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重大疫病传染源来自陆生动物而非水产养殖动物?安全又营养的水产品增强体质!

发表时间:2020/02/13 18:44:51  浏览次数:197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各地肆虐,而病毒宿主也被确认来自野生动物(蝙蝠)。不论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人畜共患的疾病如疯牛病、口蹄疫、猴天花,还是近年来流行的SARS、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其宿主多数是来至陆生动物(牲畜或野生动物)。目前已被发现的人畜共患病超过300多种,最常见的就有几十种,如炭疽病、鼻疽病、猪丹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口蹄疫、疯牛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囊虫病、旋毛虫病、蛔虫病等。这些传染性疾病给人类健康、生命、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的疫病的宿主均来自陆生动物而非水产养殖动物?

首先,生存环境共异性。人与陆生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很多共性,都是生活在陆地上,有着相似的气候环境、水文环境、地理环境。相同的生存环境所面临和接触的病原体也存在很多共性和相似性;而绝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是完全生活在水中,与人类不存在共同的生活圈,不同的生存环境,所面临的病原体种类、致病性、传染性也存在很大差异性,这样就大大减少人类与水产养殖动物相同重大疫病发生和感染可能性。

其次,病原体传播媒介共异性。人与陆生动物均生活在陆地上,都是通过肺呼吸空气来获得氧气,这样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就存在疾病传染、交叉感染的途径和可能,如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粪便、皮肤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染性疾病传播;同时,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使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地理距离缩小到能互相传播疾病的范围,加快了人畜共患病的流行机率;人类大量捕抓、吃食野生动物,也大大提高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机会,大大提高交叉感染风险,加快病原体的传播和疾病发生。而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水中,从水中获得呼吸所需的氧气, 水产养殖动物与人类存在一道天然的、安全的气水保护屏障,以上存在人与陆生动物之间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粪便的等疾病传染途径被有效的切断。 相应的人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交叉传染可能性也就大幅降低。同时, 水产养殖环境存在较强的区域性,这为人们在中间宿主(比如钉螺)控制和消灭上带来可控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加有效切断中间传播渠道,减少疾病造成更大传播可能。

最后,免疫系统高低差异性。人的免疫系统要比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进化的更高级、更复杂、疾病免疫及防御能力更强,而 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系统相比人与陆生动物要低级很多,甚至有些水产动物(如甲壳动物)还处于初级的非特异性免疫阶段,免疫及疾病防御能力相对弱很多; 自然界遵循“物竞天择” 、“万物相生相克,讲究平衡之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规律,在水生动物这个低级“道”(免疫机制)所选择出的“魔”(病原体),或许会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致命性危害,却不足以对具有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免疫防御力更强的免疫防御机制的陆生动物和人类构成威胁。相反,陆生动物的免疫系统进化程度、复杂程度、免疫防御能力与人类免疫系统相近,其免疫器官、免疫机制与人类存在很多相似性,因此相类似“道”(免疫机制),有很大概率造就相似的“魔”(病原体),这个高级“魔”对人类和陆生动物极可能造成同等致命性的危害,且存在很高的交叉感染可能性。

总结

水产养殖动物对人类在重大疫病共患和传播上具有极高安全性,同时还为人类带来诸多好处。水产品含丰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胆固醇、低脂肪等高价值,高品质的营养物质,多吃水产品有助大脑发育、降血压、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与疾病防御力等诸多好处。因此,多吃水产品不仅安全,而且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疾病传染。

(作者:拜耳水产 杨义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