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鱼诺卡氏菌病症状及其防控方法

发表时间:2025/02/16 13:38:17  来源:西南渔业网  浏览次数:206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诺卡氏菌病又叫“结节病”,是一种传染病,是一种典型危害严重的慢性细菌病,多发于海水鱼和淡水养殖的加州鲈、乌鱼等养殖品种。据了解,诺卡氏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诺卡氏菌感染在苗期或初期通常是隐性的,感染和发病过程极其漫长,通常在成鱼期才出现典型症状和显著性危害。

诺卡氏菌病的流行季节较长,从每年的4月~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月~10月,发病鱼常为1龄或2龄鱼,水温在15℃~32℃时都可流行,以水温在25℃~28℃时发病最为严重。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其病情发展缓慢,但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自然发病率可达到15%~30%,严重的达到60%以上。养殖乌鱼、加州鲈患诺卡氏菌病后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

鱼诺卡氏菌病感染在苗期和初期通常是隐形的,感染和发病过程极其漫长,只有在成鱼阶段才出现典型状况和显著危害。典型的症状是病鱼消瘦,皮肤结节和溃疡病变,鳃盖糜烂,鳃丝基部出现干酪样结节和坏死灶。内部器官呈现的是白色结节病变,初期容易于分枝杆菌(鱼结核病)和发光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或假结核病)的病变相混淆,特别是在混合感染时。白色结节通常1-2mm大小,在肾脏、脾脏和肝脏最为明显和多见。在鱼体体质好时,结节可以慢慢固化而痊愈。固化的结节呈黑色硬结(黑色素巨噬细胞聚集之故)。

感染诺卡氏菌的病鱼,初期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身体发黑、常浮于水面。随着病情逐渐加重,鱼体黑色逐渐加深或出现了白色、淡黄色结节,病灶出现溃烂出血,尾鳍也有溃烂出血,并逐渐死亡。在鳃、前肾、肝、脾、鳔等内脏组织中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出现,结节作涂片会发现大量诺卡氏菌。但也有的病鱼内部症状不明显。乌鱼和加州鲈感染该病后腹部肿大,内有少量透明至黄色液体,而且在心、卵巢、肌肉都有结节。

病鱼有时出现拖底症状,造成鱼体腹部和尾部受损溃烂,无法吃食,瘦死严重,解剖可发现各脏器均存在白点,肝肠出现白点一般认为是诺卡氏菌病,发病后期主要症状表现为鱼体内各脏器出现白色节点,这是鱼体免疫系统为了抵抗病菌进行自我保护的表现,免疫细胞对病菌进行吞噬形成节点,但是随着细菌感染到一定程度,白色节点会出现破裂,造成深度感染,诺卡氏菌病可扩散至鱼体的每一个部位,一般在养殖密度大、水体环境恶化和高温季节较易发病,脊椎骨上看到的黄色薄膜其实是附在脊椎骨外层的一种病变组织。

我国养殖鱼类诺卡氏菌病病原体仅包括两种诺卡氏菌,即主要分离自淡水鱼类的星状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和主要分离白海水鱼类的铆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

感染星状诺卡氏菌的症状可分为躯干结节型和鳃结节型。其主要症状为在躯干皮下脂肪组织及肌肉发生溃疡,形成外观形状不规则白色隆起的疖疮,剖开疖疮流出白色稍带红色的脓液,内脏器官如心脏、脾脏、肾脏及鳔处也有白色结节或于鳃丝基部形成乳白色大结节,引起鳃循环障碍后鳃丝呈苍白色。

感染鰤诺卡氏菌的病鱼起初体表无明显症状,仅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上浮水面。随着病情加重,部分鱼体表变黑或出现了白色或淡黄色结节,溃烂出血,尾鳍也有溃烂出血,并逐渐死亡。在鳃、前肾、肝、脾、鳔等内脏组织中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出现,结节作涂片会发现大量诺卡氏菌。但也有的内部症状不明显。乌鳢和虹鳟患该病腹部肿大,内有少量透明至黄色液体,而且在心、卵巢、肌肉都有结节。

一般药物想要进入节点杀灭病菌难度很大,疗效甚微。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主流做法是内服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但由于疗程较长,费用过高而难以被养殖户接受。诺卡氏菌对很多抗生素都有抗药性,但土霉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是对诺卡氏菌比较有效的抗生素。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在前期做好预防,防止诺卡氏菌的感染。

鱼类一旦发病,首先对鱼塘进行消毒,消毒药物有:

1.二氧化氯:参考用量2%左右稳定性二氧化氯0.2~0.3克/立方米。

2.复合碘溶液:稀释后全池泼洒0.1毫升/立方米

3.戊二醛:先稀释200~300倍,以戊二醛计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2~3天1次,连用2~3次。

4.苯扎氯铵:以有效成分计0.1~0.15克/立方米,2~3天1次,连用2~3 次

视病情情况可以隔3~4天再以上述消毒剂之一消毒1次。

同时给予内服下列药物之一:

1.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三黄粉口服,拌入饲料中投喂,按使用说明加倍投喂,每天1~2次,持续5~7天。视病情可内服用药一个疗程。

2.氟苯尼考+三黄散+维生C,按使用说明书,连用5天。

3.磺胺间甲嘧啶等磺胺类或恩诺沙星拌料,按饲料量的0.2%,投喂3~5天,投喂冰鲜鱼时使用效果较好。

4.罗红霉素 0.2克/公斤+维生素C0.2克/公斤,拌料投喂,连用5~7天。

另外,还可以使用市售的治疗诺卡氏菌专用药。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