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海洋底栖生物
海洋底栖生物指栖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生物。
这类生物自潮间带到水深万米以上的大洋超深渊带(深海沟底部)都有生存,是海洋生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生态类型,包括了大多数海洋动物门类、大型海藻和海洋种子植物。
“底栖生物”一词源于希腊语vos,意指生活在水底(底内和底上)的生物,由德国生物学家E.H.哈克尔于1891年首先提出。
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按生物属性分,可分为海洋底栖植物和海洋底栖动物。其中底栖植物种数很少,底栖动物种类繁多、构造多样。
海洋底栖植物包括几乎全部大型藻类,例如海带、石莼、紫菜等,以及海草和红树等种子植物。
海洋底栖动物根据体形大小的不同,海洋底栖动物分为3类:
(1)大型底栖动物,体长(径)大于1毫米,如海绵、珊瑚、虾、蟹、多毛类。
(2)小型底栖动物,体长(径)0.5~1毫米,主要有海洋线虫类、海洋甲壳动物的猛水蚤类和介形类、动吻类等。
(3)微型底栖动物,体径小于 0.5毫米,主要有海洋原生动物、细菌。
为什么要研究海洋底栖生物呢?
(1)许多底栖生物可供食用,是渔业采捕或养殖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更多的底栖生物是经济鱼类、虾类的天然饵料,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其数量的多少影响着经济鱼、虾资源的数量和渔业的发展。不少底栖生物是提取药物的原料。
(3)许多底栖生物是经济鱼、虾、贝、藻的病敌害生物,一些污着和钻孔生物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害。
底栖生物调查时常用的采样方式:
(1)采泥
(2)拖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