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病原及规律和综合防治

发表时间:2023/10/31 16:56:50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1期  作者:李晓玉 张丽慧  浏览次数:450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草鱼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好,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但是草鱼出血病是病毒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药物治疗很难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免疫预防是最理想、最安全的预防措施。新养鱼户对该病多缺乏了解,警觉性不高,易致该病发生。老养鱼户多防治手段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损失甚至重大损失仍时有发生。

一、病原及规律

草鱼出血症是中国分离的第一种鱼类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长,每年6月下旬至9月底是主要流行季节,高峰在8月,9月底以后随着水温的降低,发病会逐渐减轻直到消失,高温后突遇暴雨,此病会暴发。6月到7月份主要是危害二龄草鱼,8月到9月份是当年草鱼出血病发病高峰期。水温26~30℃时最为流行;死亡率高,高密度饲养的鱼种池危害更甚,常发生全塘覆没,对提高淡水鱼产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二、症状

病鱼主要是充血。外部症状一般微带红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部分病鱼口腔、下颚、鳃盖、鳍条基部也表现出血。将病鱼皮肤剥开,肌肉有的显示点状或块状出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现象,鳃部贫血,出现“白鳃”,也可能出现鳃瓣呈斑状充血,但有的病鱼鳃部无此症状。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以分为“红肌肉型”、“红鳃红鳃盖型”、“肠炎型”三种类型

红肌肉型:病鱼肌肉斑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重症者全身肌肉出血并呈现鲜红色,鳃丝出血或呈灰白色。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7~10cm)比较常见。

红鳃和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条、头部、口腔、眼腔等表现明显充血并呈现紫红色。眼球突出。有时鳞片下也有充血现象,但肌肉充血不明显或仅局部表现点状充血,这种类型一般在较大的草鱼种(13cm以上)比较常见。

肠炎型:其特点是体表和肌肉充血现象不太明显,但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部分呈红色,肠系膜、脂肪、鳔壁有时有点状充血。这种症状在大小草鱼种中都可遇见。

以上三种类型的症状,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可两种类型,甚至三种类型都表现出来,呈混杂出现。

三、防治对策

1.干塘后清除池底表层淤泥,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条件充许可干塘曝晒半个月为佳。

2.鱼种在放养时要用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放养密度应控制在800尾/亩以下。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池水透明度大于30cm,保持优良水质,投喂营养丰富,全价的配合饲料,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在饲养期间,每月施用生石灰一次,维持pH值在7以上。

4.用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注射或浸浴鱼体,使鱼获得免疫力。给鱼种注射灭活疫苗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对出血病的免疫力至少可维持14个月以上。

5.发病期间,全池均匀泼洒强氯精,连续3天,每天1次,每立方水体用药0.4~0.5g。内服: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等中药及0.5kg食盐拌饲投喂5~7天

6.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将带有病毒的鱼苗、鱼种输出及运入。

7.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夜,与饲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接着再全池遍洒敌菌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6g;或每立方米用硫酸铜0.7g,连续施药二天。

采用生态防病养殖法,着重通过种、饵、管三方面,改密养为稀养,改单季为双季育种法,可以减少出血病的发生。

(通联:274200,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技术站)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