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冰冻期水霉病的防治---高水温是一个治本办法,高盐度是一个实用诀窍
真菌性的水霉和细菌性破皮的区别
鲈鱼的鳃部,一个是感染的鳃霉,一个是感染细菌性的烂鳃,两个放在一起很容易区别。
治疗搭配诀窍
水霉病的预防措施
刚结束的那场寒潮是近8年来最强冷空气,它将我国一半地区气温下压了12℃以上,广东最低温度-3℃,多地降雪。广西、福建、海南人也在阴见冻雨中瑟瑟发抖……
入冬以来超强寒潮袭击了全国水产养殖,可以预估很多地区的鱼虾被冻伤,目前这一波寒潮渐去渐远,但等待养殖户或者是更严峻的考验——病害尤其是水霉病的反攻。笔者特意准备一份防治水霉病的“秘笈”,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讲解水霉病的六个方面:症状、原因、预防、治疗、搭配诀窍、注意事项。
水霉病的症状
水霉病,在鱼类体表覆盖一层灰白色的棉絮状的、像长毛一样的病灶,鱼感染了水霉以后,病鱼会在水中缓慢游动,人站在岸上,就可以看到病鱼身体上很多变白的地方。如果把这些病变部位的鱼体拿去压片,并且拿到显微镜下检查,就可以看到水霉病的菌丝和孢子囊等。水霉病是很好判断的,就是以病鱼的体表长毛或者叫做棉絮状的这种覆盖物为标准。
水霉病的原因
水霉病很常见,也很多发。引起水霉病的原因有很多。
原因一:真菌的感染,真菌也叫做霉菌,具体来说引起水霉的真菌主要是水霉属和绵霉属。
原因二:低温,冬天或者初春是比较常见的,是水霉的高发季节。
原因三:低盐度,水霉在淡水中比较常见,在半咸水或者海水中比较少见。
原因四:受伤,鱼体一旦在冬天又是低盐度的水中如果受伤了,基本上百分之百会感染水霉。鱼体受伤,有可能是人为的操作,比如说分池选别这一类的操作,或者是寄生虫的感染,或者是用药中毒产生的一些受伤。
原因五:密度,放养的密度越高,在冬天得水霉的几率就越大。
原因六:底质和水质,如果底质和水质比较差的情况下,不仅真菌(也就是霉菌)会大量繁殖,而且会造成水产动物抵抗力下降,甚至缺氧浮上水面,冬天水面水温低而导致冻伤。
原因七:体质,如果在过冬的时候,鱼的体质比较差,抵抗力就比较弱,抵抗水霉感染的能力就比较差。
水霉病的预防
知道引起水霉病的主要原因以后,就可以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
预防一:提高水温。大家都知道夏天很少有水霉病的发生,水霉病一般都发生在低温的时候,冬天或者是初春,所以可以通过提高水温预防水霉。如,在冬天的时候搭盖温棚塑料大棚,也可以在温度低的时候添加一些地下水。地下水是冬天热,夏天冷,如果成本可以承受,甚至可以烧锅炉来提高水温。提高水温是预防水霉病的一个治本的办法。很多品种,搭盖温棚和没搭盖温棚水霉的发病率会差十倍。像福建的黄鳍鲷,如果有搭盖温棚,水霉病基本上是很少的,如果没有搭盖温棚水霉病就暴发严重。
预防二:提高盐度。研究表明,盐度超过8‰的时候,水霉的发病率是大幅下降的。当然,各个品种对盐度的耐受力是不一样的,有些淡水品种不一定能承受高盐度,所以根据各个品种不同的耐受力,在低温水霉暴发之前,添加一些海水或者地下咸水,或者人为补充一些盐,也可以补充一些海水晶等,适当提高盐度,以抵抗水霉病的暴发。
大家知道,如果是在海水的养殖池塘或者是鱼排上面,基本上是看不到水霉的,在盐度越高的情况下,真菌就越少见。因此,在一些高盐度的品种当中,如果把盐度提高到相关品种能够耐受的一个范围,盐度越高,这个品种得水霉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提高盐度是预防水霉的一个非常实用的诀窍。
预防三:防止感染。也就是防止真菌感染。在低温到来之前,要提前做好分池、选别、抓鱼等工作,并且要在这些操作的过程当中防止水生动物受伤。
前面说过,如果在冬天又是在低盐度的水体当中,鱼体一旦受伤,感染水霉的几率是百分百的。所以每次的操作要非常小心,要细致,不要让鱼体受伤,并且在每次人为操作以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当然,在没有进行这些操作的时候,最好在低温来临之前,也要进行一些定期消毒的工作。在进行消毒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消毒药品用量,防止因过量造成鱼体的受伤中毒。
预防四:寄生虫的防控。寄生虫一旦感染以后就会造成鱼体的受伤,也会造成鱼体因为痒痛,去绳子、柱子或者池底进行刮擦,从而受伤,进而感染霉菌。
所以,在低温季节一定要提前杀灭寄生虫,在杀完寄生虫以后也要做好消毒工作,收敛伤口。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在使用杀虫剂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用药过量。在用药过量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鱼体因为用药量大而中毒受伤,进而感染水霉。因为杀虫药用得过重,造成冬天感染水霉的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预防五:适当密度。密度越大,水霉感染的几率就越高。所以,在养殖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以为冬天水温低,水产动物的活动就会减少,以为这样就不容易缺氧,然后就盲目加大单位的密度,这是非常错误的。很多人会在冬天的时候把两塘鱼合成一塘鱼,以为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其实,在冬天的时候,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水霉大量暴发,所以一定要保持适当的密度来度过冬天这个水霉的多发期。
预防六:管好底质和水质。很多人在冬天的时候就不再去关注底质和水质的情况,就不再去检测水质了,这是不对的,冬天一样要关注底质和水质,也一样要定期检测各项的水质指标。也有些人认为冬天不会缺氧,所以就把增氧机关了,这也是不对的。溶解氧的充足是保证水质和底质良好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冬天一样要开足增氧机,要保证溶解氧的充足,也要定期做一些底改和活菌。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定要保持科学投饵。很多人因为冬天鱼类吃料慢,就盲目投喂,造成水质和底质的严重污染,从而导致水霉病的暴发。
预防七:优良体质。体质是预防所有病害的前提,体质好了自然就不得病,反过来体质差了,什么病都有可能得。优良的体质靠管理,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在冬天来临之前,可以在饲料里面添加一些营养免疫制剂,像黄芪多糖或者多维这一类的制剂,而且增氧机一定要开够。冬天的时候,氧气一旦不够,鱼的体质就一定会受到损伤。
秋冬季节天气会比较反常多变,在天气降温或者冷空气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解毒抗应激的工作,可以泼洒一些有机酸或维C来解毒抗应激。其实每一种病害都有一个季节性的规律,可以提前做一些预防措施。
水霉病的治疗
水霉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外用,一个是内服。
外用药,常用的有硫醚沙星、二硫氰基甲烷、戊二醛、水杨酸、碘,还有一些中草药。中草药,包括五倍子、菖蒲、苦参等。
外用就是选择上述药物其中一种全池泼洒。发病严重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到两种进行轮换使用。要注意的是每次用药,最好间隔48小时以上。
内服针对水霉主要是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克霉唑、碘,也包括了一些中草药,中草药内服一般是用大黄或者大蒜。内服也是一样,从上述药物中选择几种或者搭配使用,一般情况下内服5天~7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搭配诀窍
治疗水霉,药物就那么几种,比较简单,关键的问题是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进行药物搭配。这里面有很多诀窍。
诀窍一:药物搭配。要想达到药物之间的搭配1+1>2,首先要知道,在化学制剂之间搭配往往是有禁忌的。比如戊二醛,一般不能和碘一起用。在水霉病的治疗上,可以选用化学制剂搭配中草药制剂,这样就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也可以选用五倍子和碘一起使用,或者水杨酸和碘一起使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用的效果。
诀窍二:提高水温。前面就已经说过了,水温在水霉病的发病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着提高水温。比如说可以在使用药后进行锅炉加热,也可以添加地下水等措施,就可以让药效加倍。
在生产当中,因为成本问题,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加温,也可能没办法做到一直添加地下水,但是可以在治疗水霉的用药期间,在药效发挥作用的同时进行短时间的加温,能有效助长药物杀灭霉菌。使用杀霉菌药物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
诀窍三:搭配盐。前面也说过了,盐度也是产生水霉的原因之一。同样的道理,可能没办法把整个池塘的盐度提高到多高,但是有办法在用药期间,短期之内短暂地提高盐度来增强药效。
在用这些外用药的时候可以搭配盐巴或者海水晶,工业盐就可以。如果有地下井水,这个井水又是咸水的,或者能够抽到海水,可以在用外用药的时候同时抽咸水,连续的抽水24个小时,一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盐、海水晶或者咸水,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杀灭水霉,而且盐、海水晶或者咸水与前面所说的每一种药物搭配都不会有冲突。大家可能在一些杂志或者文献上看到,用小苏打配合杀真菌的药物一起使用来增效。这里面要提醒的是,小苏打用量过大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水质突变,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从实践的使用效果来看,搭配盐是治疗水霉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
诀窍四:治疗流程。治疗水霉,要把握水产上的一个大原则,先杀虫,再杀真菌,再杀细菌。一旦感染寄生虫,就会造成鱼类鳃丝或者体表受损,因为寄生虫感染会造成鱼体的痒痛,于就鱼类就会到绳子、网箱边缘、池底、柱子等地方进行刮擦,这样就容易造成鱼体二次受伤。所以,在寄生虫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先杀灭寄生虫,水霉是不会好转的。真菌杀灭后,在针对细菌进行消毒,促进伤口的收敛。杀虫解毒过后,还要记得用有机酸、VC或者海中宝进行针对性的解毒,以解除药物的副作用、恢复动物体质。
注意事项
水霉是一个比较头痛的疾病,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大家都发现很多时候是没有效果的,那是因为没有抓住防治的关键点。
防治关键点
水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水温低,低水温下霉菌就会大量的繁殖!在冬天低水温的淡水条件下,如果再加上鱼本身受伤,这个时候即使用药,水霉的发病率还是百分百。所以说药物不是解决水霉的关键,防治水霉的关键点是水温、盐度、不要受伤。
就像2016年百年难遇的寒冬,广州都在下雪,水温已经低于鱼体的忍受极限了。很多鱼就是冻伤以后感染的水霉,这个时候用药肯定是没办法治愈的。除非水温回升到正常的水平,否则用任何药都是没有办法的。
区分细菌和真菌
有很多人在实践当中反馈,感染了水霉以后,用了含氯之类的消毒剂,结果发现越用氯制剂水霉就越严重,原因是真菌和细菌是两类不同的生物,氯制剂对细菌有杀灭作用,对真菌不起作用。氯制剂就是原料里面有含“氯”这个成分的消毒剂,比如说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等。
用人举个例子,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是头皮屑和脚气,生活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是摔倒受伤发炎、咽喉发炎、胃肠炎等,真菌和细菌这两者发病和治疗使用的药物是不一样的。真菌性疾病在水产上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水霉,另外一种叫做鳃霉,鳃霉是在鳃部的,水霉一般是在身体上的。细菌性的疾病,在身体上一般体现为破皮,在鳃部上一般体现为烂鳃。真菌性的水霉和细菌性的破皮的区别:鱼类身体的表面,有灰白色的棉絮状的覆盖物,这个就是水霉;细菌性的破皮,伤口是出血发红的,有发炎的症状,这是从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
真菌性的鳃霉和细菌性的烂鳃,从外观上也是很好分辨的。真菌性的鳃霉,主要是鳃丝上有不规则白点状,而且它是失血发白。细菌性的烂鳃,鳃部一般体现为出血、发黑,鳃丝也会破损,并且细菌性烂鳃往往会附有脏物。
在显微镜下,真菌性的鳃霉和细菌性烂鳃,也能看到明显区别。真菌性的鳃霉,在显微镜下显示发白或者发灰没有血色,细菌性的烂鳃,在显微镜下会显示鳃丝发炎往往还会伴随着出血的症状。
真菌,在显微镜下用100倍到600倍都可以看得到。真菌的形状一般是成长条状;细菌需要高倍的电子显微镜(1000倍以上),一般细菌呈点状或者短条状。正常情况下真菌比细菌大多了。
在生产过程中,治疗的大原则是先杀真菌再杀细菌。如果先杀细菌,真菌就会大量繁殖。因此,在已经感染真菌的情况下,如果用错了外用药,比如说用杀细菌的氯制剂杀真菌,越用水霉就会越严重。如果还没有感染水霉,水温还比较高的时候,定期消毒就轮换使用各类消毒剂,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如果低温已经到来,建议尽量选用硫醚沙星等专门针对真菌的消毒剂定期消毒。
如果已经感染了水霉或者鳃霉,就一定要使用专门杀真菌的外用药。强调一遍:已经感染水霉的情况下,只杀细菌不杀真菌的这一类消毒剂,尽量不要用,一定要等到真菌杀完以后才能用。
把握原则,灵活把控
水产上治疗的大原则一般都是先杀虫,再杀真菌,再杀细菌,再解毒。再次强调:虫不杀、炎症就不会好;真菌如果不杀灭,细菌先死后真菌就会更加猛烈。当然,也有些药品,对真菌和细菌都有一定效果。比如戊二醛、聚维酮碘,这两者对真菌和细菌都能够杀灭。不管用哪种药来治疗水霉、杀灭真菌,都一定要记住用药三分毒,用药后一定要用有机酸、维C之类的解毒,以帮助动物恢复体质。先杀虫,再杀真菌,再杀细菌,再解毒,这个是大原则。
在防治的过程当中,要记住,药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防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灵活把控。举例来说,病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鱼的体质非常差,一直在死亡,这个时候就不一定要先杀虫了。应该要先解毒来恢复体质,再用杀虫剂,否则直接用杀虫剂,可能鱼就会死得更多。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有利无害的,就看你怎么用而已。
(罗后兵文/图 中国渔业报)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