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直播更容易冲动“剁手”?西南大学专家揭秘背后心理学原理
“家人们!准备好了吗?买它!”听到这句话时,不少人肾上腺素飙升,按捺不住下单。为什么人们总是更容易在直播间“剁手”?又到一年双11,今(1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邀请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专家副教授郭磊,为“剁手族”揭秘直播购物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直播购物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专家逐一揭秘
郭磊告诉记者,用户之所以在直播间更容易花钱,很大部分都是“心理因素”导致。与传统销售一样,直播带货需要建立的核心关系,是受众对带货主播的信任。打造个人IP形象、直播真人使用体验、用宠物等话题与粉丝互动等,都是一个建立信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旦你对主播有了信任心理,主播推荐的东西,你更容易觉得好。
招式一:给“家人们”放福利
“原价99元,现在直播间福利只要30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某平台直播间看到,一主播正在向用户给出诱人的福利价,下单人数一时间猛增。
郭磊告诉记者,该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主播先给出原价,让人觉得很贵,然后再看直播间的优惠,力度就非常大,而且有很多赠品,消费者就觉得特别划算,极容易产生冲动消费。
“大家手上的小样是不是越来越多了?”郭磊笑着说道,有的主播会先给用户一些小甜头小折扣,再现场与供货方沟通加大优惠力度,一步步引导用户去消费。这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登门槛效应”,是指人一旦接受他人一个小要求,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招式二:订单有限 抢到就是赚到
“在直播间,主播会告诉你商品都是限量,若你手慢则无,于是大家觉得很少很珍贵,抢到就是赚到。” 郭磊介绍,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稀缺效应”,也就是常说的饥饿营销,即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
另外,部分商家有意通过商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不是所有人都能抢购成功的侥幸秒杀,引起买家之间的竞购行为,引发麦克斯韦尔效应。郭磊解释,任何事情都比你预期的更令人满意;任何事情都能办好,而且是在最佳的时刻办好,这就是“麦克斯韦尔定律”,让你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占到便宜的“幸运儿”。
郭磊介绍,在直播间,许多主播也特别喜欢强调,直播间有多少人或一件商品只卖几秒钟。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效应”,俗称“随大流”,是指人们受到群体压力,跟从群体进行选择的行为。
观看直播的人很多,个体在聊天框会看到别人跟着下单,听到主播说这个东西几秒卖完,在这个群体里自我意识水平就会降低,自我控制力也会降低,去买一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或者根本不太需要的东西。
招式三:明星爱豆都在用
郭磊告诉记者,之前主播素人居多,为什么现在直播间大牌明星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用户对某人形成好的印象后,知觉到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甚至把这个人所有的特点都看成是好的。
当主播邀请权威人士或者明星加入直播间,粉丝可能因为明星某些言行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或体验,进而认为他介绍的东西都很好,跟着他买买买。
》》“剁手”不想太冲动 专家赠你“锦囊妙计”
针对那些买买买之后又后悔,想要避免冲动消费的消费者,郭磊给出了妙招。
切实评估自身需求,不要为了买而买
消费者往往抵挡不住带货主播们疯狂安利,可转念一想,这些商品我真的用得上吗?真的能带给我生活的便利吗?通过对比主播们创设的商品理想使用情景和自己生活中的真实需求,判断是否应该消费。
把你想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
郭磊介绍,每次购物之前,可以列一个清单,在纸上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列在两列,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删减,重复两次,最后你会了解哪些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恐惧应对法
在消费前,将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列出来,如果购买了这么多东西,这个月资金紧张;下个月还得紧张;买来用不着的占地方;总之,把一切可能出现的后果列出来,然后朗读一遍。
记录自己的消费
养成记账的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记账能让你更了解自己支出状况,分出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不是,可以看出自己的可控空间有多大。
做好支出计划
每月发工资之前,计划必须的开支项目,如水电、燃气、房租等等。尽量把花销控制在计划内,轻易不要超出计划,养成良好习惯。
(华龙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