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水体环境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及对策: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对水质影响大
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敬请关注!
在淡水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水是鱼类及其他养殖生物的生存介质,水为这些生物提供了一个立体生存、生活、繁衍的空间。当然,不同的鱼类对水环境的一些理化因素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所以,了解养殖鱼类对水环境的要求以及水体中多种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制约的关系,有助于在养鱼技术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在养殖鱼类的水环境中,对鱼类影响最主要的理化因素包括:水温、溶解氧、透明度、氨氮及适量的溶解盐类等。淡水养殖水体环境的指标主要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三大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说的是水体的环境指标,但也包含水质的指标。
一、物理指标
养鱼用水的诸多物理性质中,对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水温和透明度。
(一)水温。
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长。通常鱼体温度与水温之间的温差在±1℃。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
水温对鱼类的影响: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不同种类的鱼类都有自身适温范围。在最适温度范围,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在不适宜温度条件下。鱼类不仅生长受到影响,还会出现异常反应,甚至死亡。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快。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鲤、草、鲢、鳙、鲫鱼的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上述鱼类在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摄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时,会停止摄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
水温对池水中溶解氧的影响:养殖池塘水环境中的溶氧量,在某些条件下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具有耗氧因子的作用增强,因而出现了池塘缺氧现象的发生,这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
水温对池塘物质循环的影响:水温直接影响池水环境中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一方面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的作用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使池中各种饵料生物加速繁殖。
水温的变化特点:地表水体的水温随季节与气温变化而变化,一天之内,一般在日出之前水温最低,下午2-3时水温最高。一年之内,一般1-2月份水温最低,7-8月份水温最高。在夏季高温季节,2-3m深的水体,上、下层的水温一般相差2℃左右;较深的水库、湖泊,超过10m的水深,上、下层水温温差很大大。
水温对鱼类健康状况的影响:水温的变化与鱼类病害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水温升高的情况下,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从而易导致疾病流行。比如草鱼出血病一般发生在温度升高时期。在高温季节,池水中有机物分解的速率加快、水中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的代谢速率也加快,大量繁殖,恶化水质和底质,易导致鱼类多种疾病发生。较低温度也能诱发一些鱼类的病害,比如水霉病和小瓜虫病,均在早春水温较低时流行。
(二)透明度。
透明度表示光透入水中的程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主要随水的混浊度而改变。混浊度是水中混有各种微细物质(包括浮游生物)所造成混浊的程度。在正常天气时池水中泥沙等物质不多。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拿一个直径25cm的黑白相同的圆盘,从表层水向下沉,注视着它,直至看不见为止,记录圆盘下沉的深度,这就是水的透明度。
影响透明度的因素: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主要随养殖水体的混浊度改变。混浊度是指水中混有各种微细的颗粒和浮游生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夏季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使透明度变小;冬季天气转冷,水温下降,浮游生物大部分死亡、沉底,因而透明度增大。水体的底质状况也能影响到透明度,水浅而底质又多淤泥的水体较混浊,透明度较小;水底底质硬或有较多的贝壳、石砾,则水质较清,透明度较大。此外,刮风、降水和水的流动速度也影响到水体的混浊度和透明度。浅水湖泊、水库以及水流缓慢的小型河流,水中含有的泥沙等物质不多,其透明度主要受浮游生物密度的影响。
透明度的作用:对鱼类养殖水体而言,透明度的大小,可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的多少和水质肥瘦的程度。因此,透明度是水质中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如池塘水,透明度在20-40cm,水中浮游生物通常较丰富,有利于鲢、鱼庸鱼生长;透明度大于这一范围,则表示水较瘦,浮游生物量较少,对鲢、鱼庸鱼生长不利;透明度低于20cm,则显示水质过肥,需要加注新水。养鱼水体一般要求透明度在30cm左右。
透明度的高低,可以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度。一般说来,肥水的透明度在20~40cm之间,水中浮游生物量较丰富,有利于鲢、鳙等鱼类的生长。透明度小于20cm,表明池水过肥,又常常是蓝藻过多的表现。透明度大于40cm,表明池水较瘦,浮游生物量较小。可根据透明度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施肥。
二、化学指标
在养鱼用水中,对鱼关系最密切的化学性质是溶解气体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和有机盐类。
(一)溶解氧。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故水中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新陈代谢。池水中溶氧的来源90%以上是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少部分源于大气的溶解作用。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温、时间、气压、风力、流动等因素有关。水温升高时,鱼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频率加快,耗氧量增大,水中的溶解氧就会减少。
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光线强弱的影响,池中的溶解氧也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一般晴天比阴天的溶解氧高。晴天下午的含氧量最高,上层池水的溶氧呈饱和状态。黎明前含氧量最低,这时无增氧设备的中等产量的池塘一般都有浮头现象。在低气压、无风浪、水不流动时的溶解氧较低;在气压高、有风浪、水流动时的溶解氧较高。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少比如低于3mg/L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死亡。
(二)有机物耗氧量。
水中有机物质多,池塘生产力也高,但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氧,比如有机质多,则易使池水缺氧,恶化水质。因此必须掌握合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饲养鲢、鳙较多的池塘,有机物耗氧量以20~35mg/L较适宜,这是肥水的重要指标,超过40mg/L,表示有机物含量已过高,就应停止施肥,并添加新水,改善水质。
(三)酸碱度。
水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pH值为7时表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酸碱度不但可以表示氢离子的浓度,也可间接表示水中二氧化碳、溶解氧和溶解盐类的状态。一般鱼类都喜欢生活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中,酸性和碱性太强都不适合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适合鱼类的pH值为6~9,最适宜pH值为6.5~8.5,pH值的安全范围为5~9.5。
水体中的pH值相当于水质的“试毒针”,这是因为pH值不仅是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还关系到水体的其它指标,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不利于淡水养殖的进行。酸性可使鱼类血液的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缺氧,使鱼生长受抑制。水碱性过强,会腐蚀鱼类鳃组织和表面组织。
pH值的变化不仅对水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水体中的水生物意义重大,但其又是极易产生变化,水体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相应的化学反应都能导致水体pH值发生一定的变化。当pH值升高时,则表示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过高,一般是由于水中的植物过多,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太强。当水体pH值下降时,则与此相反。
(四)有毒、有害物质。
水体中一般存在着诸如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等化学物质。养鱼用水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它们均涉及在水中溶氧不足时发生,因此,平时重视加强增氧可免于产生。
(1)氨态氮:
水体中氨氮是以非离子氨(NH3)和铵离子(NH2)两种形式存在。离子态氨氮与非离子态氨氮这两种形式在水体中可以互相转化,所以,水中氮化合物的多少,可作为水体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或者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水生动物代谢终产物一般是以氨的状态排出,淡水鱼类也是如此。池水中氨的含量较低,水生生物和鱼类排泄的氨被大量池水稀释,同时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硝酸盐,因此不会对鱼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缺氧的情况下,氨就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鱼类中毒,减少摄食,生长缓慢,高浓度时会造成鱼类死亡。养鱼密度太大时,氨的浓度就高,所以氨成为限制放养密度因素之一。
氨氮是游离氨和离子铵的合称。氨氮主要来自于水体中的营养物,比如肥料和饲料、排泄物,以及当水体的温度、盐度和pH值升高时。底层有机物的分解,一般来说水体生态中氨氮浓度与饲料蛋白含量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何精养池中常发生“富氮”有害现象的原因。
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或水质老化、水体底层缺氧严重以及水体有着较高的pH值时,就会使水体中的氨氮增加,出现氨氮中毒的现象,轻者抑制鱼类排泄,降低鱼虾类血液载氧和免疫力,重者将引起鱼类中毒,导致鱼群呼吸困难,甚至衰竭死亡。
(2)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经细菌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铵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故亚硝基态氮极不稳定。它在微生物作用下,在氧气充足时,可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在缺氧时转为毒性强的氨氮。
亚硝酸盐的存在对鱼有直接的毒性,尤其冰下缺氧的越冬池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症。一般养殖密度过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过高也是影响淡水养殖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引起鱼类暴发性疾病的发生,也必须加以重视。淡水养殖中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应在0.1mg/L以下,而有关淡水养殖的规程也规定了淡水养殖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不能超过0.20mg/L。
水体中由于换水不及时、排污不彻底、氧气不足而造成的水体亚硝酸盐含量高,这部分的亚硝酸盐主要来自老化的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密度过大的投饵量、水质浑浊的水源、过量使用的消毒药剂等,严重时将引起水产品亚硝酸盐中毒,从而使鱼群虾类出现各种爆发性病变,甚至引起水生物肝脏异化,进而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
(3)硫化氢:
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形成的,或是在富含硫酸盐的水中,在硫酸盐细菌的作用下,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然后生成硫化氢。在杂草、残饵堆积过厚的老塘,常有硫化氢产生。它的积累会使鱼中毒,致使鱼类窒息死亡,并且能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养鱼水中有硫化氢产生也是水底缺氧的标志。氨态氮和硫化氢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凡有以上两种臭味的池塘,就要立即采取措施改良水质。
《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的硫化氢含量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淡水养殖中水体的硫化氢含量度不能超过0.1mg/L,而其中虾蟹育苗水体中的硫化氢标准更高,应严格低于0.05mg/L。
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来源于硫化物在缺氧时的还原菌作用和有机硫化物的异氧菌作用,即由硫酸盐和饵料、排泄物的分解产生。当水体中的污泥、残饵、排泄物堆积过多以及水体pH值较低时就易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当池内的鱼群产生硫化氢中毒时,将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体力下降、呼吸困难甚至衰竭。
三、生物指标
在养鱼的水环境中,生物因素与鱼类养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养鱼水环境的生物除鱼类外,还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其它水生生物,主要包括高等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附生藻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这些水生生物在同一养鱼环境中,或在不同的养鱼水环境中,种类、数量可能差异很大,其对养鱼水环境产生不同的作用。但总体来说,它们中的许多种类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是鱼类的重要生态条件。有些种类可能对养鱼是不利的,或者和鱼类争夺营养,或者直接危害饲养鱼类,或者引起水质变坏等。鱼类养殖生产中,控制有害生物,维护有益生物,是改善养殖鱼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管理技术内容。
(一)微生物。
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而以细菌最重要。池塘中细菌的数量很大,每毫升水中含数万至数百万个不等。它们不仅在池塘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水生动物和鱼类的重要天然饵料,能被鲢、鳙等滤食性鱼类直接摄食。有机碎屑表面有密度极大的细菌,鱼类摄食有机碎屑时也就吞进了大量富有营养价值的细菌。
微生物对饲养鱼类除了有益的一面外,也有有害的一面:有些种类在缺氧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还原性的有害物质,使水质变坏;有些种类则会引起鱼病,造成鱼类死亡。因此,提高溶氧量,中和酸度,防止池水被有机物污染等措施,是促使有益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发生的有效措施。
(二)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养殖鱼类的幼鱼和鲢、鳙等成鱼的主要食物。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不仅是鲢鱼、罗非鱼的直接饵料,是水体生产力的基础,同时还是水中溶氧主要的制造者。浮游动物不仅是鳙鱼的主要饵料,而更重要的它是一切幼鱼的佳肴。浮游生物的多少就代表着对鲢、鳙、罗非鱼等肥水性鱼类的供饵能力,直接影响其产量。
池塘浮游生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早春硅藻大量出现;夏季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达到最高峰,特别是绿藻、蓝藻大量繁殖;秋季浮游生物数量逐渐降低,绿藻、蓝藻数量有所下降,硅藻、甲藻等数量上升;冬季浮游生物数量和种类均大大减少,在池塘冰封的情况下繁殖着少量的硅藻和桡足类。由于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不同的色素,当浮游植物繁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便使池水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浓度。因此,有经验的人常根据池水的水色及其变化判断池水的肥瘦和好坏,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高等水生植物。
池塘中的高等水生植物有芦苇、浮萍、轮叶黑藻等。在鱼池特别是鱼苗池中,一般是不让高等水生植物繁殖的。因为它们能吸收水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遮蔽阳光或妨碍通风,而影响主要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也影响池塘的温度和溶氧状况。因此,对于池塘中繁殖的高等水生植物,一般须加以清除,在池塘中种植水草饲养草食鱼类者除外。
(四)底栖动物。
池塘中的底栖动物主要有昆虫及其幼虫(比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水蚯蚓、螺、蚌等。它们大都是青鱼、鲤鱼等杂食性偏动物性鱼类的天然饵料。在池塘中具有一定的底栖生物量,但与浮游生物比较,则其对池塘生产力的影响就相差甚远。一些对鱼苗有害的昆虫比如龙鲺幼虫、红娘华、蜻蜒幼虫等须清除。
(五)鱼类。
多种鱼类共同栖息于同一水体,有的相互有利,有的存在生存竞争。比如草鱼、鲂鱼吃草,粪便培养浮游生物,可作鲢、鳙鱼的饵料。鲢、鳙鱼摄食浮游生物和细菌,使水质变清,又有利草、鲂鱼生活。鲤、鲫、罗非鱼等摄食有机碎屑,可改善水质。所以,把这些鱼混养在同一水体,创造相互有利的环境条件,使鱼池成为合理的、有效的生态系统。
有些鱼之间存在着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比如鳜、鲶、鳢等肉食性鱼类,量大可能危及养殖鱼种。麦穗鱼、白条鱼(又称白䱗,俗称䱗子、鲹子)等小杂鱼既可被大型凶猛鱼类吞食,又可危害鱼苗鱼种并争食耗料。因此,可以适当套养小型肉食性鱼类以消灭小杂鱼,保障主养鱼类的正常生长。
四、水质的好坏对淡水养殖的影响和对策
(一)前期防范,对症下药。
在进行淡水养殖前就要进行前期的防范工作,根据观察到的水色和测定的水质理化指标对症下药。水体的颜色通常可以直观的反映水体的质量,常见优良水色比如茶褐色、黄绿色、淡绿色、翠绿色等,常见不良水色比如白浊水、清色水、浑浊水、油污浮沫水、暗绿色及墨绿色、黑褐色及酱油色水。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通过水质检验设备对水质理化指标进行详细的测定,使用设备对水体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pH值等的测定有利于对水质进行科学的调整。
(二)定期保养,改良水质。
在淡水养殖开始后要注重定期的保养,在合适的时候注水和增氧。一般鱼类生长旺季要增加注水次数,每月至少一次的注水将补充水中溶氧量的含量,从而有效改善水质。另外,定期的翻动水底淤泥、合理增施肥料或生石灰、定期清除塘中残饵、水草、排泄物等污物,可以保持水体清洁卫生。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变化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水质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防微杜渐,保证水体的营养丰富、水肥而不浊,从而实现健康养殖。
五、总结
水体的质量关系到淡水养殖的效益和质量,并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安全和健康生活。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水体中的各项指标比如pH值、氨、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的变化,要控制和改良水质,必须做好提前预防和定期治理,平时多开增氧机,多次加注新水,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方法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理。
水体是鱼类的生长、生活环境,是鱼类的生存介质,水质的好坏影响着鱼类的生存、生长、繁衍,甚至鱼产品的安全性;在渔业生产中,80%以上的生产事故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水质管理控制技术所致;约有60%的鱼病是因不良水质环境而引发的,并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特别是在当前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养殖水环境,是实现健康养鱼、高产高效的首要条件。作为鱼类养殖生产者来说,掌握和了解养鱼水体中理化指标和生物变化规律,以及鱼类与水环境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及时采取具针对性的措施。为鱼类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避免水质恶化,达到提高健康养鱼水平的目的。
来源:西南渔业网
(备注:知乎号"渔人刘文俊"欢迎您的光临!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本文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