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农谣言遇上“克星”---李文娟

发表时间:2022/11/07 09:43:5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527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李文娟在讲解农业科普知识。 资料图

当涉农谣言遇上“克星”

李文娟与团队成员讨论短视频拍摄细节。 资料图

当涉农谣言遇上“克星”

李文娟(右一)在参加“乡村守护人”活动。 资料图


“一句谣言,能毁了农民一季的收成。一个有效传播的辟谣短视频,就能挽救不少农民的损失。”


这是个信息传播途径空前便捷的时代。人们在尽享资讯发达带来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被动接受了很多谣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类便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农业谣言。比如,“不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就是有机农产品”“水果分公母,母的更好吃”“草莓早上市一个月是因为用了激素”“葡萄皮外的白霜是农药”……

“传播学有个理论,一条消息经由不同人一次次传播后,一定会走样,传播链越长,失真的概率越大。更何况,这些谣言的消息源就是错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文娟看来,这些谣言犯的都是常识性错误。内行人眼里的常识与大众深信不疑的谣言之间,看似只隔了一层科学原理,真正想突破这层隔膜,却远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搞了一辈子农业科研的李文娟,从没想到,在自己59岁快要退休的年龄,会与农业科普工作结缘。更没想到,录制科普短视频短短几个月后,她成了抖音App上农业科普第一大号。平日里低调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成为了“网红”,这让李文娟多少有些不适应。与此同时,赞誉与诋毁相伴而来。“很多谣言已经流传多年,很难做到一条一两分钟的视频就改变公众的认知,很多负面评论也因此而来。”正是这些负面评论的存在,让李文娟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科普工作的艰巨性。她下定决心,要坚持做下去。

辟谣“三剑客”


去年12月,“李文娟农业科普”抖音号发布了一则短视频《鸡40天就出栏是因为吃了激素吗》,视频中李文娟针对这则谣言解释道,40天出栏的是白羽肉鸡,这是一种优良的肉鸡品种,其特点就是体型较大,正常喂养40天可以长到2.8-3公斤,就能出栏了。由于该品种的引进,我国年人均肉鸡消费量从半只增长到了11.5只,对改善老百姓生活,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则视频一出来,评论区就炸了锅。即便对于历尽千帆的李文娟来说,这阵仗也是头一次经历。“评论区那些人好像组团来的一样,从白天到晚上,负面评论就一直没停过,评论内容已不局限于探讨对错,甚至有谩骂和人身攻击。最终闹到平台不得不暂时关闭了评论。”

在那之前的一个多月,李文娟的农业科普号刚“开张”,几条视频发布后,粉丝量一直稳步上涨,但都没有这次引起的关注大。当然,点赞的还是绝大多数,有不少网友评论:“感谢老师科普,相信科学!”到目前为止,这则短视频已获赞近30万个。

“我们的第一个爆款就这样产生了。”好的一面是,粉丝量从几万增加到了数十万,影响力一下子就扩大了。不好的就是,那种汹涌而来的负面评论乃至人身攻击,让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互联网是放大镜,任何好的不好的都会成百上千倍地被放大。其传播有非理性的一面,需要引导和甄别。有人问,“李老师,面对这么多网络‘喷子’,您会生气吗?您的粉丝有80多万,会不会压力大到晚上睡不着觉?”

“我好像没受太大影响。”李文娟哈哈笑了。细究起来,一方面,源于李文娟的个性里本就有“侠女之刚”。“小时候,别人家都是兄弟姊妹成群,我家只有我一个独生女,我自己必须强大起来,才能对抗欺负我的孩子。我是1963年生人,已经活了半个多世纪了,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在岁月的磨砺中,李文娟练就了一颗强大的心脏,突然成了“网红”,也能淡然处之。

另一方面,李文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她所在的课题组,有两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尤飞研究员和周振亚副研究员,跟她一起在做农业科普。一个人做过的课题有几十个,三个人加起来就有上百个了,而每一则一两分钟短视频的背后,都有几位农业科研工作者扎实详尽的调查研究做基础。

“白羽肉鸡的引进让我国从只有半只鸡的年人均消费量,增长到11.5只。”这个数据就来源于周振亚做过的一个畜牧业区域布局研究课题。“每一期的内容,我们三个都会讨论,如果涉及到三个人都没做过的课题,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农业科研工作者,他们都是我们科普知识的来源。”

尽管如此,三位研究员还是默契地形成了分工,李文娟主负责话题播报,不再关注评论,周振亚和尤飞负责提供思路和内容,尤飞还负责看评论,对正面负面评论都做出理性判断和回应。

时间长了,尤飞慢慢总结出来,如果评论区出现一哄而上、群起攻之的现象,可能是视频里讲的内容明显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比如,李老师驳斥“有机农产品不是不用化肥农药”的说法,就触动了那些卖有机农产品的商家利益,因为不用化肥农药正是他们最大的卖点。甚至有人还辗转找到李文娟的联系方式,毫不客气地发来信息“请你闭嘴”。

这些都没有吓倒李文娟,他们“三剑客”坐在一起聊一聊,压力就稀释化解了。“越是有阻力,越要往前冲。”他们又做了一期视频,专门讲国家标准里对有机种植、有机畜禽养殖和有机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规定。视频里,李文娟拿着“国标”规定,把有机种植和养殖的允许用药规定一条条念出来,并逐一解释。这下,那些反对的人再也无话可说。

“任何生命体都不可能不生病,就像人生病需要吃药、补充营养,动植物也是一样,有机种植农作物也不例外。”李文娟说。

科研和科普完全是两回事


视频中的李文娟化一点淡妆,身着颜色朴素的职业装,讲起科普知识来像邻家大姐唠家常一样,把难懂的科学道理,用浅白的语言讲清楚,让人听了频频点头。

记者见到李文娟时,她穿着一身舒服的麻布衣服,头发略显随意地扎在后头,瘦削的体格更显得精干。“我平时就是这样子,出镜录视频才会多少打扮一下。”

做农业科研工作,要么是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搞调查,要么在实验室、办公室里做分析,“出镜还是有些不自在”。所以,一开始录视频用了问答的形式,镜头前边有人提问,李文娟对着镜头回答,后期播放时再把提问剪掉,这样能讲得自然一些,减少些紧张。现在李文娟对着镜头习惯多了,可以做到不受干扰地侃侃而谈。

“国家是鼓励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周振亚说,“我们身边很多科研工作者也开通了各种新媒体农业科普号,但往往涨粉很慢,影响力不大,真正能做到李文娟这种影响力的,屈指可数。”

周振亚分析,农业科研工作者往往专攻一个领域,比如研究番茄的,番茄就能够讲得很透彻,其他蔬菜水果或牲畜家禽的问题,即便有所涉猎,但未必讲得明白。农业科普需要“杂家”,食品、农产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能讲清楚。“我们三个的专业是地理学、经济学、农学和工商管理学,干的工作是农业生产布局与区域发展规划。这个研究方向的特点就是涉及领域多、知识杂,是一个交叉学科,外行称我们为‘万金油’。可如果不是‘万金油’,也干不好我们这个工作。”

而且,会做科研也不一定能做好科普。“在方法论上,完全是两回事。”李文娟说,科普一定是以科研为基础的,才能确保内容的准确可靠。科普做得好,也会反过来推动科研工作。科普一方面让我们更加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让我们的研究更接地气。另一方面,也是播撒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长大做科研。

从去年11月第一条视频发布至今,李文娟在抖音上的农业科普号已经发布了170多个视频,收获了490多万的点赞和评论。

“我150多个视频中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脚本的,因为这些知识点对我们来说已经内化为常识了。”李文娟198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科院工作,一干就是37年。刚参加工作四年,她参与的课题就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世纪90年代以后,她先后在新西兰、以色列做过访问学者,还在瑞典攻读了博士学位。这些经历也打开了李文娟的视野,使她能在横向对比中更加明晰我国农业的进步和成就。这些扎实的积淀也成为她在视频中自信而谈的源泉。

“一句话说透了,比十节课都管用”


除了抖音平台,目前李文娟在微信视频号、快手App上也都开辟了科普号,有数万粉丝。她还受邀加入了抖音“乡村守护人”计划,这给她的视频号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资源倾斜。

“李老师,您做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个专门的策划团队?是怎么成功的?”周围不少同事都来打听。

“哪有什么团队,就是周老师、尤老师我们几个商量着来。”李文娟呵呵一笑。

这件事缘起于一个偶然。去年,李文娟做的一个项目接触了几个“90后”年轻人,大家聊天的时候聊到农产品的一些谣言。“这些年轻人拿的工资都不低,因为听信了谣言,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花大价钱只买那些标榜为‘有机’,但根本没有经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李文娟感慨,“我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给老百姓餐桌提供了这么丰富的粮食、蔬果和肉蛋奶,但这些谣言让大家担惊受怕,还花了很多冤枉钱。”

几位年轻人听了李文娟的讲解,萌生了一个想法:给李老师开个视频号吧!“一开始我有些犹豫,毕竟没接触过短视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后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了几期,发现效果还不错。”

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逻辑。“自己明白是一回事,说出来能让听者明白,并且接受你的理论,是另一回事。有时候一句话说透了,比十节课都管用。”仔细翻看李文娟的视频,会发现她很擅长用大白话讲科普知识,遇上不好讲明白的科学道理,她最常说的就是“打个比方”,用普通听众熟知且易懂的事物去做类比,一下子就清楚了。另外,她的视频逻辑性很强,顺着她的讲述去思考,会发现那些谣言其实经不起推敲。这个讲述方法,就是李文娟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谣言自己攻破谣言。

很多人都说农药化肥有毒,甚至出现了我们的身体“百毒不侵”,我们吃东西是“以毒攻毒”等说法。在一则《为什么要用农药化肥,纯天然的农作物不好吗》的短视频中,李文娟讲道:假设一下,如果按照这些鼓吹不用农药化肥言论的逻辑,从明天开始,我们完全不用,那么病虫害泛滥,农作物产量可能只有现在的10%,只能养活现在人口的十分之一。那么,剩下十分之九的人口怎么办?这个后果谁来承担?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逐年增长的,按照那个说法,吃了那么多毒,我们寿命还能延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就顺着谣言的逻辑分析下去,会发现往往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这样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很遗憾的是,那些谣言的传播往往就是缺乏这样“一点就破,简单明了”的谣言粉碎逻辑,才会越传越走样,误导大众。

“普通百姓并不了解,农药化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代代更新,已经非常安全了。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用的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每年都会有新产品上市,农药化肥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比手机慢。”李文娟一有机会就科普,“这些年的谣言已经把农药化肥妖魔化了,有人说以前的药就打一遍,现在一遍又一遍地打,自己种的自己都不敢吃,这是为什么?因为二三十年前的农药还普遍用的是半衰期长的高毒农药,整个生育期打一遍就管用,但很难降解,残留高。现在的农药成分安全、降解快,可能几个小时、几天就降解了,所以需要打的次数多。打完之后有休药期,上市时已经降解得差不多了,买回来再经过清洗、高温烹饪,是没有问题的。根本不是谣言传得好像‘生化武器’一样。”

一番讲解下来,听得人拍手称快,大有“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快感。而看似轻松的讲述,其实有着过往人生经历的积累。“我在瑞典读博的时候学过一门公共卫生课,讲的就是如何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公共卫生知识,这与如何做好农业科普是一个道理。就是要琢磨怎样让受众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比如我自己知道的可能有十个知识点,但不能一股脑都倒出来,必须考虑公众的接受度,可以这次讲一两个,下次再讲一两个,还要考虑切入角度,最好从大家感兴趣的角度,比如结合时令瓜果蔬菜、新闻热点话题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把科普知识融入其中。要想办法让公众接受,这样的科普才是有效果的。”

“真正的知识不占领,谣言就会占领”


“中间还是有过犹豫的。有一次,由于各方压力,我们停更了20来天。我当时想,有那时间跳跳广场舞不好吗?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些麻烦?”然而,当李文娟打开私信,发现很多粉丝都来催更,其中有一位城市白领的留言让她印象深刻:“李老师,我以前一直都担心孩子吃得不安全,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看了您的视频,我放心了,今晚终于可以踏实睡个觉了。”

这些来信给了李文娟极大的鼓舞,让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农业科普尤为重要,除了改变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和消费观,还会对从事农业经营的主体产生积极影响。一句谣言,能毁了农民一季的收成,一个有效传播的辟谣短视频,就能挽救不少农民的损失。”

“这些谣言把我们坑惨了,说我们养的鸡都添加了激素,鸡才长得快。”北京市平谷区蛋鸡养殖户张双银见到李文娟时,一把握住她的手,“我们踏踏实实养鸡,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结果却无端背负了这些骂名,很心寒。感谢李老师帮我们辟谣!”

“你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到一种蔬菜或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相应的谣言就会出来,每年都是如此,都快唱成谣言四季歌了。”李文娟说,“来什么咱辟谣什么!”

草莓上市的季节,针对“有的草莓提前一个月上市是因为农民用了激素”的谣言,李文娟在短视频里说:“实际上这是草莓低温短日照育苗的一个技术成果,通过育苗期间温度光照管理,白天人为降低光照时间,晚上人为降低温度,从而刺激草莓生殖功能,促使其提前开花结果,早上市20-30天。使用这种技术,草莓每亩成本增加300块钱,由于提前上市价格高,收益会增加1500元左右。”她还告诉广大网友,这项技术可以在全国农技推广官微上查询到。

“农业科技的进步,让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大家也要更新一下自己固有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不要见到提前上市的新闻,再加上一些添油加醋的‘小作文’,就相信激素的谣言,弄得本该高高兴兴吃草莓的季节,反而不敢吃了。这不仅对消费者是损失,对辛苦了一季的果农更是损失。”李文娟说。

不只是草莓,有关葡萄、荔枝、西红柿等的谣言都是如此。本该好好吃、放心吃,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充裕丰富的农产品,却因为这些谣言的肆虐,让普通消费者心里总是打个问号。

前些年关于韭菜的种种说法很多,导致很多人至今仍然不敢吃。李文娟在短视频里解释说,事实上,韭菜易受韭蛆虫害,这种虫子能把韭菜的根毁掉。以前规模种植的时候会采用灌根的方法灭虫,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韭蛆的问题已经可以通过物理和打微生物农药的方法解决,前者就是在韭菜割掉后用一种蓝色地膜覆盖上,温度上升到40摄氏度以上韭蛆就死掉了,再拿掉地膜不影响韭菜生长。最后,李文娟不失俏皮地来一句:“韭菜安全有保障,喜欢你就多吃点。”

有关韭菜、草莓、荔枝、玉米等农产品的辟谣视频,李文娟专门开设了一个“餐桌上的农产品”系列,讲述的都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农产品科普知识,很多粉丝留言:“李老师的科普视频特别靠谱,适合转发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

“真正的知识不占领,谣言就会占领。这也是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原因。”李文娟说,“事实上,这都是由于大家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现状、基本农事活动等不了解造成的。让普通百姓了解我国农业成就,让大家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我们做科普短视频的价值所在。”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