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鱼塘的水,为何早晚透明度天差地别?

发表时间:2025/07/29 09:35:37  来源:水产研究社  浏览次数:32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水产养殖池塘水的透明度在早晚会发生显著变化。以下是具体原因及表现:

  1. 早晨透明度较大
  2. 浮游生物分布均匀:夜间环境相对稳定,浮游植物(如藻类)因无强烈光照驱动未发生明显聚集,在水中呈较均匀分布状态,此时水体的浑浊度较低,透明度相对较高134
  3. 光合作用尚未活跃:早晨光照强度较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较低,产生的氧气较少,对水体扰动小,有利于保持较高的透明度13
  4. 下午透明度较小
  5. 浮游生物趋光上浮:下午光照增强,具有趋光性的浮游生物会向表层集中,增加了水体上层的生物量,导致光线被大量吸收和散射,透明度降低134
  6. 光合作用旺盛:午后光照最强烈,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活跃,繁殖速度加快,水中浮游生物密度增大,进一步降低了透明度124
  7. 实际观测数据佐证
  8. 根据研究,同一测定点的透明度在上午(如8:00)和下午(如14:00)可相差5~15厘米,这种差异主要由浮游生物的垂直迁移引起34
  9. 其他影响因素
  10. 季节叠加效应:夏秋季本身因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透明度本底值较低,加之昼夜变化幅度更大;冬季则因浮游生物减少,透明度整体较高且昼夜波动较小13
  11. 天气与风力:晴天时光照充足,昼夜透明度差异更显著;阴雨天光照弱,差异缩小。此外,风力会将浮游生物吹向下风处,加剧局部透明度的空间差异34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池塘水的透明度在早晚确实会发生改变,主要是受浮游生物分布和活动的影响。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养殖户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水质,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优化。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