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黏孢子虫病与防治
1.病原
大宗淡水鱼黏孢子虫主要包括寄生鲢鱼的碘孢虫,寄生草鱼的饼形碘孢虫,寄生鲤鱼的野鲤碘孢虫、吉陶单极虫,寄生鲫鱼的武汉单极虫、洪湖碘孢虫、吴李碘孢虫等。黏孢子虫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孢子基本构造为外包一层几丁质壳,壳有2~7片,多数为2片;壳内有1~7个极囊,多数为2个,每个极囊内有1条盘曲成蛋黄状的极丝;壳内另有1团孢质,2个核,有的种类有1个嗜碘泡。
黏孢子虫生活史复杂,不同类也有差别,至今没有一个为广大学者所普遍接受的生活史模式。迄今已有许多种黏孢子虫生活史的模式假说。
侧重于鱼体内发育模式认为:成熟的孢子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消化道或与体表接触,释放出单核生殖胚质,形成变形虫状胚体,变形虫状胚体穿入肠或皮肤上皮,通过循环系统带到各种器官或组织定居,开始生长、发育,进行核分裂和细胞质生长,某一核被致密的细胞质包围形成生殖细胞,生殖细胞通过分裂,分化成多细胞的产孢体,内有1~2个孢子母细胞,最后发育成孢子,孢子成熟后释放到水环境中。
侧重于鱼体外的发育模式认为:新鲜孢子在含有颤蚓的泥土中存放5个月,可见孢子被颤蚓消化,在颤蚓的肠腔内,孢子释放出极丝贴附在肠上皮,壳瓣打开释放出孢子质进入肠上皮,孢子质细胞进行分裂、复制,2~3个月后形成8个合子的泛孢子孢囊,每个合子分裂几次形成放射孢子虫孢子,一个泛孢子孢囊形成8个放射孢子虫孢子,之后放射孢子虫从颤蚓中释放出,在水中形成锚形的孢子,鱼体暴露在含放射孢子虫的水体中40天后,可在鱼体中发现其营养体,约90天后形成孢子。
2.主要症状
因不同种类黏孢子虫寄生部位各异,引起主要症状也不同。
鲢碘孢虫主要寄生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形成大小、性状不同的白色包囊,病鱼瘦弱,脊柱向背部弯曲,尾部上翘离群打转或跳跃,最后死亡。
草鱼的饼形碘孢虫在肠壁形成包囊,病鱼黑瘦、腹部稍膨大。
野鲤碘孢虫寄生在体表和鳃,形成白色包囊堆积成瘤状。
吉陶单极虫寄生在肠道壁,病鱼在池边独游,不摄食,腹部稍隆起,肠道呈结节型膨大,形成瘤状。
武汉单极虫一般寄生于鲫的体表鳞片下和鳍条,寄生于鳞片下的危害较大,可导致鱼苗的死亡,病鱼鳞片被包囊顶起,形成椭圆形凸起。
吴李碘孢虫一般寄生于鲫的鳃和肝胰脏,寄生于肝胰脏的危害较大,患病鱼厌食,昏睡,身体消瘦,游动缓慢,直至慢慢死亡;病鱼腹部膨大,剪开腹部,肝胰脏显著增大,乳白色,肝胰脏组织严重破坏,鱼死亡后肝胰脏溶解。
洪湖碘孢虫主要寄生于鲫的咽部和鳃,引起病害的通常是寄生咽部的;病鱼通常瘦弱,头偏大,眼外突,体色暗病;咽腔上颚充血、肿胀呈瘤状,堵塞咽腔和压迫鳃弓,甚至包囊会撑破咽腔上壁。
3.流行情况
不同种类黏孢子虫的敏感宿主不同,因此具有一定宿主选择性。不同病原危害宿主的年龄也不相同,大部分黏孢子虫危害苗种,如鲫鱼武汉单极虫、洪湖碘孢虫,但有的黏孢子虫主要危害成鱼,如鲢碘孢虫、鲤鱼吉陶单极虫。几乎所有大宗淡水鱼养殖区域都可能发生和流行孢子虫病,不同养殖品种流行不同种类黏孢子虫。不同黏孢子虫流行季节不同,草鱼饼形孢子虫主要流行于4~8月,鲢碘孢虫流行在春、秋两季。不同种类孢子虫导致的危害不同,有的影响鱼体商品价值,有的影响鱼体摄食生长,有的导致鱼体死亡。
4.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用生石灰加敌百虫彻底清塘,杀灭淤泥中的孢子,减少该病的发生。苗种培育期间用敌百虫0.3~0.5克/米3,全池泼洒,每周1次,连续2~3次;或孢虫净(环烷酸铜)0.06克/米3或鱼虫清(青蒿末)1.5~2.0克/米3,全池泼洒,每周1次,连续2~3次;尽量避免从黏孢子虫病高发地区引进鱼种。
(2)治疗措施。
硫酸铜0.7克/米3+晶体敌百虫0.3~0.5克/米3+阿维菌素0.2~0.3克/米3合剂,全池泼洒,1天1次,连续3天;或孢虫净(环烷酸铜)0.1克/米3或鱼虫清(青蒿末)2.0克/米3,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次;或中药百步贯众散(孢虫速杀)3克/米3,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5次。同时,按饲料量的添加药物内服,0.15%~0.2%盐酸左旋咪唑或0.15%~0.2%盐酸氯苯胍,拌饵投喂,连续5~7天;或0.07%~0.1%盐酸左旋咪唑+0.07%~0.01%盐酸氯苯胍连喂5~7天;或青蒿末+苦参末或百部贯众散,按使用说明书,连喂5~7天。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