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肌肉出血病的诊疗一例

发表时间:2024/12/14 19:30:38  来源:科学养鱼 2020年9期  作者:张超  浏览次数:25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2019年4月上旬,某养殖场草鱼苗种出现了以肌肉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死亡,笔者通过现场调查、鱼体剖检、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对该病例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现场调查

池塘单养,鱼种规格20 厘米左右,亩放养量为1 000 尾左右;pH、氨氮和亚硝酸盐均正常,配有增氧机,排灌水方便。苗种为3月初异地购入,发病前1周连续3天气温骤升,有“倒藻”现象出现;放养后没有用药。

二、临床诊断

1.寄生虫检查 鳃部、体表、肠道等组织器官目检和镜检后未发现寄生虫。

2.剖检 取濒死病鱼进行剖检,发现肌肉出血、鳍条基部出血、口腔广泛性点状出血,脾脏瘀血、肿大,呈酱紫色,肾脏和肝脏充血肿大,肠壁点状出血,鳔出血。

3.病原检测 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PCR检测为阴性。无菌条件下取肝、肾、脾、脑等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仅获得1 株细菌。用16S rDNA 通用引物进行PCR 扩增、测序,通过NCBI-Blast 同源性比对,发现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的同源性达99%,结合回归感染实验,判定该病例的主要致病菌为鲁氏耶尔森菌。

4.药敏实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水产常用抗菌药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均较为敏感。

三、治疗

1.内服 恩诺沙星拌料投喂,每天30 毫克/千克鱼体重,分两次投喂,连用5天。

2.全池泼洒 用聚维酮碘1 克/米3全池遍洒,隔1天用1次,连用两次。

用药前池塘已加注新水,用药后当天漫游病鱼明显减少,3 天后鱼行为基本正常,未出现死鱼。

四、总结

该草鱼病例的典型症状为肌肉出血,发病水温为17~22℃,疑似肌肉出血型草鱼出血病,但是流行病学特点与草鱼出血病不符,草鱼呼肠孤病毒三重PCR 检测也排除了病毒感染的可能,亦未见明显的寄生虫侵袭。从病鱼的脑、肝、肾、脾等组织器官中均分离到单一的菌落特征相同的菌株,结合16S rDNA 和回归感染实验,判定该病的致病菌为鲁氏耶尔森菌。

鲁氏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冷水性鲑鳟鱼类为易感品种,典型症状为肠炎和“红嘴”,常引起重大经济损失。20世纪50年代首次分离自美国爱达荷州的养殖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养殖鱼类主要病原菌之一,引起草鱼发病的病例鲜见报道。该病例症状与肌肉出血性草鱼出血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典型区别为前者肌肉成暗红色,后者为鲜红色,应注意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该病例诱发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运输,二是“倒藻”。运输或转塘往往会对鱼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要注意放养前后的消毒,下塘后7日内做好巡塘管理,做到对病害的“早发现、早治疗”。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有时出现持续几天的高温现象,若池塘水质过肥,可能会出现“倒藻”现象,水质发生急剧恶化,造成疾病突发。鲁氏耶尔森菌和气单胞菌属的其他常见致病菌一样,是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之一,具有典型的条件致病性,发病早期采用外泼消毒剂和内服敏感抗菌药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生产上应以防控为主,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体养护,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该病的发生。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