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2种寄生虫和2种真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发表时间:2023/10/30 23:37:26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作者:汪建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次数:526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寄生虫性疾病


1.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寄生在对虾和海蟹的主要种类有奈氏微粒子虫、对虾匹里虫、桃红对虾八孢虫、对虾八孢虫、米卡微粒子虫、蓝蟹微粒子虫、普尔微粒子虫和卡告匹里虫。

【流行与危害】微孢子虫病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病,不仅在养殖对虾中发生,而且在野生对虾中也常发现。此病的传播途径一般认为是,健康的虾或蟹捕食了病虾蟹而受感染。微孢子虫的营养体在宿主消化道结缔组织间血窦内的血细胞中进行发育和增殖,以后就扩展到全身的横纹肌中行孢子生殖。

【症状及病理变化】微孢子虫主要侵染对虾横纹肌,使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患病对虾也称乳白虾或棉花虾。中国明对虾感染微孢子虫后,全身变白、不透明,此时就开始大批死亡。患微孢子虫病的海蟹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因蟹类的甲壳较厚,隔着甲壳不易看清内部肌肉的颜色,但在附肢关节处的肌肉变混浊、白色比较容易看到。

【诊断方法】取变白的组织做成涂片或水浸片,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孢子及其孢子母细胞,可确诊。

【防治方法】尚无治疗方法,主要应加强预防。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2.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体】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虫和单缩虫等。

【流行与危害】固着类纤毛虫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我国沿海各地区的虾蟹养殖场和育苗场都经常发生,尤其对幼体危害严重。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最易发生,且此病的发生与虾蟹的生长发育速度有很大关系。若虾蟹生长发育缓慢,不能及时蜕壳,就可大量发生此病;反之,虾蟹生长发育正常,及时蜕壳,即便有少量虫体附着,也可随着蜕壳时蜕掉,不致于引起疾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固着类纤毛虫是共栖生物,附着在虾蟹生活史的各个时期,附着在虾蟹的体表和附肢上以及成虾蟹的鳃,甚至眼睛上。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看出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患病的虾蟹或幼体,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摄食能力降低,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壳,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诊断方法】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初诊。剪取一点鳃丝或从身体刮取一些附着物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虫体可确诊。患病幼体可用整体做水浸片进行镜检。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放养以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适量投饵,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在水底。

(2)育苗用水采取严格的砂滤和网滤外,可用10~20mg/L浓度的漂白粉处理,处理1天后即可正常使用。

(3)切断传播途径。卤虫卵用300mg/L的漂白粉消毒处理1小时,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育苗期投喂卤虫幼虫时,可先镜检,发现有固着类纤毛虫附生时,可用50~60℃的热水将卤虫浸泡5分钟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

(4)投喂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数量适宜;尽量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经常换水,改善水质,控制适宜的水温等,以加速虾蟹的生长发育,促使其及时蜕壳。

【治疗方法】如果虾蟹或其幼体上共栖的纤毛虫数量不多时,不必治疗;如果固着类纤毛虫数量很多时,就应及时治疗。

(1)养成期疾病的治疗,可用茶粕(茶子饼)全池泼洒,浓度为 10~15mg/L。待虾蟹蜕壳后,大量换水。

(2)虾蟹幼体的治疗,水温适宜,改善饵料,加大换水量,促进幼体蜕壳。


3.拟阿脑虫病

【病原体】蟹栖拟阿脑虫。

【流行与危害】蟹栖拟阿脑虫是在越冬亲虾体内发现的,对越冬亲虾危害较为严重。该虫是一种兼性寄生虫,在海水中营腐生生活,以腐烂的有机质为食。当对虾受伤后,此虫乘机从伤口侵入虾体,营寄生生活,并在虾体内迅速繁殖,亲虾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外观无特有症状,仅额剑、触角、尾扇、附肢或甲壳等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拟阿脑虫最初是从伤口侵人虾体,达到血淋巴后迅速大量繁殖,并随着血淋巴的循环,达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在疾病的晚期,血淋巴中充满了大量虫体,血淋巴呈混浊的淡白色,失去凝固性,血细胞几乎全部被虫体吞食;虫体侵入到鳃或其他器官组织后,因虫体在其中不停地钻动,使鳃及其他组织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诊断方法】对感染初期的虾诊断时,主要从伤口刮取溃烂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找到虫体;在感染的中、后期,拟阿脑虫已钻人了血淋巴,并大量繁殖,布满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可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腹部连接处刺破,吸取血淋巴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大量拟阿脑虫在血淋巴中游动。在疾病晚期,剪取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也可看到虫体在鳃丝内钻动。

【预防方法】

(1)在亲虾的捕捉、选择和运送时要细心操作,严防亲虾受伤。

(2)亲虾在放入越冬池前,先用淡水浸洗3~5分钟。

(3)亲虾入池后要注意遮光,防止亲虾见光后跳跃,必要时在池边设栏网,防止受伤。

(4)鲜活饵料应先放人淡水中浸洗l0分钟再投喂。

(5)越冬池进水时应严格过滤。

(6)病死或濒死的虾应立即捞出,防止虫体从死虾逸出,扩大感染。

(7)每天清除池底残饵。

【治疗方法】疾病初期,虫体仅发现于伤口浅处,可用淡水或福尔马林治疗;当寄生虫已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时,则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真菌性疾病


1.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

【病原体】链壶菌属、离壶菌属和海壶菌属的部分种类。

【流行与危害】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为全球性疾病,其宿主范围很广,可感染各种甲壳动物卵和幼体,对无节幼体、潘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危害尤为严重。该病发生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感染十余小时后就可引起大量死亡,在1~3天的死亡率可达100%,其对对虾幼体的危害性仅次于幼体弧菌病(败血症)。不过,该病原虽然也可感染成体甲壳动物,但其菌丝并不在成体内生长,因此不会引起成体患病,成体只作为带菌者,对该疾病的传播具有潜在威胁。

【症状及病理变化】甲壳动物卵感染病原后,发育很快停止;幼体感染病原后,首先表现为活力下降,趋光性降低,停止摄食,空肠胃,后期患病个体变为灰白色,肌肉棉花状,弯曲分支的菌丝布满全身,并逐渐下沉至池底,引起卵和幼体大量死亡,在死亡的卵或幼体内有大量病原的菌丝。

【诊断方法】该病的实验室诊断,可直接取患病卵或幼体做成水浸片镜检,在卵表面或幼体头胸甲边缘和附肢上可发现菌丝,或在成熟的菌丝体上可发现顶囊及其散放的动孢子。若要鉴别诊断病原的具体种类,需使用真菌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并经无菌海水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形成方法和排放管的形态等来判断。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和消毒可缓解病情。


2.镰刀菌病

【病原体】镰刀菌。

【流行与危害】镰刀菌病是全球海水和淡水虾类养殖的常见疾病之一,但其对不同虾类的危害性有较大差异,日本囊对虾和加州对虾对其最为敏感;凡纳滨对虾和蓝对虾次之;斑节对虾和桃红对虾对其有较强抵抗力,不易感染此病。我国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和台湾均有发生此病的报道,主要感染养成的中虾、成虾以及越冬期的亲虾,感染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的病原主要寄生于虾的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部位,主要患病症状为,感染部位先出现浅黄色到橘红色斑,并逐渐发展为浅褐色、黑褐色直至黑色。如日本囊对虾鳃部感染后,可引起鳃丝组织坏死变黑;中国明对虾鳃部感染后,鳃丝变黑,有的甚至出现甲壳坏死、变黑和脱落,如烧焦的症状。病理检查发现,患病个体变黑处有许多浸润性的血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严重感染个体的鳃部发黑且溃烂,鳃小片脱落,有的甲壳和附肢的黑斑也可形成溃烂,病虾体色转暗,活力降低,静附于池底。

【诊断方法】镰刀菌感染后,最明显的外观症状为感染部位变黑,但该外观症状与甲壳溃疡病或黑鳃病的外观症状相近,仅从外观变化难以区分,.需通过实验室诊断:从病灶处取受损组织做成水浸片,镜检可见有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和细小分支的菌丝体。诊断时若看不到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可利用真菌培养基培养,待形成大、小分生孢子后再检查确定。

【防治方法】该病的预防参照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的预防方法。此外,因该病的发生与外伤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对虾受伤,亲虾选择时应剔除有外伤的个体。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