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历程

发表时间:2024/10/05 13:49:36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作者:曹晶,储昭升等  浏览次数:163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水华是指浮游植物(俗称藻类)暴发性繁殖使水面呈现蓝色、红色、棕色或者乳白色等异常水色的现象。水华发生时,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一般在20微克/升(相当于藻密度5.0×107个/升)以上。蓝藻水华是以蓝藻为优势种发生的水华,是淡水湖库以及池塘养殖最常见的一种水华类型。

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生物操纵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对威斯康星州一个10.93公顷的池塘使用化学除藻技术(2,3-二氯萘醌杀菌剂)控制蓝藻水华。60年代,美国针对小型水体西雅图绿湖采用调水稀释的方法,消除了蓝藻水华现象。70年代国外提出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来控制水华,但由于食物网操纵技术复杂,该技术仅在较小面积水体应用。

90年代开始,欧美研发出铜制剂、过氧化氢、絮凝沉降等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控藻效果,但易造成二次污染。90年代还流行曝气充氧等水华控制技术,但该技术仅限于小型水库或景观水体的使用。

2000年后,针对小型浅水湖泊,国外研发了超声波控制技术、光磁协同蓝藻处理技术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声波及光磁波在水中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快,在实施控藻时需要不断保持其强度,并且强度越大,能耗就越高,所以经济性较差。针对水库等水深较深(>15米)、蓝藻水华发生程度较轻(Chla浓度为17~46毫克/立方米)的湖泊,日本、瑞士等研究了扬水筒曝气、密度流扩散等打破垂直热分层的方法来控制水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2010年后,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水生植物抑藻、絮凝、混凝、蓝藻催化氧化降解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实验室水平,应用水体主要为景观水体或湖库某一特定水域,未能实现大规模推广。综上,国外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大多针对水华发生程度较轻的深水水库、景观水体或湖库特定水域,并且大多集中在化学和生物控藻技术。

我国蓝藻水华控制技术---非经典生物操纵

我国蓝藻水华控制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等在探索武汉东湖水华动态时首次运用了鲢鳙鱼控藻方法,即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之后该技术应用逐渐向我国大型富营养化湖泊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小岛祯男最早开始利用黏土矿物对藻类絮凝作用进行研究,我国黏土絮凝技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海洋赤潮治理的研究,同时化学除藻技术也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90年代末期,机械除藻技术开始发展,但其处理量小、处理能力低、处理效果不稳定。

21世纪初,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外扬水筒技术基础上优化发展起扬水曝气抑藻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对水体充氧进而改变水体藻类垂直分布,抑制藻类生长;同期我国超声波控藻技术也开始发展,付琨等首先在滇池开展了不同超声条件对滇池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当超声波功率为120瓦、辐照时间为5分钟时对藻类有明显抑制作用,藻细胞密度下降65%,Chla浓度降至对照组的77.9%。进入21世纪,我国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湖泊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问题加重,大型富营养化湖泊水华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强、规模大、易转移等特征,而以化学和生物为主的蓝藻水华控制技术多数局限于景观水体或湖库特定水域,对水华的规模性控制效果有限。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污染事件的发生,推动了我国机械除藻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二所在“十一五”期间研发制造了一艘从收集到分离、浓缩功能配套的“太湖一号”蓝藻打捞原理样船,推动了我国机械除藻技术的发展,自此,机械除藻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大型湖库蓝藻水华控制的主流技术。“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叠筛仿生过滤、转鼓过滤、磁分离等技术及相关集成技术相继得到发展,使得蓝藻水华机械打捞效率和蓝藻处理能力明显提高。

(文章片段)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