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发鱼病的外界因素
鱼类生活在水体中,如果水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引起鱼类发生疾病。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合理
放养密度过大或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会导致鱼类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病菌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
2.疏于管理
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或没有根据鱼类需要量投喂,都可造成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鱼体瘦弱,从而易发鱼病;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都可引发鱼病;拉网捕鱼、运输鱼种时操作不当,很容易擦伤鱼体,给水中细菌、霉菌侵袭以可乘之机,感染鱼类生病。
3.水温剧变
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影响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4.水质恶化
当池中有机质过多或微生物分解旺盛时,会吸收水中大量氧气,造成池水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泛池,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集聚一定数量后,就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另一方面水质不良引起鱼类抗病力下降,同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发鱼病。
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池水pH值低于5或超过9.5;鱼池土壤中重金属盐类(铅、锌、汞等)含量较高,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污染水源等,都能对鱼类生理机能产生直接影响,引发鱼病。
5.溶氧量低
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当池水溶氧低到1毫克/升时,鱼就会发生浮头,如果溶氧得不到及时补充,鱼类就会因窒息而死亡。若鱼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生活,抗病力会下降。若溶氧过多,也可能引起鱼苗患气泡病。
因此鱼为什么生病,就不能孤立地考虑单一的因素,而要把外界环境条件和机体本身的生理状况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才能正确的了解鱼类生病的原因,从而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