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典型症状命名鱼病名称为国内外常见现象
在我国,养殖鱼类的不少疾病的名称,可能是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发现某种鱼类疾病之初,尚不知道引起该疾病真正致病原因的情况下,为了交流的方便而根据患病鱼类的某一种典型症状给予命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习惯或者熟知了该名称之所指的具体内涵后,也就逐渐接受了这个名称。如养殖鱼类的“草鱼出血病”、“赤皮病”、“竖鳞病”、“打印病”、“一点红”和“裂头病”等养殖鱼类疾病的名称,或许大多经历过这样的名称形成的历程吧。现在,这些根据养殖鱼类疾病症状命名的疾病名称,已经大多正式地出现在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水产动物疾病学》教科书中了。
对于接受过《水产动物疾病学》专业训练的人士而言,当人们提及“草鱼出血病”的时候,就可能会立即明白,这个名称是特指的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种阶段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当被问及养殖鱼类“赤皮病”的时候,专业人士也可能会给出的正确解释是,这个名称就是指的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引起的草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等养殖鱼类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当人们提及“竖鳞病”的时候,接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就可能知道,这个疾病的名称是特指的由水性点状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 f.ascitae)等类似这一类致病菌引起的一种养殖鱼类循环系统的疾病。如人们提及“打印病”的话,专业人士大多也会可能明白,这是特指的对由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ctata subsp.puctata)引起的主要危害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虽然迄今为止,“一点红”和“裂头病”等养殖鱼类的疾病名称,尚未见记载于《水产动物疾病学》等教科书中。但是,对于多年从事斑点叉尾鮰和黄颡鱼养殖的水产养殖业者提及这两种疾病的时候,至少是其中的大多数人均会明白,所谓“一点红”是指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或者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感染斑点叉尾鮰或者黄颡鱼苗种后,在其头部出现的典型症状;而“裂头病”则是某种爱德华菌感染斑点叉尾鮰或者黄颡大规格养成鱼后,容易出现的典型疾病症状(图2)。
图1,黄颡鱼鱼种的“一点红”(左)和大规格养成鱼的“裂头病”(右)症状
根据养殖鱼类疾病的典型症状命名其疾病的名称,在国外的教科书中也并非鲜见。如日本人将由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感染红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nerka)等鲑科鱼类后,形成的典型局部脓肿症状(图3),参照其病灶特征而将这种疾病称为“疖疮病”。
图2,示大马哈鱼的疖疮病症状(仿野村哲一)
因为饲养密度过高而导致养殖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产生的某种生理性障碍,而导致养殖香鱼出现“背鳍前部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生椭圆形或圆形坏死,露出白色的肌肉”的特有症状(图4左),当这些病灶部位变成了白色后的患病香鱼在水体中游泳时,其游动的姿态就特别容易使人联想到提着灯笼游行的场景(图4右),因此,患病香鱼因为这种典型疾病症状而被日本的香鱼养殖者称其为“灯笼病”。
图3,香鱼的患灯笼病后背部白色病灶(左)及其在水中游泳(右)时的状态(仿城泰彦)
当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到鳗匹里虫(Heterosporis anguillarum=Pleistophora anguillarum)感染后,由于大量的寄生虫在其体侧肌肉细胞内形成孢囊,生成大量的孢子而导致患病日本鳗鲡体表外观塌陷,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状态(图5),日本的养鳗者根据养殖鳗鲡的这种外观典型症状而将其称为“凹凸病”。
图4,示日本鳗鲡的“凹凸病”症状(仿横山博)
(本来源于水产前沿文章片段)
(备注:本知乎号"刘文俊"欢迎您的光临!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