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4/04/27 23:12:31  来源: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2期  浏览次数:521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徐东日 吴苏敏 胡文娟 李莲芳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39)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 s C et V)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草鱼出血病1970年首先在湖北黄破县摄口水产养殖场发现,流行于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河南、河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养殖地区,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1],因此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成为我国水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

1.1 草鱼出血病的发病时间

根据病毒的形态和理化特性,将其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 of grass carp GCRV),该病毒隶属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idae),是中国分离的第一种鱼类病毒。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约需4~15 d,一般7~10 d,其病程有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水温25~30℃时最为流行,死亡率高,高密度饲养的鱼种池危害更甚,常发生患病的草鱼全军覆没。

陈艳[2]对天津、江西、广西、安徽、福建、重庆等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平均死亡率的峰值在一年中发生二次,分布于七月和九月,同文献曾报道的六月下旬和九月中旬时间基本吻合。同一种疾病的流行特征在不同的地区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受自然因素等影响,又往往有其各自的特点,单独拿出任何一个省可能并不符合这个规律。同时,同地方的同一疾病,其在不同年代的流行强度、流行特征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还需要各地根据自己地方的特点,总结出各地的规律。

1.2 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症状

病鱼的主要症状是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故以症状定名为草鱼出血症。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将该病的症状分为3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不糜烂,具有光泽,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中比较常见。二是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处明显充血,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或块状出血,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局部点状出血,一般在较大以上的草鱼种中比较多见。三是肠炎型,病鱼体表及肌肉的充血现象均不太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有时有点状充血,各种规格的草鱼种中都可遇见。这三种类型的症状,不能截然分开,很多是三种症状同时出现,混杂在一起。

2 草鱼出血病的一般发病环境

草鱼出血病的一般发病环境为:

(1)池塘老化,淤泥较多,病原微生物较多,同时残渣剩饵较多,导致水质恶化。

(2)鱼种下塘前没有消毒处理,鱼体带有致病菌。

(3)在出现赤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病情恶化。

3 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3.1 草鱼出血病的疫苗防治研究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危害很大,感染此病后,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高可达60%~80%。而免疫预防是该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因此疫苗研制对该病的防治意义重大[3]。有研究表明,防治草鱼出血病疫苗之一的“草鱼冻干细胞弱毒疫苗”,预防草鱼出血病的发生效果明显,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且免疫产生期快,免疫期长,使用安全,无副作用。草鱼免疫后的第二天开始产生免疫力,第七天达到高峰。经一次注射免疫,有效期长达15个月。

表1 是几种草鱼出血病毒疫苗的优缺点比较[4、5、6]。鉴于此,基因疫苗以其抗原性强、保护时间长、改造方便、制备和运输方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种全新的免疫方式。

表1 草鱼出血病毒疫苗的优缺点比较

3.2 草鱼出血病的中草药防治研究

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以及性能多样化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开发和利用中草药不仅解决了抗生素及其替代品不能解决的药物残留问题,而且能显著提高我国渔业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应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并总结筛选出许多在生产应用中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7、8]。

周正度[9]报道中药方剂“鱼康灵”可防治草鱼出血病,菊花、金银花、黄柏、青木香、樟脑、苦参、食盐合剂煎汁后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类出血、烂鳃、肠炎并发症。姜德山和李丙文[10]以清瘟败毒饮治疗草鱼出血病,按鱼体重的0.3%做成药饵喂服,5d 后未见死鱼,至出塘未见复发。

中草药虽然在防治鱼病方面有一定的功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偏方;

(2)配方不合理;

(3)加工工艺落后;

(4)理论研究较少;

(5)缺少专业用语;

(6)药效慢、使用麻烦和某些原材料价格偏高等。因此,充分发挥中草药在防治鱼病方面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3.3 草鱼出血病的干扰素防治研究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功能调节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是现代生物学、医学等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但目前对IFN的研究主要见诸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就低等动物的鱼类研究尚处起步阶段[11]。

苏建明等[12]采用显微注射法将人A-干扰素抗病基因转移到草鱼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群体,通过PCR 及Southern 杂交对转基因草鱼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以进一步验证外源人A-干扰素是否整合入草鱼基因组,结果表明,外源人A-干扰素抗病基因已整合入草鱼基因组中。采用腹腔注射法,对转基因鱼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接种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鱼比对照组的抗病毒能力有显著提高。贾方钧等[13]对人工诱导的鲫鱼干扰素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鲫鱼干扰素确能有效防治草鱼出血病。腹腔注射和药浴浸泡两种途径均有一定效果。

干扰素虽然对草鱼出血病病原具有较强的免疫效价,但是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也必须采取注射法进行接种,所以,目前也没有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3.4 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环境控制

研究表明,影响草鱼免疫应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 值、溶解氧、养殖密度等。可行的方法包括做好环境控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浓度为20.0×10-6的生石灰或浓度为1.0×10-6的漂白粉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引进鱼种,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进行水体全面消毒处理。

王文博等[14]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构建组间差异,模拟养殖过程中草鱼所面临的拥挤胁迫,结果表明,高密度组(80.0×10-3)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在胁迫后开始升高,并于14d 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呈倒“U”型趋势。董天红等[15]研究了pH 值对草鱼血液吞噬活力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弱碱性(pH 值7.5)的水体能够较大强度地发挥草鱼免疫系统的功能,抵御外来抗原的侵袭,减少鱼病的发生。

通过改善养殖草鱼水体环境来调节草鱼的免疫功能,可以促使草鱼提高对出血病的免疫能力,但对养殖水体的宏观调控也是比较难操作的。

4 总结与展望

草鱼出血病病原主要侵染在草鱼的活组织细胞中而致病。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则因为药物难以渗入到病毒所感染的组织细胞或渗入的含量很低而达不到杀灭病毒的药量,疗效不明显。目前人们还没有研制出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病毒的药物。目前所采用的只是一些被动防御措施;或加强机体的免疫防护功能;或创造不利于病毒快速增殖的寄宿内环境。

草鱼出血病的疫苗防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对草鱼出血病病毒各地流行株的免疫原性尚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因而尚未制备出能广泛使用的鱼用疫苗,并且各种疫苗都存在一定的缺点。

关于草鱼出血病的中草药防治,虽然在防治鱼病方面有一定的功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干扰素是至今发现的最为理想的一种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质,目前研究较为活跃,在人及高等脊椎动物中已有大量的研究和研制,部分已形成商品化生产。但鱼类干扰素的研究较少。

另外,通过环境控制来防治草鱼出血病,其现实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成合力防治草鱼出血病,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产前各项环节的预防措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抑制该病的发生。

[1]毛树坚,邵建忠,杭绮,等.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J].水产学报,1989,13(1):1-4.

[2]陈艳.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水产,2005,4(4):48-49.

[3]王方华,李安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研究进展[J].南方水产,2006,2(3):66-71.

[4]许淑英,李焕林,郑国成,等.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J].水产学报,1994,18(2):110-115.

[5]姜勋平.基因免疫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

[6]巩华,黄志斌.水产疫苗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J].海洋与渔业,2010(1):43-47.

[7]江河,戚少燕,陈宇,等.特异化饵料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76-677.

[8]汪长友.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J].水产养殖,2003,24(1):44-46.

[9]周正度.中草药防治鳖(鱼)病前景广阔[J].中国水产,1999,4(5):28-29.

[10]姜德山,李丙文.中草药治疗草鱼出血病[J].中兽医学杂志,2003,(1):23.

[11]马贵华,陈道印,刘六英等.草鱼出血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8,35(1):45-49.

[12]苏建明,章怀云,张学文,等.转Hu-IFN-A 基因草鱼的分子验证及抗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412-414.

[13]邵健忠,钱凯先,项黎新,等.病毒诱导草鱼产生干扰素活性因子的研究[J].病毒学报,1998,14(4):346-351.

[14]王文博,李爱华,汪建国,等.拥挤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4,28(2):139-144.

[15]董天红,史增奎,赵润朝.pH 值对草鱼白细胞吞噬力影响的研究[J].河北渔业,2005(3):3-5,18.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