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的传播方式和病原来源
一、鱼病的传播方式
各类不同的病原体大多有各自特殊的传播方式,常见的有以下两类:
(1)直接传播
通常是病鱼或带菌鱼与健康鱼群或其子代的直接接触,并将其所携带的病原体直接传给对方的方式,称直接传播,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
①水平传播
因鱼类本身的活动,将病原体从一水域携带至另一水域,并直接传播给健康鱼群。
②垂直传播
由亲代直接将病原体传播给子代。例如某些病毒可从亲代的卵巢、鱼卵传播给子鱼。
(2)间接传播
病原体借各种媒介物而广泛传播的方式,称间接传播。
它可因媒介物的不同而分为四种方式:
①水流传播
病鱼或尸体将大量病原体以不同方式散布在水中,借水的流动而传染另一水体,使病原体得以广泛传播。
②粪便传播
未经发酵的粪便中常含有大量粘细菌,病鱼排泄物中常带有大量的病原体、它们均可污染水体。
③动物传播
许多种水生昆虫、螺、蚌,以及蛙、蛇、龟和水鸟等常往来于不同水体,可将其携带的病原体传播到各处。
④人为传播
在病鱼池使用过的工具、受污染的池水、底泥的任意排放、腐败变质饵料的投喂、未经检疫的亲鱼和苗种的引进等,均可扩散和传播病原体。
二、鱼病的病原来源
病原来源,即传染源,对于传染性鱼病通常分为原发性来源和次发性来源,而对于侵袭性鱼病则称为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1) 原发性来源和直接来源
这是鱼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有四种形式:
①患有传染性鱼病和侵袭性鱼病的病鱼及其尸体,这是最主要的病原来源。它们是鱼类病原体的“携带者”和“贮存者”。
②患过传染性鱼病而已病愈的鱼,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继续排放病原体,而成为“带菌者”。
③天然水域存在的或中间寄主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幼虫。
④未经发酵的粪便(含大量粘细菌)。
(2) 次发性来源和间接来源
主要是被原发性来源和直接来源污染了的环境和物质,它通常包括两种形式:
①被病鱼及其排泄物、尸体等污染的池水和底泥等。
②处理病鱼、或在病鱼池里使用过的、并已被污染的生产工具和饵料等。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