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鱼类学家苏锦祥昨辞世:远赴古巴接收400只牛蛙,曾获越南政府友谊勋章
图说:著名鱼类学家苏锦祥教授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下同)
上海海洋大学昨天(28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鱼类学家、越南政府友谊勋章获得者苏锦祥教授,2022年12月28日凌晨3时4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苏锦祥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水生生物专业,曾历任养殖系副系主任、主任,渔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理事、副理事长。
苏锦祥先生桃李满天下,长期从事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的教学工作,出版了多部农业部统编教材,其渊博的鱼类学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优美的板书,儒雅的学者风范,影响了一届届上海海洋大学学子。该校鱼类学课程在苏锦祥等老一辈教师的辛勤耕耘下,也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一流建设课程。
精益求精,因鱼类比较解剖成名
1952年10月,苏锦祥进入上海水产学院水生生物专业,开始了他从了解到热爱、执着一生的水产科研路。刚刚组建的上海水产学院汇聚了一批优秀水产学家,在时任水生生物系主任、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的学生陈子英教授的影响下,在采集标本、进行湖泊调查的实践中,苏锦祥逐渐对水产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鱼类学。毕业后,苏锦祥留校担任助教。
图说:左起苏锦祥教授、孟庆闻教授、王义强教授、伍汉霖教授
1961年,苏锦祥如愿以偿地来到朱元鼎教授(中国鱼类分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领导的鱼类研究室,开展鱼类比较解剖的研究工作。刚到研究室的时候,他负责制作鱼类骨骼标本。这是一项吃力而又毫无趣味的工作,需要周而复始又必须小心翼翼剔除鱼肉等组织,把骨骼整理出来。淡水鱼有很多肌间骨(肌肉中间的小刺),稍不留心,一些小的肌间骨就会遗失,骨骼标本就不完整。刚刚20出头的苏锦祥越做越觉得没意思。朱元鼎感觉到了苏锦祥的心理变化。有一天,他对正在剥鱼骨头的苏锦祥说:“别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鱼类学研究的基本功。就像医生要治病须先熟悉人体解剖一样,要研究鱼类的系统演化,掌握不同鱼类之间的生理生态差异,必须首先熟悉鱼类的基本解剖知识。”一席话使苏锦祥茅塞顿开,他安下心来做起了解剖。多年后,《鱼类比较解剖学》出版,苏锦祥对朱元鼎说:“要不是当初在先生处剥了半年鱼骨头,现在还真没办法参与撰写这本专著。在先生处真是受益良多!”
以“渔”为媒传经送宝
1962年,已是党员的青年教师苏锦祥被委派前往古巴接收赠送给中国的200对、400只食用型牛蛙,并费尽周折将古巴牛蛙安全带回国。令人惊喜的是,牛蛙的存活率达到97%,这在当时的交通和技术条件下,可谓是奇迹。
随后,牛蛙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开始养殖,多年后牛蛙养殖已遍布全国各地。至今,国内牛蛙种苗仍然是古巴的牛蛙,苏锦祥在我国牛蛙产业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图说:新民晚报曾连载中古“牛蛙”外交的故事,苏锦祥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1963年11月到1964年11月,苏锦祥被水产部指派到越南承担技术援助任务,在河内郊区越南淡水水产研究所指导鱼类分类和鱼类生态学研究。由于援助工作出色,他获得了越南政府友谊勋章。
推动海水网箱养鱼发展
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被迫迁至厦门办学,改名为厦门水产学院,在教学之余利用厦门临海的优越条件,苏锦祥参加了三年海水鱼类网箱养殖试验和真鲷人工繁殖研究。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虽有悠久历史,但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多是采集天然海域中的鱼虾苗种在海边大小水体中进行粗放式养殖。在南方称“鱼塭养殖”,北方称“海港养殖”。1973年苏锦祥等接受水产部下达的“海湾养殖”项目,学习日本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在厦门港一个仅几百平方米的小岛——宝珠屿上建立实验基地。
当时是白手起家,一切设备都要自己动手解决。没有现代化的泡沫塑料浮筒,用大油桶涂上防锈漆后充作浮筒;用毛竹搭建网箱架;网箱是请渔业大队编织的4×4×4米的方形聚乙烯网箱,网目有大小不同的几种规格。养殖的鱼种有真鲷、鲈鱼、罗非鱼、石斑鱼等。真鲷、鲈鱼苗种是跟着渔民一起在厦门海区捕捞的;饲料大多是厦门产的小鱼或小鱼干。曾经遭遇过网破鱼逃、海藻等阻塞网衣、鱼病等挫折,但经过不断改善和研究,终于取得了高密度、高产量的效果。从1973年到1978年,苏锦祥前后进行了6年网箱养鱼实验。20世纪80年代之后海水网箱养鱼得到极大发展。现在沿海各地区广泛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
(新民晚报)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