生长速度快,如果密度合理,出产时也能达到3公斤以上的规格,市场行销、行情好、效益高。

4.自行培育规格鱼种

饮用水大水面如果从事水产养殖,最好在水面的附近或者边沿挖几口鱼苗、鱼种培育池,从鲢、鳙鱼水花或者寸片开始培育自用大规格鱼种。

首先是放养鱼的良种资源有保障;第二是防止外来病虫害的入侵和流传;第三是自己培育的鱼种成本低;第四是运输方便,成活率高;第五是规格整齐,补投放鱼种方便;第六是自己用不完的可以对外销售,能加强与周边农民的联系,自觉参与到产业扶贫工作去,支持、帮助农民发展水产养殖,并进行技术指导,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建立起与附近居民的良好的社会关系,发动邻里共同协助维护、看护、保护水域,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和投毒事件的发生,减少养殖风险。

四、落实大水面生态养殖建议

由于天然大水面的管辖权在水利部,而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职能在农业农村部,存在行业壁垒。如何实现有效沟通协调、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问题,所以,很多优质水面一直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建议:

1.政策支持

在注重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渔业面临转型调结构,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发展很有前景和优势,能起到保水和净水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千岛湖渔业的开发利用模式就是成功的例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应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最好水利部与农业农村部能联合出台大水面水产养殖的有关规定的政策文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部门协调

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成员成立大水面管理办公室,对大水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由环保和水产养殖专家根据大水面的具体和实际情况制定水产养殖技术方案,形成统一的意见,便于具体执行。

3.出台大水面养殖技术标准和规范

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将大水面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工作纳入近期科技创新内容,并加以高度重视,尽快出台不同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水域的饮用大水面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便于推广大水面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模式,推行模式化、规程化和标准化养殖,以实现大水面的综合利用和水产养殖的节能减排。

来源;中国水产公众号

作者单位: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原创: 蒋明健 刘艳春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