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鳃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9/06/10 18:06:12  浏览次数:254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飞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密养、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鱼类鳃病在生产上最为常见,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鱼类鳃病成因复杂,致病机理也尚未完全明确,这也加大了生产上对该类疾病诊断和防治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根据生产实际经验,从成因、流行情况、症状和病变、诊断以及防治等多个方面对鱼类鳃病进行总结分析,力求为广大养殖户在鱼类鳃病诊断和防治上提供有益的参考。

鱼类腮病基本涉及每种养殖鱼类。鲫鱼烂鳃病症状、鲤鱼、团头鲂、草鱼、鳜鱼、乌鳢、鲢鱼、鳙鱼等。

    一、细菌性鳃病

    1.病原    

     引起细菌性鳃病的病原主要为柱状黄杆菌,该菌曾有柱状嗜纤维菌、柱状曲桡杆菌和鱼害粘球菌之称。该菌菌体细长,两端钝圆,粗细基本一致,但菌体长度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长度范围为2~24微米,最长的可达37微米以上,而宽则约0.8微米。菌体无鞭毛,无运动性,通常作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体环境和土壤中均有分布,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2.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斑点叉尾等多种淡水鱼类,观赏鱼类也可感染发病,从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一般流行于4-10月,尤以夏季流行为盛,流行水温15~30℃。鱼类细菌性鳃病的发生常与鱼体应激状态有关,在水温过高、放养密度过大、投喂不洁饲料、鱼体机械损伤、养殖环境恶化、低溶氧、高氨氮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3.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离群独游或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的鱼不吃食,鱼体消瘦,鳍条的边缘色泽变淡,常伴有充血和出血现象,严重时鳍条发生腐烂而形成蛀鳍。患病鱼类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又称“乌头瘟”。发病初期,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糜烂,鳃丝肿胀,甚至出现贫血而呈苍白状外观。随着病程的发展,鳃盖内表皮腐烂加剧,甚至腐蚀成一不规则圆形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这种病变现象在鲤科鱼类较常见,而像观赏鱼等其他鱼类发生细菌性鳃病时则并不都出现“开天窗”现象。鳃丝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严重贫血时,鳃丝呈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瓣鳃”现象;鳃丝末端出现渐进性腐烂残缺,并附有较多污泥、杂物碎屑以及细菌分泌的色素等,通常为黄褐色附着物。

    显微镜下,发病初期的鱼类鳃小片严重充血,细胞变性、坏死,使鳃小片大量坏死,脱落,甚至蔓延到整个鳃部,严重时鳃小片全部脱落,鳃丝末端坏死、断裂,最后仅剩部分鳃丝软骨残存。

    4.诊断   

     如果出现鱼游动缓慢、体色变黑、鳃丝肿胀等眼观症状,则可用剪刀剪取少量鳃丝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如见有大量细长的红色杆菌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若要对病原进行确诊,则需对其进行分离及鉴定。同时也可以委托当地水产渔政部门或专业研究机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进行鉴定。

    5.防治方法   

     本病的防治应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应将重点放在烂鳃病的预防上,若鳃丝出现严重腐烂、鱼的呼吸器官受损,则治愈难度很大。水质清爽、溶氧充足、养殖密度适当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条件。

    平时注意清塘,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该病可以通过泼洒和拌饲投喂的方式进行防治。

    (1)泼洒: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5~20克/米31~2次。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氯异氰脲酸钠或三氯异氰脲酸0.3~0.5克/米3;或二氧化氯0.1~0.2克/米3;如果已发现烂鳃现象,可以用双季铵盐类和戊二醛联用,或用双季铵盐类-碘消毒液,以上方法具有“推陈出新作用”,既有消毒、杀菌、防腐作用,又有清淤、去污、清创作用,保护创面,使病原菌无法再粘附在鳃组织上,为再生修复创造了条件,非常适合烂鳃病的防治,但用药应适当,否则会适得其反,可参照国标用药方法使用。

    (2)拌饲投喂:氟哌酸每千克鱼体重每天10~3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或磺胺-2,6-二甲氧嘧啶每千克鱼体重每天100~200毫克,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鱼体重每天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二、寄生虫性鳃病

    1.病原   

     在鱼类寄生虫病中,以鱼类鳃部为重要侵袭部位的病原种类很多,包括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三代虫、粘孢子虫、毛管虫、斜管虫、波豆虫、双身虫和固着类纤毛虫等。以上病原中,又以前四种病原最为常见,其生活史为直接发育型,无中间宿主。

    大部分寄生虫靠其固着器插入宿主的体表和鳃上,造成机械损伤,导致慢性炎症,引起鳃丝末端组织变性、增生、肿胀、发白,鳃上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粘孢子虫虫体通过吸收宿主大量养料,进行大量增殖,形成的孢子成熟后,散入水中感染其他鱼,或大量积聚在池塘淤泥中,传播蔓延。

    2.流行情况   

     寄生虫性鳃病在各地均有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无明显的流行季节。虫体对宿主无选择性,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淡水鱼类均可寄生,感染鱼类也无明显的年龄差别。

    3.症状及病理变化   

     通常情况下,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鳃丝肿胀、粘连。大量寄生时,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丝末端组织增生,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粘孢子虫寄生时,鳃上形成许多白色包囊,严重时包囊连成一片,引起呼吸困难。病鱼离群独游,鱼体瘦弱,背似刀刃,体表失去光泽,鳃盖两侧常充血,鳃丝呈紫红色,黏液增多,呼吸困难,在水中缺氧时很易死亡。

    4.诊断    

     取少许鳃丝或从鳃上刮取少许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洁水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大量虫体后即可确诊。

   粘孢子虫寄生时,鳃部可见白色包囊,均可帮助确诊。

     5.防治方法   

    由于鳃部寄生虫生活史为直接发育型,无中间宿主,所以鳃部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如下。

预防方法:①放养前彻底清塘,减少病原体;②加强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③鱼种入池时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治疗方法:①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的浓度为1克/米3;②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5∶2)0.5克/米3全池泼洒;③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5∶2)0.7克/米3全池泼洒。

   

    三、真菌性鳃病

    1.病原    

     真菌性鳃病的病原主要为鳃霉菌,已有报道寄生在鱼体上的鳃霉有两种:血鳃霉和穿移鳃霉。

    在我国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较粗直,少弯曲,分枝较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菌丝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较大,直径为7.4~9.6微米。寄生在青鱼、鲮、鳙等鳃上的鳃霉,菌丝较细,菌丝壁较厚,分枝较多,常弯曲成网状,并沿着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地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菌丝直径为6.6~21.6微米,孢子较小,直径4.8~8.4微米。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

    一旦鱼鳃因创伤而受真菌孢子感染后,真菌孢子在鳃组织中萌发并吸收鳃组织中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形成菌丝体,使鳃血液循环受阻。鳃组织受创,粘液分泌增加,易导致细菌入侵而出现烂鳃症状:鳃组织发炎、溃烂、崩解。

    2.流行情况    

     该病全区均有流行,危害鱼类有草鱼、鳙、鲤等。流行季节为5-10月,尤以5-7月为甚。池塘水化学状况是鳃霉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水质恶化,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很高、水质极度富营养化、水温高达25~35℃条件下,鳃霉菌迅速滋长,往往引起鳃霉病的暴发,几天内可导致病鱼大量死亡。

    3.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失去食欲,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破坏组织,阻塞微血管,使鳃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并有淤血、出血或缺血的斑点,呈花斑鳃状。病情严重时,鳃高度贫血呈青灰色,鳃丝发黑,着生菌丝,鳃上皮细胞脱落。

    4.诊断    

     如果鱼出现呼吸困难、无食欲、鳃黏液增多、出血、淤血、发白等症状,可取少许鳃组织压片镜检,见到大量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血管或软骨中生长,即可确诊为鳃霉病。

   5.防治方法    

    预防鳃霉病的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新。

    治疗鳃霉病可用以下方法:①清除池中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③用二氧化氯0.2~0.4克/米3全池泼洒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四、甲壳动物引起的鳃病

    1.病原   

     寄生于鱼类鳃部而引起发病的甲壳类动物主要为中华鳋属的一些种类。虫体呈圆柱形、乳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略似三角形或菱形,胸部5节,腹部3节。对我国鱼类危害较大的分别是寄生在草鱼、青鱼、鲶和赤眼鳟等鱼的鳃上的大中华鳋,寄生在鲢、鳙鳃上的鲢中华鳋和寄生在鲤、鲫鳃上的鲤中华鳋三种。中华鳋靠其第二触角特化成的爪或钩插入到鱼的鳃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和导致慢性炎症,引起鳃丝末端组织增生、肿胀、发白,鳃上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

    2.流行情况   

     大中华鳋主要危害1龄以上草鱼,鲢中华鳋主要危害1龄以上鲢、鳙鱼,严重时均可引起病鱼死亡,各养殖地区都有发生。每年的4-11月是中华鳋的繁殖时期,流行时间为5-10月,6-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水温25~30℃发病率最高。

    3.症状及病理情况   

     轻度感染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则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故群众称之为“翘尾巴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病鱼鳃上黏液分泌增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苍白而无血色,鳃丝末端可见大量乳白色虫体,如蛆一样,故又称“鳃蛆病”。

     4.诊断   

      若出现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翘常露出水面,鳃部肿胀、发白等症状,可用镊子掀开病鱼的鳃盖,见到鳃丝末端内侧有许多乳白色虫体,即可确诊。

    5.防治方法    

     预防该病时,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含氯石灰(漂白粉),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15克,带水深约30厘米清塘;②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为5∶2),每升水体70毫克,放养前浸浴20~30分钟。

    治疗该病时,可采用药物浸浴和泼洒相结合进行。

    浸浴:高锰酸钾,一次量,每升水体20~50毫克,浸浴病鱼5~10分钟;或40%甲醛溶液,一次量,每升水体0.125~0.25毫升,浸浴病鱼1小时。

    泼洒:90%晶体敌百虫,一次量,每升水体0.5毫克,全池泼洒。

    

    五、营养性因素引起的鳃病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营养性因素引起的鳃病常常被人们忽视。若饲料中缺乏泛酸、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6、锌或其他营养成分,导致营养不平衡,将会导致鱼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细菌感染,寄生虫入侵。病鱼常表现为鳞片易脱落,鳍条、皮肤和肌肉溃烂,鳃盖骨明显粗糙,鳃弓与鳃丝弯曲,鳃小片萎缩,排列不整齐,并伴有腹水、眼球突出、失明、肝营养不良性变形、坏死等症状。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结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测定即可确诊。此类疾病可通过合理配制饲料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不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高能量,维护鱼类健康。

    

    六、其他因素引起的鳃病

    近年来,因水环境恶化导致的鱼类鳃病在生产上也时有发生,且具有潜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其中以池塘淤泥过多、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含氧量下降、化学污染、杀虫剂和农药残留等因素最为常见。水环境恶化时,鱼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应激,鳃部的生理负荷增强,如粘液分泌亢进和血管充血等,若病因持续时间较长时,鱼类的鳃组织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实质性病变,出现一般病理表现。发病时大量鱼浮在水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发生窒息死亡。剖检可见鳃缺血、发白,大量粘液附着在鳃丝上。此外,鱼体抵抗力下降,使得生物性病原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将有可能引起继发性鳃病。

    通过观察鱼群活动,再结合水质测定即可作出诊断。

    该病的防治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①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以减少高温季节淤泥耗氧;②合理放养,避免因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池塘水质恶化;③投喂营养均衡的饵料,减少因投饵造成的水体污染;④泼洒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以促进水体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减少有害水质的形成;⑤及时更换池塘中部分老水,以保证水质的肥、活、嫩、爽;晴天上午及时开启增氧机,以保证整个养殖水体充足的溶氧。

    

    七、结语

    对于生物因素引起的鳃病,应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放养前彻底清塘,减少塘中病原体;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以上方法可有效地预防生物性鳃病的发生。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条件和水质条件。对于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鳃病,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增强鱼体抵抗力;合理配合饲料,做到营养均衡;及时清理塘底淤泥,避免淤泥耗氧;采取综合措施,保持养殖水体较高的溶氧,保持池塘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减少因应激反应造成的鱼体免疫力下降。

    总之,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鳃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对于鳃病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处理各种病症时应针对不同原因制定治疗方案,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