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虫害松藻虫(划蝽)的生物习性及其危害防治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5 18:01:33  浏览次数:2074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划蝽的生物习性及其危害防治技术方法

  骆建峰

划蝽(Sigara Substriata)为淡水中常见的水生昆虫,在养殖池塘大量繁殖后会对鱼类苗种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成虫具有翅膀能够飞离施药水域,划蝽的防治困难较大。本文系统介绍了划蝽科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并提出根据划蝽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应处理的有效防治方法。

1 划蝽的生物学特点

1.1 分类与形态特征

划蝽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划蝽科(Corixidae) 。

体小型,头短,宽与前胸背板相等,背面略扁平,色灰暗,前胸背板上有若干近乎平行的黑色条纹。划蝽为捕食性昆虫,口器为刺吸式,能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体液,前足短而粗壮,强劲有力,捕获猎物时能牢牢夹住使其不能逃脱;行动敏捷,跗节特化为铲状,边缘具硬毛,中足细长,后足呈桨状,为游泳足,有缘毛,可在水中快速穿梭 。

划蝽具有臭腺,能分泌挥发性油类物质,常具有类似臭蝽的气味,分泌物主要用来防御,还有报警、聚集,传递交配信息性引诱等功能 。划蝽多生活于静水中的下层或底泥面,背朝上游泳。若虫和成虫均不具鳃,呼吸系统由许多具弹性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进行气体交换,当接近水面时,收容空气进行呼吸或直接呼吸水面以上的空气。成虫羽化后可短暂飞行,雄虫具有发音器官。

1.2 生活史

划蝽一年 4 代,每代划蝽存活期约为 2 个月,池塘在 3 至 11 月间均有划蝽分布。成虫在水体底泥中越冬,次年 3 月气温转暖,成虫开始活动,4 月上旬大量产卵于沉水植物的叶茎和不定根上。虫卵自然孵化,若虫经一个月左右,在 5 月中旬羽化为第一代成虫,成虫 6 月上旬产卵。第 2 代在 7 月上旬羽化,8 月上旬产卵。第 3 代在 9 月上旬羽化,10 月上旬产卵。11 月中旬第 4 代成虫羽化,12 月上旬进行越冬。

划蝽成虫体长约 1 cm,宽约 2 mm。划蝽为不完全变态,卵孵化出的若虫与成虫形态非常相似,生活习性相同,食性未发生变化,均可对鱼苗产生危害。若虫共 5 龄,各龄期 6 d 左右,在第 2~3 龄期出现翅芽,发育过程中体色发生变化,尤其最后一次蜕皮体色变化最显著。划蝽若虫期出现翅芽,但活动能力较弱,仅在水中活动,成虫羽化后可短暂飞行,环境不适时,成虫可飞离池塘寻找适宜的生活地。

划蝽的生物习性及其危害防治技术方法

2 划蝽的危害

2.1 直接叮咬

划蝽前足强壮,跗节特化成铲状,后足扁桨状,在水中升降敏捷,游泳迅速,凭借强壮有力的前足能直接捕食鱼苗,刺吸式口器刺入鱼苗体内进行吸食。李传仁 等通过对 3 种划蝽食性研究发现,划蝽消化道中有鱼类残体,但由于不同种类的划蝽的食物嗜好程度和利用能力有较大差异,对鱼类的捕食表现较大的差异。黄超等 描述了划蝽捕食摇蚊幼虫的过程,捕食时一只划蝽突然紧紧叮咬住一条摇蚊幼虫,然后其他划蝽纷纷跟进,对摇蚊幼虫展开群体性捕食并迅速杀死捕食对象。周凯 [6] 观察蝎蝽对虾苗的捕食,蝎蝽捕食时用强壮的前足夹住虾苗,以针状口器刺入虾体内,同时分泌唾液注入虾体内,对虾苗体内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消化,直至吸完才将虾体抛去。

2.2 释放化学毒素

半翅目昆虫臭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性腺体,分泌物主要用于防御。划蝽胸部腹面后足基节副节有臭腺开口,若虫成虫在受到攻击时都会释放难闻的挥发性物质。划蝽科昆虫臭腺分泌物经发现已有数十种物质,主要是碳链中等长度且没有支链的脂肪族物质,即酸、醛、酮、醇和酯等。王大伟 研究表明划蝽成虫与若虫的臭腺分泌物在种类和含量上有较大差异,成虫分泌物更为复杂。在鱼苗池塘培育过程中,有时拉网发现鱼苗有类似中毒死亡的现象,同时可见网内有大量划蝽聚集,现场可闻刺激性气味,疑似划蝽在应激状态下分泌了大量的防御性挥发性物质,但划蝽分泌物对鱼苗产生危害的毒理学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2.3 消耗溶氧

由于划蝽繁殖率很高,每只雌虫每次可产卵50~200 粒 。越冬成虫复苏后,若水质条件适宜,成虫立即交配产卵,短时间内,池塘中划蝽生物量骤升。同时,在雄性发音及臭腺分泌物的性引诱作用下,周围环境中的划蝽大量迁移过来并进行繁殖,可能导致鱼池划蝽数量爆发。调查情况显示,5—6 月一些鱼苗养殖池塘的划蝽数量甚至超出鱼苗数量,溶解氧被大量消耗,非常容易引发急性缺氧。

3 防治方法

孙大力 研究显示,90%晶体敌百虫可灭杀划蝽,在 0.5 mg/L 的浓度下,可使 95%的划蝽死亡,且此浓度下鱼苗安全。由于划蝽在环境不适时可短暂飞出水面,试验中药物施用后划蝽虽然发生中毒反应但仍有部分个体飞离水面,因此在药物灭杀时,采用多次用药,并且周围池塘一起施药效果会更好。除敌百虫外,笔者研究还显示,10%吡虫啉和 10%辛硫磷混合剂对划蝽同样具有显著的灭杀作用。

为了提高划蝽防治的效果,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划蝽生活史各阶段的生物学特点采用不同方法。主要包括:①越冬期成虫灭杀 每年 11 月后,气温骤冷,划蝽成虫将于底泥处越冬。此时划蝽进入休眠状态,附于底泥处不动,行动能力弱,难以进行飞行迁移,泼洒敌百虫等药物可将成虫悉数灭杀。由于划蝽越冬期正值清塘空闲,此时可与药物清塘同时进行;②卵孵化期灭杀 划蝽自 3 月气温转暖后复出水面活动,进入繁殖期后产卵于沉水植物根茎等附着物上,巡塘时若发现沉水植物上有大量卵,可立即清理附卵的植物或泼洒药物,因为虫卵对药物敏感性较强,此阶段用药效果显著,可从根本上清除划蝽;③若虫期灭杀 划蝽若虫期仅具有翅芽期,此时行动能力很弱,仅能在水中穿梭,不能飞离水面,此阶段采用全池泼洒用药,亦可高效灭杀划蝽;④成虫期处理 划蝽成虫完成羽化,可离水短距离飞行,全池泼洒药物可致成虫飞离水面,效果不理想。然而,由于划蝽依靠气门呼吸,并且昆虫的气门一般都具有疏水性,水不会侵入气门,但油类却极易进入其中。当其上浮水面进行气体交换时,如果接触到油类,油膜就会封住气门使其窒息死亡。实践中可利用划蝽的趋光性将其集中诱出水面,同时结合柴油泼洒的办法处理,具体操作如下:在水面投放漂浮的木制或竹制方框,并在其中小心泼入煤油或柴油,使框内均匀分布有油膜且油膜不会溢出框外,在方框上方 0.5 m 处悬挂一盏光源(白炽灯或荧光灯均可)。利用划蝽具有趋光性特点,通过灯光诱导其向方框位置的水面上浮,当划蝽浮出水面交换气体时,气门就会被油膜封住而快速窒息死亡。实践表明,采用油膜法进行处理,连续作业 4 d 左右可将池中划蝽杀伤殆尽,之后将方框内的油膜全部舀出即可。此法不仅针对划蝽有效,对其他具有相同呼吸方式养殖池塘危害性昆虫(松藻虫等)同样有效。

西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