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出血病的机理
发表时间:2019/07/25 18:39:19 浏览次数:319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作~
现在鱼的出血病越来越多了。有的人可能会想,出血有什么可说的,不就是血液流出鱼体,谁都能看,可事实是这样吗,请往下看。 鱼从鱼卵孵化开始,直至鱼死亡,这期间都离不开鱼体内的血液循环,可以说正常的血液循环是保障鱼的新陈代谢、生长活动的基础。没有了血液循环,也就没有了心脏跳动,也就没有了生命,可见血液循环的重要性。那血液在循环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即可发生于局部的充血,也可发生全身性的出血,而关键在于对症状及病因的认识。
对于充血有正常生理和神经调节性的充血,同时也有机械、物理、化学等因素,表现出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增高,而收缩神经兴奋降低;也有局部刺激引起的轴突反射,如炎症中产生的组胺、5-羟色胺、激肽可引起充血症状。动脉性充血血液流入量大,供氧丰富,呈现出鲜红色,代谢旺盛,呈现出功能增强。在镜检时,毛细血管和微动脉扩张,充满红细胞。
在动脉充血的病理变化中,常会有毛细血管和微动脉扩张,在炎性组织中还能发现炎性白细胞,以及渗出的浆液,随着渗出的浆液增多,器官体积增大。在水产上常见的就是造血器官坏死症、胰脏坏死症,还有就是平时能看到的,鱼的眼球充血。对于动脉性充血有好有坏,时间短,轻度充血,且随时可恢复正常的,具有用进废退的作用,有利于加速代谢,迅速排出病理产物,增强防御能力,增强组织功能;而长时间的充血则会使血管的紧张度下降或丧失,存在血流减慢甚至停滞的风险。
除了动脉充血,还有静脉充血,只是叫法不一样,叫静脉淤血,是由于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增多。如罗非鱼的链球菌病,呈现出的症状则是全身性的淤血;也有许多局部性的淤血,如叉尾鮰的套肠,平时镜检中发现的鳃丝肿胀,棍棒化、火柴头样变化等。淤血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淤血的时间长短,尤其是鱼在出现缺氧的时间越长,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血管的通透性会增强,常会引起水肿,以及漏出性出血,就是我们常看到了根棒化鳃丝,有的还会发生粘连。在缺氧状态下,血流缓慢甚至停滞,会出现局部鳃丝代谢产物的堆积、出现器官营养不足,例如引发鳃丝细胞变性、坏死,继发感染病菌,严重时壁状结构遭到破坏形成血肿。除此之外,长期的淤血还容易引起结缔组织增多,使组织器官发生硬化。
我们检查中时常会看到草鱼、鲫鱼、花白鲢等,出现鳃丝颜色异常。而鳃丝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反应出的就是鳃小片经组织中血液的变化,也可作为疾病诊断中的佐证材料。
血液都是有颜色的,在玩手电筒时,手掌捂住光源,在黑暗的环境中,手就呈现出粉红色,其实就是光透视出手指中血液的颜色。同样的情况,鱼的鳃丝富含血液,在不同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越高,鱼的鳃丝组织越鲜艳。反过来,还原性血红蛋白越多,鱼鳃组织就容易出现暗红色,甚至是紫色。此时通过鳃丝的颜色,就可以考虑养殖水体缺氧?是机体缺氧?是微血管阻塞?还是其他原因?就可以为我们的显微镜镜检提供参考因素,而不是像有的养殖户认为的那样,显微镜就是拿来看虫的。
出血与淤血不同,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才称之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的,叫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的,则叫内出血。由于机械性外伤或是炎症、溃疡、坏死等,引起血管破裂的叫破裂性出血,这些都很好理解,而在水产上最为常见的则是渗出性出血,血量不大,在鱼体表呈现出点状、团状泛红,早期甚至只是颜色略微的变化,要凭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如细菌性败血症的早期症状,淡淡的金黄。当鱼感染细菌或是病毒,磷、砷、铜等中毒时,血管内皮细胞间隔增大,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的基底膜出现损伤,致使血管内的血液缓慢漏出血管。水体缺氧、维生素C缺乏,诱发血管基底膜破裂,是通常考虑的病因,另外血液中凝血因子不足,如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缺乏,营养学中胶原不足,内皮细胞连接处分开也都是考虑的因素。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上一篇:高温期实用鱼病防治的六个方法
下一篇:鱼病诊断的五个原则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