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寄生虫研究概述:根据寄生部位有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

发表时间:2023/08/03 12:06:29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9期  作者:陈昌淼  浏览次数:493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大国,淡水鱼种类众多,其中有超过两百种经济鱼类,像草、鲢、鲫、青、鳙、鲤、等早已发展为养殖对象。在所有的鱼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寄生虫病。鳃隐鞭虫是我国最早研究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徐墨耕等研究出杀灭中华鳋的方法,倪达书等详细研究了多子小瓜虫的形态,陈英鸿最早研究的鱼类蠕虫病,廖翔华蠕虫病防治方法也有过详细研究;尹文英是国内对锚头鳋病病原研究的杰出人才之一, 他还确认这种病原在不同鱼类种类不同,潘金培等则关注了复口吸虫病。同时国内的许多科学工作者对鱼类寄生虫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包括了病种,防治方法,免疫学,病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一、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简史

寄生虫与鱼类的关系就是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水产养殖有着重大意义。我们的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对宿主大多数都是有害的,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能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1.肉眼观察阶段

在现代文明之前主要通过观察外观和病症来分辨一些基本的寄生虫体。公元前1200 年就有关鱼病的描述,苏轼有记载“鱼生白点名鳋,用杨树皮投入水中则愈”。这应该就是对鱼类寄生虫的描述,而且也探索出治疗其疾病的方法。在欧洲亚里士多德就有关注到绦虫、蛔虫的出现。

2.显微镜观察阶段

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寄生虫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 Herbst(1850)及 Kuchenmeister (1851)研究了关于绦虫和旋毛虫的基本情况,实验寄生虫学在飞速发展着,寄生虫分类学在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体系中发展迅速,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新的物种被发现。研究者对寄生虫各个发育阶和发育状况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我们能进一步的去防治疾病,像对草鱼鳃上的鳃隐鞭毛虫,小瓜虫病以及血居吸虫病等的深入的研究。

3.分子免疫阶段

20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免疫寄生虫学,各种生物技术应用在寄生虫的分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研发。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克隆、PCR分子杂交等生物技术,其中有一项是以隐孢子虫核酸分子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这项技术应用广泛。特别是近些年来寄生虫学科更加丰富完善,这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心得研究理论应用于寄生虫学的研究上,从现阶段的研究来讲,防治鱼类寄生虫病的主要手段开始以免疫预防为主。

二、鱼类寄生虫病的危害和现状

根据寄生部位有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传染性快、容易蔓延等是外部寄生虫特性,感染后容易发生溃烂和入侵形成二次性感染对鱼类产生严重的危害。黏孢子虫、绦虫和线虫主要寄生在体内组织器官中会发生因严重感染而导致大量死亡,这是内部寄生虫的危害。

1.鱼类寄生虫的危害

鱼类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极大,其危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掠夺宿主的营养。寄生虫的营养来自宿主,对其生命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会造成其死亡,轻的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生长发育不良。如尼氏吸虫 Nitzchia siturionis它寄生于鲟鱼鳃上的,每尾鲟鱼严重时可寄生300~400个虫体,每个虫体每天从鳃上吸取 0.5mL血液,这样宿主每天失血可多至150~200mL,因之病鱼会很快消瘦

(2)毒素的作用。有些寄生虫能分泌特有的有毒物质,由于其代谢产物排泄于宿主体内。对宿主产生很大的危害。如摄食时能分泌酶行肠外消化的大中华鳋,鲺口刺基部的腺细胞能分泌毒素等。

(3)机械性刺激及损伤。寄生虫病共有的一种特征是机械性刺激及造成组织损伤,还有对宿主组织器官的压挤,引起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如舌状绦虫可使病鱼体腔鼓起凸出,影响游泳,引起严重危害。如寄生,以其口器及背甲腹面的倒刺刺伤、撕裂宿主皮肤,造成病鱼严重的不安分进一步引起死亡。

(4)继发感染。鱼体的寄生虫病能引起继发感染,引起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等的暴发。许多种类的寄生是引发细菌性鳃病和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如寄生在鱼鳃上的纤毛虫不同程度上对鱼有危害。

2.鱼类寄生虫病的现状

通常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然而当环境急剧改变时,会导致寄生虫病的暴发,给鱼类带来严重的危害。引起很大的损失。在生产上,每年都有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有的鱼场因患鱼类寄生虫病,历年鱼种成活率很低,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三、结语

科技在日益的发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寄生虫研究也取得突破性成果,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渔业生产的损失。我们有理由相信随人们的共同努力鱼类寄生虫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9期

作者:陈昌淼
      修编并配图:西南渔业网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参考文献:

[1]章继华, 何永进. 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J]. 南方水产科学, 2005, 1(3): 69-72.

[2]刘晋, 张璐. 浅述金鲳几种常见疾病防控技术 [J]. 广东饲料, 2010, 19(8): 44-6.

[3]贾敬德. 21 世纪我国淡水渔业展望 [J] [J]. 淡水渔业, 2000, 30(1): 3-6.

[4]Winton J R, Wedemeyer G. Fish health management [J]. G A Wedemeyer, editor, 2001, 559-640.endprint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