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杂交鲟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一例

发表时间:2023/08/28 14:02:11  来源: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浏览次数:329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杂交鲟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一例

王西耀,欧阳月,姜蕾

(陕西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陕西 渭南 714100)

杂交鲟是由鳇鱼和鲟鱼杂交产生的品种。生存温度为1~33℃,18~25℃是生长适宜温度。秦岭蕴藏丰富的冷水资源,多年来秦岭山区群众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现已经形成一定养殖规模,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鲟鱼是其主养品种之一,由于地方偏僻、养殖密度大、技术不熟练,养殖疾病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细菌性败血症是其中常见多发病之一。

1 细菌性败血症

细菌性败血症又叫细菌性出血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病等,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属于暴发性流行疾病。其危害重,流行广,每年5—10月均可发生此病,感染鱼类品种较多,病死率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 d,短期内会造成鱼大量死亡,是水产养殖的恶性疾病。细菌性败血症的症状为体表鳍条基部充血,眼球突出,鳃丝充血、溃疡,上下颌炎性变化,腹部膨大,腹水,内脏炎症,有的鱼肛门红肿并伴有肠液溢出,病鱼在水中行动迟缓。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

2 现场诊断

2017年9月5日,秦岭某冷水鱼养殖场开始发生鱼病,每天死鱼10余尾,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不断扩大,至24日每个养殖池塘均发生鱼病,全场每天死鱼15 300 kg左右,每天经济损失5 000元以上。病鱼游动缓慢、鱼体发黑,反应迟钝,死后沉入水底。发病初期该场管理人员以为是肠炎病,用恩诺沙星拌饵投喂,使用了一个星期后,没有疗效,病情反而加重。9月26日,中心三名技术员携带快速水质检测仪、显微镜到该场进行诊断。捞起5尾病鱼进行诊断,鱼体规格30~40 cm,体质量0.5~1.0 kg。仔细观察和解剖3~4尾鱼,均有相同的症状:病鱼口腔周围、鳍条基部、肛门均充血发红,体表无寄生虫;鳃丝肿胀呈暗红色,剪取部分鳃丝制成水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未发现寄生虫。解剖后,腹腔有淡红色积水,肠道无食,有的鱼肠道积水,肝脏肿大呈灰白色并有点状白色菌斑。水质测量结果:水温18.4℃、透明度大于1 m(能看到池底)、pH值7.6、溶解氧5.5 mg/L、氨氮0.23 mg/L。经诊断初步确诊细菌性败血症是引起杂交鲟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病原为气单胞菌。

3 实验室诊断

3.1 分离纯化

中心从该渔场取三尾典型症状病鱼,无菌操作条件下,分别从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腹水等部位取样,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28℃培养24 h后,从肝脏部位分离到一个优势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继续28℃划线纯化培养24 h。

该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表现为淡黄色,圆形,略有凸起,边缘整齐,直径1.0~1.5 mm,有特殊香味。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运动性,革兰氏染色观察为阴性杆状细菌。

3.2 生化鉴定

中心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半自动细菌检定仪和ID32E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将分离菌稀释到0.5麦氏单位,加样至ID 32E,28℃培养24 h,由ATB进行读数,结果表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符合率95.5%。

3.3 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将分离菌稀释涂布平板,再将药敏纸片放在营养琼脂平板上,28℃培养24 h后,测量纸片的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对该药物的敏感性。该试验使用了盐酸多西环素等7种抗生素,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喹诺酮、庆大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青霉素、链霉素低度敏感。

4 治疗及效果

经药敏试验后,该病菌对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决定用来源方便的氟苯尼考进行治疗。以氟苯尼考拌饵投喂,每日喂一次药饵,每千克鱼10~15 mg,5日一疗程,休药期500度日。池水每天用二氧化氯消毒一次,用药量每方水1 g/m3,直至治愈。为防止病情的蔓延和传播,要求对死鱼进行无害处理,对渔具如网箱、渔网、捞海、下水裤等使用前后要消毒。用药2 d后死鱼明显减少,第5天没有死鱼,病情得以控制。

5 小结

5.1 加强管理,避免鱼类应激反应

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恶化或鱼类因应激反应体质下降时才发病。鱼类应激反应是鱼体对各种外界因子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过长或过强的应激反应会对鱼体产生危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诱发疾病。常见的应激源有:拉网捕捞、运输过程机械损伤、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水流、密度过高、鱼离开水、病原生物侵袭、饲料等。日常管理做到水质因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鱼类应激反应,保障鱼类健康生长。

5.2 科学准确用药

给鱼治病用药首先要考虑药物对疾病的疗效,这就要求诊断细菌性鱼病时一定要知道疾病是那种病菌所致,对细菌进行提取、培养,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药物。二是要考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将抗生素类药物直接投入水体杀菌。三是要考虑水产品质量安全,用药时一定将休药期告知养殖户,不可将药物残留超标的鱼出售。

5.3 日常防病建议

发现鱼病后,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菌扩散蔓延,并对使用的工具进行严格消毒。流水池塘防病用药尽量采用拌饵方式给药以达到理想效果,尽量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防病,建议使用中草药或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免疫多糖、甜菜碱、青虾素等。这样做既能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又能避免鱼体药物残留问题,还能有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