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栖拟阿脑虫病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5/08/13 18:13:47  作者:俞文  浏览次数:12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病原:蟹栖拟阿脑虫属纤毛动物门、寡膜纲、盾纤毛目、嗜污科。虫体呈葵花子形,前端尖,后端圆,大小为(28.1~62)微米×(9.2~21)微米,胞口位于前端腹面,有3片口膜。体表有11条纵红毛线。体后端正中有1条长尾毛,体内中部稍后有1个伸缩泡和大小核各1个。该虫由二分裂繁殖,为兼性寄生虫。可自由地生活在腐败有机质中,也可在适宜条件下营寄生生活。蟹栖拟阿脑虫既可在池底残饵中、沙蚕体表和水源生活,也可在蟹虾血淋巴液中寄生。

  流行:该虫在0℃~25℃(最适温为10℃)、盐度0.6‰~5‰、pH5~11的环境中均可生长。主要从蟹虾创伤处侵入危害。

  病症:体表甲壳(特别是肢缘)有损伤,体表灰暗,行动缓慢,浮出水面或沉入池底。剖检时可见损伤处组织腐烂,鳃、眼等器官组织破坏,血淋巴液呈乳白状混浊。感染初期可刮取伤口处的溃烂组织制成水浸片,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游动的原虫。在病的中后期,可自围心窦抽取血淋巴液涂片直接镜检,可见到虫体。也可采取体液作涂片,镜检时也可见到原虫。

  预防:首先要严防受伤。越冬池用砂滤水或井水,并天天清除池底污物。投喂的鲜活饲料要用淡水浸泡5分钟~10分钟。定期全池遍洒药物进行消毒。亲蟹移入越冬池前作一次药浴。

  治疗:感染早期采取下列药物浸浴尚有效果,但在病的中后期,当虫进入血淋巴液后就无效了。首先降低水位,然后洒药,24小时后提高到原水位,最后换水。方法有:1.全池泼洒甲醛溶液,浓度为25毫克/升~30毫克/升;2.全池遍洒硫酸铜,浓度为0.7毫克/升~1毫克/升;3.全池遍洒三氯异氰脲酸,浓度为0.1毫克/升;4.用淡水浸浴3分钟~5分钟。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