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渔业民俗浅析

发表时间:2023/09/14 17:42:37  来源:水产养殖 2020年2期  浏览次数:274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渤海海域渔业民俗浅析

张莹,程镇燕,孙金辉,乔秀亭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 300384)

我国河流丰富,水系发达,共拥有四大海域,其中渤海海域地处北方,三面环陆,在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一市三省之间,是我国开发较早的海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俗话说靠水吃水,指的便是捕鱼,渤海海域的居民在长期从事渔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渔业民俗,是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渔民智慧的结晶。民俗文化的范围主要包括口头语言、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物质文化等[1],该文以语言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研究为主,通过对比分析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地的代表性渔业民俗,了解渤海海域渔业文化的特点,并为保护和发展渔业民俗提出建议,以便于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传更好地传承下去。

1 语言民俗

作为语言民俗的代表,渔家号子也称渔歌,是渔民在从事危险繁重的劳动中铆足干劲、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被誉为海上“信天游”。渔家号子特色各异,韵律丰富,在不同的劳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是渔业语言民俗的精华所在。

与天津地区渔家号子保存不太完整相比,河北、山东、辽宁三省的渔家号子形式多样,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河北渔歌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其中北戴河渔家号子起源于秦朝,逐渐发展形成了流网号子、搬桨号子、见鱼号子、拉网号子等多种号子。流网号子与天津地区的《撒网号子》类似,是渔民在平静的海上打渔所唱,旋律比较舒缓。拉网号子则不同,节奏铿锵有力,运用口语化的字及一领众和的喊唱方式,有助于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繁重的拉网动作[3]。北戴河渔家号子多采用“哦、哎、呀、喉”等语气词,没有完整句段的唱词,无叙述性、故事性,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特征。

山东渔家号子以沿海地区的荣成、长岛等最为著名,其中荣成海洋渔号已被确定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荣成渔号在国内较早采用了说唱音乐的形式,也带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比如“吃完饭嘿嚎,看大戏嘿嚎,看的么?嘿嚎。沙家浜啊嘿嚎”[4]。此外,荣成渔家号子多用韵尾较圆的字作为结尾,比如“嚎、嘞”,这样从丹田发力,听起来力量十足,更能振奋精神,提升情绪。

辽宁省盘锦市渔家号子的最大特点是歌词毫无定式,内容随意发挥,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比如“这个小兄弟哟……哈哈,小兄弟!长得可真帅哟…哈哈,可真帅!”盘锦渔号有打樯号、摇橹号、推船号等,其中打樯号是辽河口最典型的号子,全国都很少见,原因可能是打樯只在泥滩上进行,而其他沿海地区多是沙滩。打樯讲究稳、准、快,打樯号与此呼应,曲调强烈急促,领号者的唱词简短精炼,和号人以叹词来回应,如:“准备好吧!嗨!嗨!准备上樯杠吧!嗨!嗨!脚并着脚吧!嗨!嗨!”

大海茫茫渔帆点点,号子声声荡气回肠。不论哪个地区的渔家号子,都没有消极的感叹,也没有失败的抱怨,有的只是他们辛勤的劳作、虔诚的祈福和乐观的精神。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渔家号子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其艺术价值不应被忽略,对渔家号子的保护、传承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重视。

2 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生活规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渤海海域的渔业社会民俗包罗万象,主要有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等。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在天津也叫“打囤”。在这一天,天津的渔民不出海,老人们用草灰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儿,旁边再画几个小圈儿,远眺大海说:“这是我们家的粮食囤子啊,老天爷、龙王爷快给添满了吧!”说罢,就向大圈儿里撒上五谷杂粮,向小圈儿里放晒干的小鱼小虾。她们顺着圆圈边走边撒,还教孩子们使劲儿喊:“填仓了,填仓了,大囤流小囤满了”,以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5]。

河北省秦皇岛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举行望海大会,俗称“逛码头”。传说秦始皇曾命人携500名童男童女从秦皇岛入海求仙,从此杳无音信,孩童的亲人思念子女,就在海边驻足遥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逛码头”这一民俗活动[7]。经过多年的发展,望海大会已经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也是我国记载最早、最详尽的望海祈福活动,代表了人类与大海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团圆美满生活的期盼。

2.1.2 子宫出血常见的4种类型:(1)月经过多:周期规则,但是经量过多(>80m1)或者经期延长(>7天);(2)月经频发:周期规则,但是短于21天;(3)子宫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可在两次月经之间的任何时候发生出血;(4)月经频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

位于山东省即墨市的田横镇,在每年谷雨前后都要举办隆重盛大的祭海活动,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田横祭海节通常由前期准备、祭祀仪式、祭祀后表演组成,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选三牲、蒸面馍、写太平文疏、写对联、列船、搭戏台等;祭海当天要摆放各种贡品、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祭海后渔民要在船上聚餐、请戏班唱戏三天,民众同乐[8]。田横祭海节是我国北方渔文化特色最浓郁、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并于2008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沿海地区较多,社会民俗丰富多样,蓬莱渔灯节、荣成谷雨祭海节等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代表性渔家文化,象征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感恩之情[9]。

相传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在辽宁大连的长海县,每年这天都要祭拜海神娘娘。长海县大长山岛上供奉着一尊海神娘娘塑像,正月十三零点一到,渔民们便从四面八方涌向海神娘娘像,在塑像前摆设香案、燃放鞭炮,并献上各种贡品,祈求娘娘保佑风调雨顺[10]。待到夜幕降临,渔民们还会将亲手制作的海灯、渔船放入大海,许下外出捕鱼平安丰收的愿望,各式各样的海灯、渔船将春潮涌动的大海装点成开满靓丽花朵的夜光海,使得这天更像是一年一度的航模展,体现了渔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尽的创造性。

渤海海域的社会民俗虽特色各异,但代表的都是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种集体行为,社会民俗是生活文化的缩影,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独特品格与文化追求,因此,注重社会民俗的传承,不仅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更能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 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自发产生的有关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禁忌等,即民间信仰。与各地的语言民俗、社会民俗千姿百态不同,渤海海域地区的精神民俗较为一致,海神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妈祖和龙王。

妈祖原名林默,自小钻研医道,救死扶伤,但二十八岁时因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落水身亡。妈祖死后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人于危难之中,人们视她升天为神,尊称“天妃”、“天后”,并在沿海地区修建妈祖庙虔诚敬奉。渤海海域的妈祖信仰起源于宋、元两代,其中位于山东庙岛的天后宫,始建于北宋年间,是我国北方建造最早的妈祖庙[11],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庙岛天后宫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还有庆丰收、送愿船、盂兰盆会等一系列民俗活动[12],以表达对妈祖的敬意。天津天后宫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每年运粮之前或者漕运物品到达之后,朝廷都要派大臣到天后宫祭祀妈祖感谢庇佑[13],在农历三月二十三也要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史称“皇会”[14]。与天津、山东类似,河北、辽宁两省均有妈祖文化遗迹的留存,渔民首次出海打渔前,都会到天后宫给妈祖娘娘上香,每年妈祖诞辰日、升天日,也会举办大规模的庙会[15-16]。这些天后宫既是民众供奉妈祖、祈求平安的处所,也是渔民聚会、娱乐和贸易的中心,使妈祖文化得到鲜活的传承。

在妈祖信仰风靡之前,东海龙王是山东、辽宁等地渔民普遍崇信的海神,在山东沿海、辽宁大连等地均建有龙王庙用于祭拜,流传于辽东半岛的古渔雁民间故事也有龙王崇拜的内容,无一不体现出渔民对龙王的敬畏与感恩之情[17]。后来妈祖信仰传入北方,人们便将龙王崇拜与妈祖信仰相融合,正如谚语所说,“打渔祷告海龙王,遇难日子望海娘娘”[18],龙王保丰收,妈祖保平安,龙王与妈祖的神职相互补充,满足了人们对海神的祈求心理。

除了海神崇拜,禁忌文化也是渔业精神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渤海海域乃至全国各地的禁忌文化可谓大体相似。如在语言禁忌方面,禁说“翻”、“沉”、“扣”等不吉利的字。因“帆”与“翻”同音,渔民不叫“帆船”而说“蓬船”;饭吃完了要说“添饭”或“装饭”,不能说“盛饭”,因为“盛”与“沉”谐音等[19]。在行为禁忌方面,渔船上的桅杆传说是海神娘娘的旗杆,不许用手搂;船上的锅碗瓢盆等容器不能扣着放,否则预示渔船将有凶兆等[20]。尽管这些精神禁忌现在看来有些不顺应时代潮流,但却反映了渔民们祈盼生活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精神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积淀,又是一种民族血脉,渔业文化中蕴含的救死扶伤、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正是现代社会所努力倡导的,并对人们的物质活动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4 渔业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保护措施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一些渔业民俗正处于发展窘境,不论是渔家号子,还是岁时节日民俗、神灵崇拜、精神禁忌等,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渤海海域的部分渔村陆续搬迁,传统的捕鱼方式也被现代化机械设备所替代,渔业文化传播的载体消失,部分文化传承人去世等,都造成了传统渔业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第二,目前社会上对渔业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多为志愿性的公益行为,相关人员没有收入,也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缺乏号召大众参与的动力。

第三,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渔业文化的发展形式较为单一,且有些表演方式过于商业化,未形成品牌效应,使得渔业民俗的吸引力不足,无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一些古老的渔具和渔村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它所孕育的独特文化却不应被遗忘。结合国内文化遗传的保护现状,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当务之急是对渔业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组织,通过查阅档案、民间调研、走访当事人等途径,真实全面的记录现有渔业民俗,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建立档案、数据库、或出版成书籍著作。例如渔家号子、渔谚等语言民俗,可以将传承人的演唱以录音方式保存下来;再如具有一定表演内容的社会和精神民俗,可以将表演者的舞蹈、祭拜仪式等录制成视频,永久保留。

其次,文化的传承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注重渔业民俗的宣传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人。例如在学校开设渔业文化课程,聘请有名的传承人教授学生演唱渔家号子,不仅能够提高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扩大渔业民俗的宣传效果。此外还应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保证和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文化传承工作中去。

再次,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要在保留原有渔业民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创作,保持其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改造其中腐朽落后的东西,并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特色、与现实生活结合,利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建立网站、播放宣传片等,将精彩内容展示出来,让大众在了解和参与过程中感知其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样传统渔业文化才能葆有长久生命力。

最后,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互通有无,增进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与浙江象山等南方地区渔业文化蓬勃发展相比,渤海海域的渔民俗传承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之处,因此应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文化管理经验、开发模式等。例如将渔业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把渔业民俗的精髓创新性的设计到产品中去,既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提升民俗影响力,使渔业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广泛传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扬渔业民俗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支撑作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重视、去实现。

大海茫茫,变幻莫测。当资源匮乏时,人类对海洋抱以祈盼之心;当资源丰足时,人类又对海洋抱以感恩之情。对于环渤海的渔民来说,不论他们是渤海湾的天津人和河北人,还是辽东湾的辽宁人,或是莱州湾的山东人,他们都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渤海湾,而他们的精神,就是渤海渔文化的体现。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