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福: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方法

发表时间:2017/12/23 00:00:00  浏览次数:212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基本方针。

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强调疾病的预防之所以对水产养殖动物特别重要,第一,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在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水产养殖动物被养殖业者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整个鱼群都已经发展到了病人膏肓的危重阶段,此时即使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措施也可能已经为时过晚,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了。第二,目前水产养殖方式大多是集约化养殖,对养殖动物给药是比较困难的,既不能做到像对待陆生饲养动物猪、牛一样逐尾口灌给药,也难以做到逐尾注射给药,患病后的水产养殖动物往往因为丧失食欲而不能摄食拌有治疗药物的饵料。相反不该摄食药物饵料的健康鱼体因为食欲旺盛而摄食了大量药物饵料,第三,采用药物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时,难以避免因药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而导致对水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我国的水产养殖水体大多是开放式的,药物污染的危害可能因为养殖用水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更大的危害。第四,当水产动物患病后不仅会影响其生长,而且还会影响其商品价值。因此,提倡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具体措施比较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生态预防、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等三个方向。

二、生态预防

生态预防是一种利用鱼类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一种按照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防止鱼病的产生,控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灭鱼病的方法。

举个草鱼出血病例子。7月-9月是草鱼出血病高发的季节,而在这个季节,越是吃得多的鱼越易发病,草鱼有贪吃的特性,投多少就吃多少,这样发病机率就会增加。那么7月-9月份草鱼出血病发病高峰期,适当减少投饵料,而在7月前9月后适当增加投饵量,即称为“凹字型投饵,这样既保证了草鱼的生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草鱼出血病的发生,这就是生态预防。在水产养殖中通过对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养好水也是生态防治的方法和手段。

生态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产品的安全,但生态防治的弊端是只能预防,不能治病,即发病之后不能采取生态防治的方法处理。同时,微生态制剂的大量使用也同样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因为如果大量的微生物泼入水体,并在水体中大量定居和繁殖,那么最终会使环境走向“危生态”。

一般而言,采用生态预防措施,预防水产动物的疾病不仅是我国水产行业相关主管部门长期以来所提倡的,也是水产科学工作者长期以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不过,生态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对许多养殖相关因子的严格调控,此外,还有一些生态预防调控措施是需要与降低水产动物在单位水体内的放养量等相联系的,或者是需要降低一部分产量来获取质量的提升。因此,生态预防措施与现在人们正在追求的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或者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方式之间,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的。

三、免疫预防

通过免疫接种疫苗预防水产动物的疾病,已经被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是有效的,也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

疫苗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恶性传染性疾病,保障了水产品安全,对水产动物病害的控制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疫苗的作用只能预防,不能用作治疗已经发生的病害。此外,由于疫苗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在理论上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而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很多,对水产动物的每种疾病均依靠接种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至少在现在还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水产动物接种1种或者2种疫苗,又是难以预防在其养殖期间可能发生的其它疾病的。此外,由于水产动物在水中生活,也难以根据免疫接种程序的需要定时将其捕捞起来实施多次免疫接种。所以,对于可能受到多种疾病危害的水产动物,完全依靠免疫接种达到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理想效果,执行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免疫防治虽然很好,很有效,但不是所有的病害都可依靠疫苗解决。免疫防治目前还不能解决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问题。

四、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水产动物的疾病是对生态预防和免疫预防的补充和加强,也是水产养殖业者经常采用的措施。是一种最普通、最廉价、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所以也是病害防治使用最多的方法。

我国现有的渔药种类比较多,包括消毒剂、驱杀虫剂、水质(底质)改良剂、抗菌药、中草药等5大类,达100多种渔用药物。渔药的种类虽然很多,其实适宜于用作水产动物疾病预防的药物则是十分有限的。

首先,抗生素类药物是不能作为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药物的。这是因为无论是抑菌还是杀菌抗生素药物,均需要到达一定浓度后才能显示其作用,当药物浓度不能达到抑、杀菌效果时,就很容易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其次,杀虫药物是不能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药物的。这是因为水产养殖用的杀虫药物绝大多数都是由农药转化而来,而杀虫药物的使用途径主要是依靠全池泼洒。在养殖水体中多次泼洒杀虫药极容易导致对水体和水产动物的药物污染。在一个养殖水体中是否需要使用杀虫剂主要是根据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决定的,只有寄生强度达到了对水产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的前提下,才是需要使用杀虫药物的。

再次,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是有条件的。无论是芽孢杆菌还是光合细菌,都是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的细菌,与其它成千上方种细菌一样,只有在能满足其生理特性需求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繁殖与生长,才能发挥其有限的作用。在我国不同地方实施的水产养殖模式、方式、饲养品种和规格、采用的饲料组成和肥料种类均有所不同,这些差别必然会导致养殖池塘的水环境因子千差万别。而任何微生态制剂都是不可能在环境条件千差万别的池塘环境中发挥相同的生理功效的。相反,如果将这种微生态制剂随意地泼洒在池塘中,将有可能导致这些池塘中固有的微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甚至引起池塘微生态群落多样性的消失,而这是非常有害的。

综上所述,能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渔用药物,实际上只有消毒剂、水质(底质)改良剂和单纯的中草药等3类药物可供人们考虑选择使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利用消毒剂对池塘、饵料、鱼种和养殖用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使所饲养的水产动物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不仅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而且也是提高水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用量是很大的。消毒剂在各种养殖业用兽药中占有较大的比率,约占总产量的1/3以上。作为兽用消毒剂的原料大部分是一些化学物质如生石灰就是一种传统的消毒剂,在消毒中使用较为普遍,除此之外,使用量较大的还有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含溴消毒剂(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双链季铵盐络合碘等)。但是,如果不适当的使用消毒剂,也会导致养殖水体中正常的微生态结构发生紊乱。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一定的刺激。

水产养殖中理想的消毒剂不但要求能快速、高效地杀灭各种有害微生物,而且还需要具备安全、无有害残留物、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以各种氯制剂和酚类化合物作为消毒剂使用时由于这些消毒剂能与环境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而生成有害物质,如氯酚、三氯甲烷等能致癌物质。氯制剂等消毒剂还会诱导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养殖动物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理想的养殖用消毒剂应该具有用量少、消毒效果好、不会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和作用后无有害残留物生成等特点。二氧化氯被认为是适合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最好消毒剂,这是因为二氧化氯制剂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即使以较小的剂量也能杀灭各种细菌、病毒、霉菌、真菌、藻类和细菌芽胞等,同时,二氧化氯制剂还具有作用范围广、安全浓度大,作用后无残留和有害物质生成,同时具有作用活性不受pH值、温度、氨及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干扰。性能稳定,有利于存放、贮藏和运输。

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也需要有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我国养殖的水产动物种类比较多.各种水产动物对养殖水环境均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按照某一个标准设定养殖水质标准是不合适的。

有些单纯的中草药渔用药物制剂可以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由于中草药中含有各种多糖类物质,而多糖类物质已经被大量研究结果证实能增强水产动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将中草药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使用,可以利用其中存在植物多糖,发挥其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功能,达到调节和增强水产动物免疫机能的目的。

(参考陈昌福先生《抗菌素药物的使用问题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改编整理)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