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鱼越多越离不开中国
俄罗斯国内的水产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暂时无法消化国内的渔业捕捞量,大部分渔获只能卖给中国进行加工,而如今,中国的水产进口收紧,这就给俄罗斯的渔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2021年1月1日,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海域,上半年的鳕鱼捕捞季开启,到4月10日期间,预计捕捞量为91.5万吨,去年的捕捞量为91.4万吨,今年的实际捕捞量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这里的捕捞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狭鳕鱼(明太鱼),俄罗斯作为如今全球最大的狭鳕鱼生产国,年产量超过180万吨,其中,作为俄罗斯狭鳕鱼“鱼盆”的鄂霍次克海,出产的狭鳕鱼更是超过了俄罗斯全年产量的60%。
这个鄂霍次克海,离我们国家还挺近,就在黑龙江的右上角,著名的库页岛附近。如果库页岛还在我们手里,那么这个鄂霍次克海的鱼至少有一半是我们的。怎么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个90万吨的渔获呢?我国近海渔业硕果仅存的扛把子带鱼,2019年全国产量为91.6万吨,一个鄂霍次克海上半年的捕捞量,就跟我国产量最高的经济鱼类带鱼打了个平手,俄罗斯渔业的实力可见一斑。
为啥说带鱼是我国硕果仅存的海产呢?我国捕捞量排名第二的鱼种——鯷鱼,一种中上层小型鱼类,产量为62.5万吨。因为鱼肉有腥味,一般不被用来食用,而是制成鱼粉,供应以水产、肉猪为主的养殖业。接下来,像海鳗(30.9万吨)、小黄鱼(28.4万吨)、青占鱼(41.4万吨)、鲅鱼(34.8万吨)和鲳鱼(32.6万吨)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海鲜,没有一种产量能超过50万吨,非常无奈。
我们再回到俄罗斯渔业上来。狭鳕鱼作为一种高产的底栖鱼类,加工成鱼块和鱼糜等产品后,深受欧美市场的喜爱。虽然俄罗斯近几年渔业捕捞业发展还算迅猛,捕捞量稳步提升,但水产加工业的发展至今没能跟上来,只能消化部分国内捕捞的渔获,大部分还是得出口到水产加工业发达的中国,而鄂霍次克海的大部分渔获,按照往常的节奏,无论是出于油费,还是加工成本方面考虑,都会运往中国水产品贸易大港——大连港。
现在的问题是,大连港因为疫情关系,已经关闭了外来水产品输入,俄罗斯方面协商未果,只能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但水产公司和渔民却无法减少捕捞量,因为一旦捕捞配额无法完成,第二年的配额就会缩减,这个尴尬处境,暴露出了近几年俄罗斯水产业发展中的矛盾而又充满潜力的“暴发户”气质。
上一次暴发
俄罗斯曾经是全球第二的水产大国,仅次于亚洲渔业狂热分子——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靠着发达的造船业,不但实现了水产品国内的自给自足,还能出口,虽然渔业产量不及日本,但在二战后,凭借新型的深海拖网渔船,跟东欧的东德、波兰等几个社会主义小伙伴一起,将渔网撒到了全球海洋的每一个角落,成功开启并引领全球第三次拖网革命(超过800m深度的拖网作业),就连日本的渔船也是紧紧跟在苏联老大哥的渔船后面。俄罗斯渔船一旦发现新的鱼矿,日本渔船就马上跟进。
只可惜,好景不长,全国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走向崩溃,而且随后新成立的政府,在渔业管理上采取了激进操作,让俄罗斯渔业元气大伤之后根本没有得到有效修复。很多远洋作业的渔船,因为断了资金补给,被直接抛弃在了海上,曾经繁荣的非洲西海岸渔场至今还有不少苏联时期的“幽灵渔船”。
俄罗斯国内的渔业也未能幸免,捕捞量曾占到全国产量70%的远东地区(千叶群岛、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等区域),1988年-1989年巅峰时期的捕捞量能达到1000万吨级,苏联解体后,1997年的渔业产量暴跌至不足450万吨,当然也不能排除过度捕捞的嫌疑。当时,俄罗斯国内人民自己吃都不够,只能从国外进口水产品。
旁边的国家看着着急,俄罗斯自己也急得不行。把“天赋异禀”的渔业资源,给搞成了烂摊子,足见苏联这台机严重拖后腿。不过话又说回来,俄罗斯的渔业能够创造出上世纪的辉煌,软硬件实力多少还是在的,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俄罗斯渔业,这几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想要重新找回当年的感觉。
下一次暴发?
俄罗斯渔业还真有再现辉煌的实力,别的不说,自然资源的条件真是好到没话说。除了上文提到的狭鳕鱼,俄罗斯的“宝贝”还有不少:野生三文鱼、帝王蟹(雪蟹)、大西洋(太平洋)鳕鱼、鲟鱼等等,简直羡煞旁人。
俄罗斯的野生三文鱼资源跟美国的阿拉斯加有得一拼。俄罗斯行业预测委员会(Industry Council For Field Forecasting)估计,2020年,俄罗斯野生三文鱼产量约38.4万吨,包含粉鲑、狗鲑、红鲑和银鲑等品种,虽然低于2018年的64.5万吨和2019年的48.5万吨,但作为高价值的野生鱼类,野生三文鱼的原料价格一般是狭鳕鱼价格的2-3倍。
帝王蟹这几年风头正盛,因为中国和韩国这两个活蟹消费大国的崛起,让曾经以做冷冻蟹生意为主的俄罗斯螃蟹产业,开始发力活蟹生意。曾经的冷冻帝王蟹产品消费大国日本和美国,因为中国和韩国的崛起而黯然失色,也让俄罗斯渔业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俄罗斯渔业在2019年首次实行螃蟹配额拍卖制,将50%的螃蟹配额(各种螃蟹共计10万吨)通过公开拍卖形式发放,吸引新的玩家和资金进场,来促进螃蟹业务的优化和发展。按照规定,中标的新玩家必须要在五年内建造足够数量的捕蟹船,虽然这项操作被诟病为有“官商勾结”的嫌疑,但效果也非常明显,而且还给国内的造船业输入了宝贵的血液。
大西洋(太平洋)鳕鱼,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鳕鱼,俄罗斯是重要的生产国。俄罗斯的大西洋鳕鱼产地在巴伦支海,渔业资源跟挪威共同拥有。就在去年年底,俄罗斯刚刚跟挪威达成协议,同意增加20%的大西洋鳕鱼捕捞限额,总配额达到88.5万吨。太平洋鳕鱼则在白令海区域,自20151年以来,捕捞配额从11.3万吨,增至21.3万,增幅将近90%。
可不能小看俄罗斯在鳕鱼捕捞量上的提升,这并不是盲目的过度捕捞,而是内含“大智慧”。因为欧洲是俄罗斯水产品一大主要市场,但欧洲对水产品的要求比较严格,说得简单点,就是你卖的鱼,必须符合可持续捕捞这个要求,具体的标准也有,如今全球最最权威的,也就是大家最近几年越来越熟悉的小蓝标“MSC”,很多进口的水产品包装上都能看到这个标志。
MSC认证有多科学和环保,咱这里不展开讨论,但不用怀疑,它在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方面,确实有一定科学性和权威性,而且它同时也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市场准入券,比如欧盟中的德国,就对进口的捕捞水产要求非常严格,有了MSC认证,水产品就有了敲门砖。日本就一直在为自己的金枪鱼延绳钓船寻求MSC认证。俄罗斯渔业有野心,同时也讲究策略,遵循游戏规则,而不再是野蛮发展。
就拿太平洋鳕鱼来说,从2015年到2020年,俄罗斯通过MSC认证的鳕鱼配额从2.53万吨,增加到10.5万吨,翻了四倍。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出产的狭鳕鱼则已经获得了MSC认证,跟美国的阿拉斯加狭鳕鱼有了在欧洲市场分庭抗礼的实力。而且俄罗斯正在改良白令海的狭鳕鱼捕捞,旨在2024年前,为19万吨的产量申请MSC认证。俄罗斯从事渔业捕捞的基本以水产企业为主,这就给俄罗斯政府进行渔业管理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最大的难题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渔业发展的强大支柱,但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制约俄罗斯渔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俄罗斯渔业的大头还是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的,跟我国的沿海地区一比,差距就出来了。我国的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产地和市场并存,发展渔业根本就不是事儿,最后连自己都不够吃,只能被逼发展远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而俄罗斯的好运都用在渔业资源上了。
远东这个词儿真的太形象,遥远又人烟稀少,海里的鱼确实多到没话讲,但抓到鱼后怎么处理就是个大难题了。为啥俄罗斯会把在鄂霍次克海抓的鱼送到我们大连港,就是因为远东地区的水产加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再加上路途太远,还是去中国卸货的性价比更高。当然,俄罗斯也可以选择在远东几个重要的港口发展水产加工业,但这种操作“太硬”,需要大量的资金,靠一两家私营企业是搞不动的,只能靠国家出面进行规划和投资,企业再进行配合,才能慢慢搞起来。
水产加工业需要硬实力,而发展这项硬实力也是俄罗斯渔业最难啃的骨头。虽然国家和企业已经开始配合,在远东地区布局水产加工业,但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对于俄罗斯渔业来说,卖鱼其实并不是最赚钱的,卖加工出来的鱼类产品才是。虽然自家海里鱼多,但大部分都“送给”中国做附加值更高的加工贸易了,俄罗斯人心里的苦,他们只能自己慢慢消化。但只要给他们时间,俄罗斯渔业也许会发展成中国渔业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许,他们将会再次爆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