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没伤但捕鱼后仍出现死亡:鱼在运输前停食那真是有充足的理由
把钓回来的鱼在家里暂养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条草鱼的背鳍要露出水面,而其他三条却没有。因为装鱼的鱼箱太小了,八十公分长的鱼护草鱼尾部尚不能打直,所以在运输回来后,都仰肚了,一边给鱼增氧,一边用冷水冲,冲了一个多小时,这些草鱼才缓过。
一看鱼,那条最开始背部露出水面的鱼就好像不行了, 当时就猜测,这条鱼应是有肠炎,肠道中胀有气体,超出这条草鱼调节身体密度的极限,所以才出现了露在水面的这种现象。为了验证猜测准确与否,立即开肠破肚进行解剖。
当剪开鱼肚,拿出内脏,可以看到整个肠道都有红肿,而中间,正好是背部露出水面那一位置,有肿胀得很大的两截肠道,同时旁边的肠道也有肿胀,并含有很多粘液。很好奇,肠道怎么会肿胀得这么大,简直就像鱼漂一般大小。
为了一看究竟,一剪开发现肠壁薄得不能再薄了,里面夹杂着大量的气体,当气体一逸出,就剩下一些糜烂的食物。这时肠壁薄得都可以透光,紫红色的肠壁上粘附着一些黄色的黏液,而且肠道的外表都几乎没有附着肠系脂肪。
据此我推断这条草鱼,其实已经发生肠炎有一段时间了,正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有肠炎这个病根,所以免疫力相对其他三条草鱼要低得多,出现更加不耐运输这一特点。从另面一个角度,说明肠道发生炎症后,附着在肠道的外周的脂肪也会被吸收。
当解剖得越多,就才是发现,肠壁变薄的根本原因还是肠壁的粘膜脱落所引起,这些段的肠道都不同程度的伴随着发黄的粘液。
当把这条不正常的草鱼解剖完,我在想,另外三条草鱼之所以还没有死,是不是因为肠道的差异呢。科学理论中不是说,既要证实,还要证伪。于是又开始了解剖另外的草鱼。
这些草鱼都是在水库里野钓的,这个水库老板从来不投饲料,只是人放天养的养些花白鲢,面积400亩,由于水库周围水草丰富,有少部分草鱼,但数量稀少,通常不是很好钓,所以来水库钓鱼的人也不多,收费也才30元一天。
当我把另外一条解剖开发现,鱼的肠道与之前那条鱼,就明显的不一样,肠壁很厚,肠道的外周附着大量的肠系脂肪。而且肠道内吃的草清晰可见。但相同的肠壁都发红,而且肠道中越是草多的肠段,肠壁发红越是历害,而食物少的肠段,就没有那么红肿。
从这里就可以充分的说明,鱼在运输前停食那真是有充足的理由,尤其是买来饲养的苗种。有的鱼在运输后,发生大量死亡,在检查中,就有一关键环节,肠道的检查,比如有绦虫,有炎症,或是未停食,这些都会为苗种的成活率不高,埋下隐患。
通过对比,肠壁厚的更耐运输。当肠道中含有食物时,鱼的应激损伤增加,肠道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红肿发炎,而且食物越多的肠段,肠道发生的炎症越是严重,且在有的肠段,已出现了黄色的黏液,这些就是肠道肿胀后出现的细菌性化脓,这里从另一角度,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运动后免疫力降低,这里面其实就包含有肠道的因素。
比如平时捕鱼、赶鱼,有些小个体的鱼都没有接触到网具,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机械性的损伤,为何打鱼后,如果不进行消毒,仍然会像大鱼一样发生大量死亡呢?
我想通过这一案例,大家就可以明白, 小个体的鱼受到惊吓,其害更大,平时吃点东西都是小心翼翼,哪像大个体的鱼,吃东西那种慢条斯理,在漂相上呈现的徐徐下沉的黑漂。 所以小鱼虽然没有外伤,但仍然会有引起肠道应激性炎症,细菌通过肠道感染,从而进入鱼体的血液系统,当细菌在血液中定植,或是转移动到全身,也就是常说的菌血、败血、脓毒血症,这也就是引起打鱼后出现大量死鱼的根本原因。所以大水面打鱼,都还是建议做下消毒处理,比如用苯扎溴氨戊二醛,使用方便,成本还低,关键是效果还好。
(标题和内容有修改)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