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环境、饲料、投饲率与鱼病的关系
众所周知,鱼病的有效预防、积极治疗是养殖业的保障之一。然而,当今的渔业已由传统的粗放养殖过渡到以投饲为主的现代渔业,因此传统的鱼病(侵袭性鱼病)观念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总结出保持良好的水环境,使用高品质的饲料,合理的投饲率,定期投喂药饵,消灭鱼病于萌芽状态,是养殖业成功之所在。
一、水环境
水环境是鱼类生存场所,主要包括溶氧、PH。
1、溶氧:
日本千叶氏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温(22℃)进行饲料鲤鱼的试验表明,鲤鱼的生长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含氧量4.1毫克/升以下时均急剧下降,水中含氧在4.1毫克/升以上,饲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生长和摄食量的突变点也为4.1毫克/升。而且摄食和生长随含氧量升高而加快。美国鱼类专家研究表明5毫克/升为叉尾鮰生长的突变点。日本学者千叶氏长期观察水温(22℃),溶氧在1-3毫克/升,鱼的生长明显减慢,且容易生病。溶氧过低,不能及时氧化还原水中CO2、H2S、NH3等有毒物质,极易形成氧债,造成大规模死鱼。
2、PH: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主要决定于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的比例。养殖水体要求PH在7.50~8.50之间。在酸性水中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活动能力减弱、畏缩、新陈代谢急剧低落、摄食很少、消化也差、生长受到抑制、抵抗力变弱,极易感染、暴发鱼病。
二、饲料
养殖业中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从饲料中获得。饲料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组成。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蛋白质的自我更新。饲料中蛋白含量一定不能低于鱼类正常生长的突变点;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主要来源,过低或过高时会妨碍消化和生长;脂肪是能量来源之一,是一种高能物质,有节约蛋白质的功能;维生素则是辅梅和辅基的基本组成,缺少了它,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机能。
长吻鮠(江团)
笔者在养殖长吻鮠过程发现,未驯化的长吻鮠在同池的人工养殖长吻鮠患病的情况下不易死亡,从而得知,饲料行业对鱼类所需营养的研究还不十分完全。进一步认识养殖鱼类的死亡与营养不平衡有关。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含义:一是饲料中营养元素配比不平衡;二是鱼类自身吸收转化不平衡,从而导致了鱼类自身机能的失调,易发生营养性鱼病,且感染鱼病后各个器官处于待偿阶段,进一步衰竭而死亡,故不能将此定义为单纯的鱼病。
三、投饲率
中日合资的江苏镇江龙山饲料产品中注明:水温28℃,投饲率3.5%,鱼患病或气候不良时少投。这说明过高的投饲率是不科学的。据有关文献报道及笔者的生产实践证明:若投饲率过高,将加重鱼类自身各个器官的负担,即便饲料中各元素配比平衡,也由于鱼的吸收转化不平衡,均会加速营养不平衡的形成而出现花肝、胆大、肌酸缺少、肌肉溃烂、脊柱弯曲、突眼、口腔靡烂,进一步死亡。若投饲率过低,仅能满足鱼类的基本代谢,在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
四、鱼病
鱼病是当病因作用于鱼类机体后,引起鱼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鱼的生命活动的现象。鱼类的生命活动和水环境、饲料、投饲率互相联系,互相矛盾,又相互统一的。鱼类必须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只有当环境发生改变,而鱼类不能适应,或者鱼类自身机体的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才能引起鱼类发生鱼病。
五、几点体会
综上所述,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从外因和内因科学客观的找病因。一方面改善鱼类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须合理投饲培养健壮鱼增强抵抗力,再一方面须有效杀灭病害生物。
(一)改善水环境
1、保持池子表层水溶氧率5毫克/升,池底溶氧3毫克/升,出水口溶氧3毫克/升。
2、PH值,应保持7.0~7.8之间,鱼类代谢产物长期堆积,水质酸化到6.0以下,定时泼洒生石灰是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二)使用高品质饲料
1、不同的鱼应投喂专用料。
2、尽量不使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厂家的饲料。
(三)合理的投饲率
1、严格按照饲料厂家的标识投喂。譬如,叉尾鮰规格在30~50g左右鱼种,水温26℃时,投饲率6%。
2、鱼患病减至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投饲量。
(四)预防为主,积极治疗
1、定期投喂药饵,一般说来,配合饲料的维生素加工过程损失很大,定期投喂加维生素药饵是补足饲料维生素不足的主要途径。
2、鱼病被确诊后,科学治疗。
3、鱼病治疗的疗程大致为3天,鱼的死亡周期大致为7至 10天左右。
(致谢本文作者:刘顺科 刘小华 任尚炳 彭超 刘家学)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作其他使用。征得授权许可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媒体,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