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对虾弧菌和弧菌疾病
发表时间:2021/08/16 17:46:06 来源:礼蓝水产 浏览次数:570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近几年,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对虾的弧菌疾病爆发频率越来越密、流行的范围越来越广及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虾疾病已然成为造成对虾疾病损失最主要疾病,大家对弧菌的畏惧已达到“谈弧色变”的程度。
弧菌和弧菌疾病真的如我们描述和想象的那么可怕,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和处理吗?
本文就弧菌和弧菌疾病分享一下笔者的观点和认识,希望大家对弧菌和弧菌疾病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首先,弧菌先是“菌”,然后才是“弧菌”。弧菌的第一属性是细菌,它跟其他大多数细菌一样,能分泌胞外酶对有机质进行降解,具有调水、改底、辅助消化等功能。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才表现出危害性和致病性,这时就变成我们平时所说的有害菌——“弧菌”。
并不是所有的弧菌都具有致病性。只有携带致病基因的弧菌,才具有致病性,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九十几种弧菌,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携带致病基因。
大部分致病性弧菌为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弧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天气变化、水质恶化,虾体健康特别是肝胰腺健康出现问题时,它才表现出危害性和致病性,对对虾造成疾病和伤害。
弧菌也是池塘微生态系统重要一员。我们人为把细菌区分成“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其实在自然界或生物界并不以好坏来评判菌的性质,其讲究“平衡性”和“多样性”,每种生物(包括细菌)均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自然界普遍存在弧菌,难以被彻底清除。弧菌普遍存在于水、泥、空气、食物中,其很难被彻底清除。
弧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一般在高温、水质恶化(如氨氮、亚硝酸盐高)时,容易爆发弧菌和弧菌疾病。这说明弧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和抗逆力,相比其它菌群有更强的适应性。
弧菌是由内而外的杀死对虾。这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最关键一点,弧菌在养殖环境恶化时开始大量生长繁殖,然后随着水或饵料通过口进入胃,再从胃(或消化道)进入肝胰腺,利用肝胰腺里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进行种群快速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破坏肝胰腺细胞,肝胰腺发生免疫应答和病变,对虾表现出弧菌感染的症状,肝胰腺进一步病变直至坏死,最后对虾死亡。所以对虾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对虾肝胰腺的坏死。
总结以上几点,我们实际养殖生产中,彻底的清除弧菌是很难做到、不可行的,也没有必要。只要我们保持虾体特别是肝胰腺的健康,水体或消化道中有适量的弧菌,并不会对对虾造成危害,也不会影响对虾的活力和摄食情况。
弧菌和弧菌疾病真的如我们描述和想象的那么可怕,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和处理吗?
本文就弧菌和弧菌疾病分享一下笔者的观点和认识,希望大家对弧菌和弧菌疾病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首先,弧菌先是“菌”,然后才是“弧菌”。弧菌的第一属性是细菌,它跟其他大多数细菌一样,能分泌胞外酶对有机质进行降解,具有调水、改底、辅助消化等功能。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才表现出危害性和致病性,这时就变成我们平时所说的有害菌——“弧菌”。
并不是所有的弧菌都具有致病性。只有携带致病基因的弧菌,才具有致病性,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九十几种弧菌,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携带致病基因。
大部分致病性弧菌为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弧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天气变化、水质恶化,虾体健康特别是肝胰腺健康出现问题时,它才表现出危害性和致病性,对对虾造成疾病和伤害。
弧菌也是池塘微生态系统重要一员。我们人为把细菌区分成“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类,其实在自然界或生物界并不以好坏来评判菌的性质,其讲究“平衡性”和“多样性”,每种生物(包括细菌)均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存在的价值。
自然界普遍存在弧菌,难以被彻底清除。弧菌普遍存在于水、泥、空气、食物中,其很难被彻底清除。
弧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一般在高温、水质恶化(如氨氮、亚硝酸盐高)时,容易爆发弧菌和弧菌疾病。这说明弧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力和抗逆力,相比其它菌群有更强的适应性。
弧菌是由内而外的杀死对虾。这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最关键一点,弧菌在养殖环境恶化时开始大量生长繁殖,然后随着水或饵料通过口进入胃,再从胃(或消化道)进入肝胰腺,利用肝胰腺里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进行种群快速生长繁殖,同时释放毒素破坏肝胰腺细胞,肝胰腺发生免疫应答和病变,对虾表现出弧菌感染的症状,肝胰腺进一步病变直至坏死,最后对虾死亡。所以对虾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对虾肝胰腺的坏死。
总结以上几点,我们实际养殖生产中,彻底的清除弧菌是很难做到、不可行的,也没有必要。只要我们保持虾体特别是肝胰腺的健康,水体或消化道中有适量的弧菌,并不会对对虾造成危害,也不会影响对虾的活力和摄食情况。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上一篇:处理不同养殖品种烂身的病因差异大
下一篇:鱼类诺卡氏菌病的治疗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