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微生态制剂调水效率的一点建议
本文针对部分水产养殖业者关于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效果不佳问题的反映,从微生物生态学特性的角度初步分析了导致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效果不佳的原因。建议在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之前,对养殖池塘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测与分析,判断养殖池塘水体中是否存在供微生态制剂出发微生物菌株生长与发育,所需要的主要水质化学因子及营养物质状态。
因为能否维持投放到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态制剂出发微生物菌株,在投放到养殖水中后能够存活一定的时间,是确保投放微生态制剂取得对养殖池塘水体显现调水效果的关键。如果将微生物制剂投放到不适宜的养殖池塘水体中,或者养殖池塘水体中缺乏微生态制剂出发微生物菌株生存条件,投放到养殖池塘水体中的微生物不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存活的话,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调水效果就难以彰显出来,水产养殖业者所期待的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微生态制剂在养殖动物上使用已久
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大多是农业农村部允许作为养殖畜、禽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来自畜、禽消化道的部分微生物。譬如早在1999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就公布了可以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养殖畜、禽动物的12种微生物: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easei)、植物乳杆菌(L.planetarium)、嗜酸乳杆菌(L.acdophilus)、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屎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ium=Straptococus faecium,屎链球菌)、粪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alis=Straptococus faecalis,粪链球菌)、乳链球菌(S.lact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B.natto)、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Rhodopseudomonas rutila)、啤酒酵母(Sacchace vista)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2003年,我国农业部在第318号公告中重新公布了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的15个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irium bifidum)*,粪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alis),屎肠球菌(Enterococus faecium),乳肠球菌(Enterococcus lactis),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casei),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eae lactis)*,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在中国境内生产带“*”的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
众所周知,由于在水产养殖和畜牧业中饲养的各种动物,从生活环境到生理状态均存在极大的差异。水产养殖业者如果将其中一些来自畜、禽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各种水产养殖动物,企图调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微生态结构与微生物种群,达到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微生态结构与微生物种群,实现抗病与促进生长的愿望,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不同种类与规格的陆生与水生动物消化道内,构成微生态结构与微生物种群的微生物的种类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不仅所发挥的生理、生态功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也是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与营养物质的。
与此相同的理由,如果将来自畜、禽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作为水产用微生态制剂直接泼洒到养殖水体中,这些进入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是否能存活下来,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有些微生态制剂的功效,是需要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存活下来才能发挥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功能的。当然,部分投入到养殖池塘水体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如果存活下来后,也可能引起一些人们难以预料到的一些生态学问题(本文中暂时不涉及此问题)。
本文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仅对水产养殖业者在养殖池塘水体中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应该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提出一点建议。
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看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微生物生态学基于微生物群体的研究,重点研究微生物群落的构建、组成演变、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水产养殖业者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其实质就是利用投放到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改善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群体的微生态结构,在养殖水体中构建新型微生物群落、促进构成微生态结构的微生物种群演变、实现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而使养殖池塘水体环境显现“肥、活、嫩、爽”、趋于稳定。因此,只有投放到养殖水体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在养殖水体中活下来,水产养殖业者期待的目标才能实现。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养殖动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在水产养殖动物饲料中投喂水产养殖动物。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微生态结构,达到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系统抗病机能的目的;二是将微生态制剂直接泼洒在养殖池塘水体中,以调节养殖池塘水体的水质状态。
无论是将微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还是被当做调节养殖池塘水体的水质改良剂,当微生态制剂进入各种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或者被泼洒到养殖池塘水体中后,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均会处于复杂的新生态环境中。譬如被泼洒到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能否适应养殖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并且从水体中获得供自身增殖的营养物质而活下来,最终达成水产养殖业者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水体水质的初衷,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能适应养殖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并且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而快速地增值的话,水产养殖业者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水体水质的初衷是有望实现的。与此相反,如果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不能适应养殖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或者养殖水体中不能满足微生态制剂中微生物增值的所需营养物质的需求,投入到养殖水体中微生态制剂的微生物就会立即死亡而消失,水产养殖业者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尝试也就失败了。
我国各地的水产养殖业者都知道的一句“行话”,即“养鱼就是养水”,大意就是只有将养殖池塘中水体水质调节好了,水产养殖动物才是舒适而安全的。自古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就懂得采用各种有机或者无机肥料调节养殖池塘水质。其实,这些投放到养殖池塘水体中的各种肥料,不过是在为养殖池塘水体中各种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因此,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谈到的“养水”,在本质上也就是在培养养殖池塘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优劣也就是由各种微生物丰歉决定的。而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实际上也就是由养殖池塘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多寡等“培养条件”所决定的。
根据微生物生理特性评价适宜投放微生态制剂的池塘条件
既然水产养殖业者向养殖池塘水体中投放微生态制剂的目的是在于调节水质,而且让投放到养殖池塘水体中的微生物存活并能增殖才是有意义的。那么,水产养殖业者在向某个养殖池塘水体中投放微生态制剂之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养殖池塘水体的理化特性,并且根据制备微生态制剂出发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判断养殖池塘水体中是否具备投放某种微生态制剂的环境条件,即养殖池塘水体的各种理化因子以及营养物质状态,是否能确保投放到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制剂出发微生物存活并获得其增殖的环境条件,是投放微生态制剂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
出发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是常见的调水用投入品。水产养殖业者将其用于改善养殖池塘水体水质、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维持优良的水生生态环境。
这种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并清除养殖水体中积累在养殖池塘底部的大量饵料残余、动物残骸和粪便沉积等有机污染物。这是因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定殖在养殖池塘水体中,并通过营养竞争或空间位点竞争而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有害病原菌(如弧菌、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在水体中的生长繁殖,从而改变养殖池塘水体水质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结构,有效地预防水产动物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可以分泌胞外酶的菌种,其分泌的多种酶类能够有效分解水体有机物,改善水质。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几丁质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动物饲料中的营养素,不但使动物充分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而且能大大改善养殖池塘水体的水质。
根据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特点与主要功能,我们在检测养殖池塘水体透明度、溶氧量、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并分析水体中有机质含量后,根据对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适合在这个养殖池塘中投放枯草芽孢杆菌。
理由是如果养殖池唐水体的透明度低的因为有机质多导致的,而不是因为水体中泥沙含量多而导致的浑浊而引起的,就适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有机质,实现增加养殖水体透明度的目标。如果养殖池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过低,就不宜投放枯草芽孢杆菌。这是因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养殖池塘水体中缺氧而可能危及养殖水产动物。
因此,投放枯草芽孢杆菌后要注意养殖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量的变化,必要时及时开增氧机。此外,当养殖水体中超过pH 8.5以上,或者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等指标均过高,投放在养殖水体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不能分泌胞外酶等多种酶类,从而失去各种酶类有效分解水体有机物,改善水质的功能;还可能因为生存环境不良而形成芽孢,在一定的时期内也不会发挥其调节水质的功效。
位于不同养殖区域、饲养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乃至投放不同成分饲料的养殖池塘,其水体的理化因子以及营养状态均有可能是不相同的。如果在向某养殖池塘水体中投放某种微生态制剂之前,不能对养殖池塘水体条件进行任何了解与分析,而是盲目地投放某种微生态制剂去企图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话,其结果是否能彰显出水产养殖业者所期待的调节养殖池塘水体水质的良好效果,往往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