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1.选好塘址和水源 要求塘址交通方便,但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工厂、居民区、垃圾场所,不与易受农药污染的沟渠相连,土壤保水性好,不含有害重金属,未受污染;四周无高大建筑物,通风向阳有电源;水源充足,无污染,能灌能排,水质清新。
2.移植水生植物,控制碳排放 在2/5水体面积移植轮叶黑藻、苦草、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可为食草性鱼蟹提供青饲料,又可为鱼虾避暑、避敌、蜕壳、调节水温,同时水生植物利用底层有机污物作营养,在光合作用下,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CO2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体溶氧,促进底层有机污物氧化分解为无害无机盐,减少CO2产生。另外,水面上浮莲不但能吸收利用水中CO2,还能吸附水体中有害重金属离子。
3.以鱼养水,减少碳排放 研究和实践表明,根据鱼虾不同生活习性,科学实施多品种、稀密度套养和混养,可优化水质,减少CO2产生和排放。据测算,主养鱼混养花白鲢,每产出1千克花白鲢可从水体中带走29.04 克氮、1.46 克磷、118.60克碳。
4.科学配料和合理投饵 沉落在塘底的饵料是产生CO2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配料和合理投饲是减少CO2产生的重要措施。科学配料应遵循:根据养殖鱼虾食性选择新鲜易消化吸收的饵料,配成的饵料中总体营养水平应与鱼虾机体生长营养需要相匹配。为了减少饵料在水体中的沉落率,应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适合的黏合剂和诱食剂,制成与鱼虾口径相同的颗粒或膨化颗粒。投喂应定质、定时、定位、定量。饲喂八成饱,投喂饵料占鱼体总量:春季为1%左右、初夏为1.5%~2%、盛夏为4%~5%、秋季占3%、冬季为1.5%~2%。正常天气上下午各喂1次,晴天可适当多喂,阴雨天少喂。大暴雨、天气闷热或鱼浮头时可暂不投喂,鱼吃剩下的饵料应立即打捞清除,同时要及时打捞枯死的水草和藻类。
5.彻底清塘消毒,减少CO2产生 池塘底层淤泥沉积了大量鱼虾粪便、残饵、病原菌、寄生虫等有机物,是产生CO2的基地,因此应每年彻底清除底层泥淤1次,将淤泥清除仅留20 厘米左右,排完水让淤泥冰冻日晒,次年再用适量生石灰与淤泥充分混合消毒,可达到稳定水体pH、改良水质、减少CO2排放的效果。
6.使用微生态制剂,以达碳零排放 在饵料中适量添加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饵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减少鱼虾粪便排污量,净化水质;微生态中有益菌可稳定肠道中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制或减少有害菌对肠道中的食糜腐败发酵而产生大量CO2;在水体中泼入光合细菌、EM 菌可增加水体溶氧,充足的溶氧可使池底有机污物氧化分解为无害无机盐,无机盐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CO2零排放;光合细菌或EM菌还可减少有害菌使底层有机物腐败发酵成CO2。
7.确保水体充足溶氧,减少CO2产生 水体中的溶氧在一天中必须有16 小时大于5 毫克/升,任何时间不得小于3 毫克/升,水体有充足溶氧,可有效减少底层有机物产生CO2。水体增氧方法较多,如池水每7~10 天加注新水15~20 厘米,每10~15 天搅动1 次底泥促进底层有机物氧化分解,使用轮式增氧机增氧,适当施生石灰、滑石粉、颗粒氧等水质改良剂。
8.用“养、护”模式取代“消、杀”模式,减少CO2产生和排出 目前多数养殖户仍沿用传统的对池底和鱼体消毒、防治疾病等工作均使用化学制品或抗生素进行“消、杀”模式,此“消、杀”模式违背了“养鱼先养水”的科学理念,其结果是直接破坏水体生态环境;水体水质极不稳定,有益藻类及水生植物中毒枯死,养殖鱼虾生长缓慢,严重的可引发疾病或中毒,水中溶氧降低,CO2含量增加。而“养、护”模式是注重水体生态环境和鱼虾体内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实施健康清塘、健康肥水、科学养底、养草、培藻、养肝、养肠、养胃、培植氧源、解毒排毒、抗应激、生态修复。根据养殖水环境适时、适量使用高效培藻剂(特力钙高稳C 等),安全解毒剂(鱼轻松、解毒保康等),高效活性剂(鱼得安、应激宁等),保健免疫促进剂(健长灵、保肝促长灵、酶解多糖等)。“养、护”模式既能减少养殖池塘产碳排碳,优化水体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养殖鱼虾健康生长,实现养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