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体的深浅与水体对流和水温分层的关系:水深不一定就好,水浅不一定就不好

发表时间:2018/09/13 19:32:45  作者:刘文俊  浏览次数:625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塘人工养殖鱼类,就池塘水体相比于河湖和水库来说是小水体,但因人工养殖鱼类追求的是产出比效益,加上小水体易变化无常之故,从而更加的要求我们需要重视和认真对待池塘养殖的相关问题,特别是"水"的问题尤为重要,否则,养殖效益往往等于零。

1.养鱼池塘是深水好还是浅一点的水好?

当然,大家大多数都会说深水当然好得多。其实,任何一个事情都有两面性,水深不一定就好,只能说没坏处。水浅不一定就不好,只能说没好处。

深水

水深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水体容量,若溶氧有保障、水温分层能有效避免,是可以提高产量或载鱼量的。从透明度的角度来讲,若无增氧或搅水机械等设施配套,1.5~2米以下的水体基本就已经达到了溶氧补偿深度的限值,即在此深度以下的光合作用基本就没有了,此深度以下的水体基本上处于低氧状态,更深处甚至是无氧情形。

冬天水深是有好处的,深水的底层水域在冬天能起到保温作用,夏天的深水的底层水域也能起到降温作用。但是,大水面(水库、河道)的溶氧补偿深度会比池塘大很多,这点要注意区分。

浅水

相对于深水来说,水浅的弊端大于深水,水浅的水体最明显的是产量不高或载鱼量不大,水体的平衡系统容易被破坏,在复天热天时,因光线强度大,水温会急剧升高甚至引起鱼儿不适(中暑)。

当然,浅水也不是一无是处,苗种池适宜于(一定适度的)浅水。另外,除了在热天和冷天以外,在春天和秋末时,还应把水的深度适当的降一下,利用"浅水升温"的道理来人为的提升水温,以利于鱼儿在春天早开食多吃食,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末时段,让鱼儿多吃料强健体质迎接寒冬的到来。

2.池水深度差异对鱼的影响

池水超过3米时,一般情况下因光照不足或无光,产氧功能不足或缺失,底层多为溶氧不足,当溶氧处于低限极值时,鱼一般不会在底层活动。

当水深达4米及以上时,基本上水体浪费很大,表层和底层水温相差也巨大,底层缺氧甚至寡氧(无氧),底层少有鱼类活动,似冰火两重天,故而,过度深水塘的鱼产量不一定比适度水深(2-3米)塘的鱼产量高。

养鱼水域水的深度以2-3米为最佳,至少1.5米。但是,当水深2-2.5米时,因水深1米处和2米处溶氧度大多相差一半,须增氧机搅水才能混合水体达到均衡溶氧的状态才有宜于鱼类生长。

水深1米时,原则上须微流水养殖,否则,产量不会很高。

3.水的密度特性

在一个整体的水体中,整个水域的密度是不一致的。据测定,在水温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

在冬天,水面的温度大多低于底层的水温,再向下层水体时水的温度会逐渐增加,然后一般会稳定到4摄氏度左右。因为水温在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上层水的密度一般都很小,密度大的当然就会沉在下面。与此相反,在夏天,水面的温度肯定高于底层的水温,越向下层水体时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水温越低的水其密度越大也才会下沉

因此,根据水在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的特性,鱼儿在夏天避暑(上暖下凉)冬天防寒(上冷下暖)时将水体尽量加深水位是有益的。

4.水体对流和水温分层

根据水的密度特性,可知:

密度大的水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往下渗透,而如果下层比重轻的水也会往上对流,这就是水体对流,又称为密度流。

如果底层或中层的水温低密度大,并保持一定的恒定,则上、下水体对流会减弱或停滞,这就是水温分层。

5.水的密度与季节

高温季节水温分层犹为明显,上、下层水温温差极大,因光照强弱明显,底层水体因光合作用不强,底层溶氧量微乎其微。同时,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在昼夜间变化也较大,晚上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底层水降温幅度减弱,夜间水体上层水温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但密度同时也增大,从而产生密度流即上下层水体对流

随着入夜时间的推移,就会拉大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一旦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产生水温分层。中、下层水体溶氧慢慢补充,而上层溶氧则逐渐下降,一般到凌晨时会降到最低水平,又因夜间基本上没有补氧来源,底层水体溶氧则更加欠缺,因而最易形成缺氧状况。

在渔业生产中,经常遇到持续的旱热天或天气突变时,最易造成池塘缺氧泛塘,原因即在于此:水体对流>>>水温分层。因此,在夏热时节,晚上要多开增氧机图的就是打破水的分层,促进溶氧融合。

在施药时,当高温季节的晴天延续时,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本身就大,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水温分层,如果水温分层在1米深时,那么原来按2米水深算的用药量实际只使用的水深不到2米,表示实际受药水体的用药量变相加大了,死鱼的风险当然就产生了。

我们对于同是一口池塘,不同的是用了两次药,其水深也是一样,用药的药品并且药量也是一样,但两次用药后的效果有时并不一样。可能治病效果差异很大,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药害事故把鱼也杀死了,这也可能就是水温分层的缘故

还有一个现象,有时还出现了用药后只死水上层或上、中层的花白鲢鱼,而底层鱼不死的现象,这也可能仍是水温分层的缘故

低温时节,因水体上、下层温差不大,就不易产生水温分层,加上鱼的新陈代谢降缓,水体缺氧状况在冬天也就当然很少发生了。但是,如果水太浅时又在寒冷低温极端天气下,容易将鱼冻伤

因此,养鱼户应该掌握水体对流和水温分层的规律,适度调节水的深浅来确保渔业生产顺利进行。

(刘文俊 2016-09-28)

另请参考:

鱼池多深才适合?水的深度与温跃层有关!

水产养殖与水温变化规律

解析水体分层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