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判断水产动物病害防控措施正确、有效的依据是什么呢?

发表时间:2020/08/07 11:15:39  浏览次数:187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有多种途径(如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和许多技术措施(如水产养殖业者采取的苗种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等所谓“四消”及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等所谓“四定”措施),而判断各种防控途径与措施是否正确、有效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浅见,旨在与读者诸君共同探讨如何防控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疾病的问题。   

1.从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起


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可能经常见到一个现象,当某种传染性疾病在一个饲养水生动物的池塘中发生时,并非能导致同池中所有养殖动物均同时出现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而总是会有一些养殖动物先期出现这种疾病的典型症状,继而出现部分养殖动物因患病而死亡,而同池饲养的另一部分养殖动物在此期间却安然无恙,仍然会正常地摄食与自由活动。随着疾病在养殖动物群体中逐渐蔓延与发展,相继会有或多或少的养殖动物陆续出现疾病症状与死亡,但是,即使养殖业者在疾病流行的池塘中不采取任何控制疾病的措施,该池塘中的养殖动物也不一定会全部出现病症乃至全部死亡,而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养殖动物个体成功地抵御病原生物的侵染,从这次疾病流行过程中存活下来。这种现象对于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可谓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是由于养殖动物的免疫防御机能存在有个体免疫差异的缘故。众所周知,任何动物机体抵御各种病原生物侵染的能力,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机体的免疫机能。动物的免疫机能是机体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系列保护机制。这种机制虽然异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天然免疫也称为先天性免疫,是指动物与生俱来的免疫机能。这是动物机体在长期的种族发育与进化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相互作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般性的免疫机能。这种免疫机能的特点是特异性不强,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免疫原,而是广泛性的,其反应的强度也不会因接触某种抗原次数的增加而得到加强,也不会因未接触某种抗原而不出现对该抗原物质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机能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遗传给后代。天然免疫机能是任何动物均具有的,但是不同品种和品系的动物有所差异,在同一物种内个体间的差异则比较小。因此,天然免疫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种免疫、品系免疫和个体免疫。

所谓个体免疫就是指动物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免疫机能。个体之间的这种免疫机能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个体之间的免疫差异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发生变异和外界环境因素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在同一个养殖水体中饲养的水产动物发生某种传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有一些个体对该传染病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而不易感染发病,而另一些个体则显示出容易感染而发病,可能就是因为存在个体免疫差异的缘故。 


2.有效防控疾病措施就在于能稳定养殖动物的免疫机能


人们常说,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致病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引起养殖动物发生各种疾病的原因虽然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类别:

一是致病生物浸染,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水蛭与甲壳动物等寄生虫。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病的发生,就是由于这些寄生生物的浸染的缘故,也就导致了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寄生生物胁迫。当致病生物大量寄生时,就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免疫机能受到抑制、低下、崩溃,最后引起机体死亡的发生。

二是养殖环境因素,当养殖水体中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光照等理化因素的急剧变动或者水体中某种有毒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产养殖动物可以忍受的临界值时,就可能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所谓环境因素胁迫而出现某些典型症状甚至死亡。

三是营养因素,当投喂饵料中营养元素不能满足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基本需求时,如饵料中严重缺乏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等,水产养殖动物往往因此出现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发育,机体瘦弱,抗病力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机体呈现出严重营养不良症状甚至死亡,这也就是由营养因素导致的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因素胁迫。

四是机械损伤,在对水产养殖动物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养殖业者采用的养殖工具不适宜或者操作方式不正确,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受伤是经常发生的问题。由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组织损伤、导致其部分机能丧失、或者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等,就会引起对水产养殖动物生理障碍性胁迫。

综上所述,无论是属于哪一类因素导致的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胁迫,均会致使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机能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而人们对各种胁迫因素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必须是能保证对水产养殖动物不造成新的胁迫因素前提下,还有助于调节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机能。如水产养殖业者为了解除因为致病生物浸染造成的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胁迫,采用某种杀虫剂驱除或者杀灭其致病生物时,所选择杀虫药物的前提就是要求这种药物本身不会造成对水产养殖动物引起新的胁迫。水产用兽药的研制者在研究某种药物之前,需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内容就包括对该药物的一些列毒理学试验,其目的就是要让研制的药物对致病生物具有良好的驱除和杀灭效果,而对水产养殖动物则具有理想的安全系数,使用该药物后不会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胁迫。

养殖池塘等水产养殖水体,在经受暴雨、台风、洪水灾害后,为了防控由于养殖水体环境因子发生的急剧变化,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环境因素胁迫,养殖业者采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物质,泼洒在养殖水体中,可以避免养殖水体环境因子的急剧变化现象发生,从而可以有效地缓解养殖环境因子急剧变化过程,而避免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胁迫。

不良的养殖环境会产生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环境胁迫,导致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机能低下,而养殖业者采用的不适当的养殖技术,也可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机能低下。因此,所谓良好的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措施的标准,是指养殖业者营造的水产养殖环境和采用的养殖技术,能有利于稳定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机能,而当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防御机能受到抑制时,能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调节水产养殖动物免疫机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也就是说,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途径与措施是否正确与科学的判断标准,就是水产养殖业者营造的养殖环境、采用的养殖技术以及使用的水产用投入品(包括药品),是否能稳定和调节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免疫机能,避免或者缓解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各种胁迫。 


3.机体的免疫系统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涉及不计其数的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之间的高度纷繁复杂的相互作用。养殖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不仅能够防御疾病各种病原生物的入侵,并能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怎样采取适当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机体的其他细胞。任何化学药物也无法取代动物机体内与生俱来的、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

动物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清除体内各种垃圾。如人类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左右,当红细胞在机体内死去后就变成需要及时清理掉的垃圾,此时就需要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将其彻底地从其机体内清除掉。如果不能及时地清理,就可能在机体内形成垃圾堆,也可能会产生出“苍蝇”,苍蝇就会到处飞,而如果没有垃圾的话,苍蝇也是无法无法产生与繁殖下去的。也就是说,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致病生物侵入机体,如果机体的抵抗能力强,这些入侵的致病生物就没有办法繁殖下去而最终对机体产生更大的危害。

免疫系统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抵御各种疾病。机体的免疫功能就是获得健康的一把钥匙。当代科学家们已经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即99%的疾病都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当然,也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统关系不大,如基因、遗传类的疾病)。人们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免疫学没有像现在一样如此重视,一直认为化学药物的作用比较强,治病疾病的效果比较明显。现在可能还会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机体的免疫系统如此强大,为什么在疾病发生时还需要使用化学药品呢?事实上,免疫系统的功能本身的确是很强大的,使用一些化学药物治疗某疾病,从根本上而言也只是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而已。例如人们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抑制或者杀灭了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及时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在进入机体后起到了抑制或者杀灭致病微生物的作用,而用药后需要将这些被抑制或者杀灭在机体内的病原生物从机体内清除,才算是彻底解决了问题,而清除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依然是需要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如果人们不合理地使用了某些化学药品,出现严重副作用而致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话,采用任何化学药物治疗疾病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了。

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一些信息,一些原本被医生宣布只有两三个星期可以活的癌症病人,在过了几年以后他们却依然健康地活着,更为奇妙的是如果再次检查这些癌症患者体内癌细胞时,往往已经没有任何癌细胞的存在了。对于这些依靠药物均无法治愈的癌症患者,依靠调节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却会令癌症“自愈”,这些事实无疑就是证明了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在抵御疾病方面是较化学药品更强大、更有效的啊。

从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化学药品对动物机体的副作用会那么大。而医学发展到如今,美国医学会不得不警告所有的医学人员:医生的责任不能止于开药方,更重要的职责是在于对维护患者健康的指导,所有的医生均有责任告诉患者,化学药品在进入机体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与功能,会给机体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现在人们已经知道,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人们往往习惯向医生索要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国医学会早就发出过通知,医生不可以随意给病人开抗生素,除非已经做过实验检查,证实其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在美国行医的医生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其行医资格证是有可能被吊销的。

水产养殖动物也可能受到多种病毒性疾病的危害,笔者的实践经验是,当水产养殖动物发生了病毒性疾病后,如果水产养殖业者为了这了病毒性疾病使用的药物越多、调水操作越是频繁,患病水产养殖动物就死亡的越快、而且死亡的越是彻底。也就是说,在水产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尚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时,养殖业者可以通过稳定养殖环境,避免对患病动物造成各种胁迫,依靠稳定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就是最好的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措施与途径。


4.稳定和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综上所述,既然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旨在稳定和调节其免疫机能,水产养殖业者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不断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为水产养殖动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水产养殖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尤其是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态、生活习性,为其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和避免因为各种不良的养殖环境因子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胁迫而抑制其免疫系统的正常机能。

4.2选择人工配合优质饵料,满足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  

已经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没有任何一种化学药物能够代替动物的免疫系统发挥其相同的功能,人们也不可能依靠化学药物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否则可能会造成各种副作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只能依靠全面的营养而得以“加强”。因此,水产养殖业者应该选择优质饵料,满足处于生长在各阶段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有助于稳定和调节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的。

4.3监测致病生物的药物敏感性,避免盲目用药导致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胁迫   

对水产养殖动物致病生物进行药物耐药性变化状况的常年监测,一旦需要采用药物协助治疗某种疾病时,水产养殖业者可以根据致病生物耐药性监测结果正确地选择药物并且精准地使用药物,避免因为盲目地使用各种没有治疗效果的药物,而导致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胁迫,影响到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

4.4科学选择和使用免疫调节剂,稳定和调节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 

已经有大量研究与应用结果证明,如有些酵母多糖类产品,酵母培养物等,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于这类物质对水产养殖动物使用后,能调节水产养殖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结构,保护其消化道不受损伤,调节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此外,还有促进摄食与生长的功能。

在使用免疫调节剂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免疫调节剂的有效剂量都存在使用上限和下限,对水产动物采用间隔一定时间定期投喂的应用程序,长期连续投喂的效果好,而且只有在投喂量和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免疫调节剂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关于免疫调节剂投喂的时间,如果能做到在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来临之前,连续投喂一段时间,将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机能调节到正常水平。而在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高峰时期,可以采用连续投喂的方式,而在一般养殖时期则可以采用连续投喂2周,间隔2周后再进行第2个投喂周期的方式进行。


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 陈昌福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