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拴养繁育中华鲟生物技术研究总结

发表时间:2017/11/09 00:00:00  来源:重庆市长寿湖水产研究所  作者:谢大敬、苏培义  浏览次数:251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是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下游的珍贵鱼类。它体型巨大,重者达千斤,在经济和科学研究上均有较高的价值,被国家列为水产资源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由于中华鲟属江海洄游性鱼类,幼鱼在海里肥育生长,成年个体则游艺机进长江下溯到重庆——屏山带江段产卵繁殖,故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合成,阻断其生殖洄游通道。因此,如何救护中华鲟,早已列为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这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所在1958年曾对金沙江的鲟鱼进行过调查(1);1962-1964年又对长江、金沙江鲟鱼天然产卵鲟调查中、观测了中华鲟鱼多次产卵,收集了中华鲟繁殖生物学及生态学方面的第一性资料(2);从1965年起便开始了人工增殖中华鲟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在金沙江产卵场上捕获成熟流卵的中华鲟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孵出了鱼苗10万尾(3);1972年10月14日在金沙江捕捞性腺发育到Ⅳ期的雌性中华鲟进行拴养催情试验,首获成功,孵出了鲟苗3万余尾。
     1973-1976年用筛选的有效******剂进行拴养催青注射的雌性中华鲟共15尾,除3尾因捕捞受伤太重在受试过程中死亡外,其余均获成功。同时,在鲟精离体保存,人工授精技术、鲟卵孵化,鲟鱼胚胎及胚后发育、仔鲟护养、幼鲟培育以及鲟鱼活饵料(水蚯蚓、水蚤)人工培养等生物技术的实验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4、7),使人工拴养繁育中华鲟的整套生物技术措施日益提高和完善。从1972年到1976年连续五年都孵化出数以万尾计的鲟苗。其中1976年孵化的鲟苗达20万尾。1977年育成体长15-17厘米,体重13-21克的幼鲟3万余尾,初具了生产规模,在鱼种规格上也大大超过了苏联江河放流所要求的2-3克的标准(7、10)。
     1974年,我所把人工拴养繁育的四尾中华鲟苗专池强化培育进行驯养试验,至今已达六年零九个月,健康状况良好,最大的一尾体长1.4米,体重18公斤。这一实验的初步结果说明:中华鲟幼鱼必须下海肥育这个千百万年来所形成的遗传保守性已有动摇,而被迫适应了新的淡水环境。
     1976年我所又用人工拴养催产繁育中华鲟苗技术进行长江鲟(Acipensr dabryanus Dumeril)人工繁殖试验(5)和中华鲟雌与长江鲟雄人工杂交试验均获成功。(6)孵化的长江鲟在池中养育至今平均体长达1.29米,体重12公斤,雄鱼已发育成熟排精。池养的杂交鲟(F1),现在平均体长为1.3米,体重13公斤,健康情况良好。上述事实说明,利用长江性腺发育至Ⅳ期的中华鲟进行拴养催产繁育鱼苗的技术,关键已初步突破,且适用于长江鲟。本文特将我所多年来人工拴养催产繁育中华鲟苗的各项试验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整理,系统地总结技术要点,以为今后人工繁殖教育救护中华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一、拴养催产和采卵授精
    (一)亲鱼来源及其性腺发育概况:
    我所各年所用亲鲟,是有关渔业社在鲟鱼产卵期于产卵场或产卵场附近用鲟鱼大钩和单层刺网捕获的。少数是我所用三层流刺网捕的。雌鲟:体长2.32-3.5米,体重130-300公斤,性腺发育到Ⅳ期成熟期,卵巢占腹腔的2/3-3/4,卵径在4毫米左右,成熟系数19.3-22.6%,绝对怀卵量53.6-107万粒。雄鲟:体长1.9-2.39米,体重60-105公斤,性腺发育达Ⅴ期,精液自流。
    (二)亲鲟的选择:
    除要求亲鲟体质健壮,受伤不重外,还要求:
    雌鲟:腹部膨大而具有弹性,用挖卵器检查,卵粒大小均匀,动物极的极性斑纹明显而清晰;雄鲟:挤压腹部有呈炼牛乳状的精液流出。对精液呈白水状者不予选用。
   (三)亲鲟的暂养——拴养:
    用一根直径为1.5-2厘米的绳子(最好是尼龙绳),一端从亲鲟的口送入。由一侧鳃孔穿出打结拴牢;另一端固定在江边的木桩的石头上,使鱼在江水中有4-5公尺的游动余地。最好是当天拴养,当天催产。拴养的时间过长,必将影响催产效果。特别是雄鱼,过长时间的拴养、精液容易流失和变质。
   (四)催产注射:
    1、催产剂和注射剂量
    我们用经丙酮脱水并干燥保存的中华鲟脑下垂体(简称鲟垂),鲢、鳙鱼脑下垂体(简称家垂)以及鱼用促性腺激素(简称激素)作催产剂,进行了单一或混合注射催产的比较试验。结果证明:每10公斤的雌鲟体重注射:
    “鲟垂”0.16~0.29(个)+“家垂”4.3~8.5(个)+“激素”0.22~0.29(万国际单位)……….有效。
    “鲟垂”0.16~0.23个+“家垂”4.4~8.6个………..有效。
    “鲟垂”0.22………..有效。
    “激素”0.37~1.2(万国际单位)……….无效。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其它如鲟卵受精率等资料分析:“鲟垂”在三种催产剂中起主要主导作用;而鲟垂+家垂的效果也是肯定的;“激素”单一注射无效,混合注射也是多余的。因此提出了:每10公斤雌鲟注射“鲟垂0.22个”,或注射“鲟垂”0.16(个)+“家垂”4.4(个)的催产方案。
     实践证明:上述催产剂和注射剂量是恰当的。1972-1976年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催产注射结果,催产率为100%,而且鲟卵受精率也达85%以上,当然,根据亲鲟的发育情况以及水温的高低等具体条件在剂上可适当增减。雄鲟精液自流,其质量良好者可不必注射,否则注射雌鲟剂量的1/3~1/2。
    2、注射次数
    雌鲟一次注射或分两次注射的催产效果无明显差异。我们一般作一次注射,只对发育欠佳的雌鲟才分两次注射,以简化操作程序,节约时间。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五)采卵受精
    雌鲟注射后经常注意检查。当卵成股流出时,立即采卵受精。从注射到鱼卵自流的时距(药物效应时间)各号亲鲟的差异较大。水温17.0~19.0℃时,最短为7:50最长为43小时。这与雌鲟的性腺发育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采卵受精的操作:将雌鲟、雄鲟拖到岸边,使其腹面向上,洗净生殖孔周围的污物,用手挤压鱼腹两侧使鱼卵自流入盆中。每盆每次可取卵1~1.5公斤。采卵的同时,另一人用橡皮头吸管取精液滴入盛有江水(忌用盐水)的量杯中,使精液稀释20~30倍后立即倒入盛卵盆中,并轻轻搅拌鱼卵,使精、卵充分接触,经3~5分钟后,即加江水洗三次便完成了受精过程。如需去粘,方法有二:一是加入泥浆水继续搅动鱼卵约20分钟,以防治鱼卵粘结影响孵化效果;二是受精后多加入约20毫升精液搅拌去粘,也有一定效果。
二、精液离体保存
    在催产工作中,经常碰到不能同时捕获配对的雌雄亲鲟而迫使工作无法进行。有时雌雄亲鲟的捕获地点相离甚远,运输亲鲟困难,也给工作带来了极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中华鲟精液离体保存试验,并将试验成果用到实践中去,有效地保证了催产工作的进行。
    根据观测:中华鲟精子在江水中的寿命和作激烈运动时间长短与精液的质量关系极大。质量优的精液呈炼乳状,其精子在19℃的江水中作激烈运动保持受精力的时间达21分钟。而质量低劣的呈白水状的精液,其精子在17.8℃的江水中激烈运动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仅2分钟零7秒,寿命仅9分20秒。
     质量优的精液,在常温条件下(16.2℃),离体9小时还有一定受精力,24小时55分后尚有部份存活,但已丧失受精力。
    为了应用上的方便,我们保持精液的试验主要是在0~4℃的低温下进行。即将受试的精液经不同方法的处理后,装进劢有足量冰块的冷藏瓶内保存,瓶内温度一般保持0℃。只在某些情况下,温度升到4℃。
    用精液保存液稀释保存,酒精麻醉保存和精原液直接保存三种方法在0~4℃条件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在鲤科鱼类常用的精液保存液﹡保存中华鲟精液是无效的;用2%的酒精水溶液在0℃条件下,保存31小时尚有一定的受精能力,但如果保存温度较高,其保存效果则急剧下降;精原液在0℃条件下直接保存,经123小时尚有相当的受精力。
    近几年来,我们运用上述试验成果,采用精原液0℃保存法保存的中华鲟精液,在保证催产工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5和1976年人工孵化的大批鲟苗,多是用此法保存了的精液进行授精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精原液0℃保存法的操作:
    1、采精保存:选择精液质量优良的雄鲟作采精对象。所谓质量优良的精液呈炼乳状。采精时,使雄鲟腹部露出水面,用干净毛巾擦干生殖孔周围的水,再用消毒酒精消毒后挤压鱼腹,迫使精液成股射到事先经消毒处理的量杯中。为了防治污染,如果发现精液带血,要立即停止取精。取精后将精液迅速地分装到经过消毒处理的干燥试管内,装满一管后立即用无毒橡皮塞密封置于0℃的冷藏瓶内保存备用。整个操作过程要避免日光照射。
    2、启用:人工授精前自冷藏瓶内取出保存精液的试管,使温度逐渐回升。为了保证温度稳定,试管的底部最好浸在江水里。授精前,要对保存之精液进行镜检。确认是具有受精力的精液才能用去授精。
﹡卵黄——葡萄糖——柠檬酸钠保存液和葡萄糖——柠檬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钾保存液。
三、鲟胚胎发育和孵化
    中华鲟受精后约5分钟,卵膜即吸水膨胀,并随即出现粘性,经过一系列的胚胎发育,在水温17.5~20.2℃时约经100小时孵出鲟苗,而平均水温为16.2℃时,则需140小时才能孵出。同批鲟卵在相同的孵化条件下,各卵的孵出时间也常有差异。
    几年来,我们作过多次去粘鲟卵的流水和静水孵化的对比试验,证明受精鲟卵无论在流水或静水环境只要水质清新,都能化苗,但以流水孵化的效果较好。利用家鱼孵化设备如家鱼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去粘鲟卵,是可行的。但其孵化密度应以不致堆集为适宜。当仔鱼大量出膜时,要适当降低流速,严防仔鱼在器壁上擦伤。
    孵卵期中,水霉对受精卵的危害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当鲟卵孵化到第三天(胚胎尾芽出现前后),水霉先在死卵上繁生,继而侵袭活卵,常造成胚胎大量夭折。
    预防水霉之害除努力提高鲟卵受精率外,还得注意搞好去粘操作,并不断地清除出死卵。发生水霉后,用1/5的孔雀石绿液浸卵15分钟,也有一定疗效。
    在清除死卵方面,我们进行糖精液选卵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果。
    糖液选卵是根据活卵和死卵在比重上有差异的原理上而进行的。
    实践证明:用一定比例的蔗糖水溶液处理鲟卵,能有效地将活卵和死卵分离,而对胚胎无害。
    糖液选卵操作:将已孵化两天的鲟卵倒入盛有1.2%的蔗糖水溶液的柱形容器中(最好是特制的分液漏斗),糖液和卵的比例约3:1。活卵在60~68秒钟内即全部下沉至底,而死卵则盖于上面。将死卵弃去,把分离出来的活卵用清水漂洗多次,除去卵膜上粘附的糖液后,即可转入流水孵化器内继续孵化。用糖液选出的鲟卵不能用静水孵化,否则易再度着生水霉。
四、仔鱼护养
     刚孵出的中华鲟仔鱼,体全长12.5毫米左右,卵黄囊很大(6×4.8×4.2毫米),卧于水底,只作间歇性垂直游动。经过6至7天的胚后发育,体全长增至20毫米左右时,随各系统、器官的日趋完善,便开始平行游动,逐渐具有主动逃避敌害和摄食的能力。这一时期由于仔鲟不营外界营养,提高其存活率最主要措施是保证清新的水质环境和防止敌害生物的袭击。
    我们利用家鱼孵化环道,在流水环境中保养仔鲟的实践证明,不但可保证仔鲟适合的清新的水环境,可有效的防止敌害生物的袭击,而且还可过滤集蓄一定数量的水蚤,一旦仔鲟开始摄食,就有比较丰富的活饵料供其取食,因而利用家鱼孵化环道护养仔鲟能有效地提高仔鲟成活率。
    近几年来,我们用家鱼孵化环道护养仔鲟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五、幼鲟培育
    从1974年以来,我所利用现有的家鱼孵化环道进行了强化培育中华鲟幼鱼的试验研究。证明:家鱼孵化环道强化培育幼鲟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这是因为饵料,水质环境以及敌害生物等影响培育存活率的重要因素,都在人工的严密控制之下。这与国外幼鲟培育法有明显的不同。
   (一)环道及水质条件:
    所用环道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大者水深1米,容水10立方,小者小深0.85米,容水2.5立方,均系水泥修建。水从底部喷嘴射出,经中上部过滤罩从中心排水孔排出,使水体旋转流动。
在培育期,水温10.0~33.3℃,池水溶氧6.35~8.5毫克/升,pH7.4~8.0。
   (二)饲养管理:
    每日定时投饲1~2次饲料。投饵量以饱食为度,称量投给。经常注意调节流量,搞好环境卫生。随着鱼体的增长及时转池调整幼鲟密度。
    饵料均为活饵,幼苗入环道初期投饲水蚤、小的水丝蚓。随着鱼体增长则投饲水蚯蚓、摇蚊幼虫。当幼鲟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即加投饲陆生蚯蚓,小虾、小杂鱼等。
   (三)生长特点:
    1、生长速度,在水温10~16.8℃。经105天的培育,平均体全长由3.3厘米,增至13厘米、体重从160毫克增至8260毫克。
    2、各体长阶段的生长速度极不平衡,有明显的生长特别迅速和比较缓慢的阶段相间出现。而随体长、体重的增长,总的增长速度有逐渐缓慢的趋势。
    3、体重的增加远比体全长的增长为快,因此,随着体全长的增长其单位长度的重量则迅速增加。
    4、冬天水温10℃和盛夏水温33.3℃时,均正常摄食生长。
   (四)水蚯蚓的饵料系数:在水温8~18.5℃时,水蚯蚓的饵料系数为2.1。
   (五)窒息溶氧量
    当水温在11.0℃,水的溶氧降到3.4毫克/升时,曾发生幼鲟大量窒息死亡。
六、人工繁育活饵料
     为给幼鲟提供活饵料,我所进行了人工培育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的实验以及大型蚤生长、繁殖的观察,其中水生寡毛类的培养已逐渐扩大为生产性的试验,并给幼鲟提供了大量的饵料。
     我们从四川重庆地区水栖寡毛类的调查中,在观察研究了优势种,苏氏尾鳃蚓(Branchiuira sowerqui)、霍甫水丝蚓(Limnodyilushdffmeistteri)的生态环境和繁殖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培养。于1975年5月在两个4×5米的池中,获得了平均日产苏氏尾鳃蚓5克/米2。霍甫水丝蚓26克/米2的产量(11)。现将培养技术程序简列于后。
    (一)培养池:
     在三合土大池中,用砖砌成3×1.5米的长方形培养槽,槽高为0.2米。内铺用筛筛洗沉淀的塘泥10~15厘米。槽的上、下端有进水排水装置,以保持塘泥表面有2~3厘米的水层缓慢流动。
    (二)投放蚓种:
     按每平方米的培养面积投放蚓种250克,投种时要撒布均匀。
    (三)投饵及管理:
    每1~2日投饲经发酵处理的麦夫和玉米粉混合饲料(1:1)于塘泥表面,供水蚯蚓取食,每平方米每次投1~2两,视其取食量酌情增减。
    保持微流水环境,不使培养槽断水,塘泥干裂。水源应经过滤,防备小杂鱼,虾进入。定期搅动池泥防止青苔繁生。
   (四)采收:收取培养塘泥于手抄网内用水冲洗,塘泥即被水由网孔冲走,留下水蚯蚓和一些杂物,再将此杂物和水蚯蚓一并倒入水桶内盖上木板,经一定时间水蚯蚓即自动爬于表面集积即可采取。采收后剩下的杂物中有大量蚓茧因此应倒回池中继续培养。
    夏、秋两季是人工培养水蚯蚓的高产季节。试验证明:仅七、八两月的产量就占全年总产量的27.8%。因此,在夏秋两季应特别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适时地分次采收。
   (五)提高产量的生物技术要点:通过不同生态因子对照培养的试验结果,证明提高水蚯蚓的产量应采取如下的主要综合技术措施。1、保持培养池有缓流的水环境;2、保持适当的投种量(250克/m2);3、遮避阳光、定期搅动泥土,防止青苔繁生;4、加强饲养,投饲适当的混合发酵饲料;5、适当地分次采收。
七、鱼病及敌害
   (一)鱼病
    1、卵霉病:感染的鲟卵表面附一层毛絮状物即水霉菌菌丝,常造成大量鲟鱼死亡。用1/5孔雀石绿的水溶液浸卵15分钟有一定疗效。预防方法:提高鲟卵受精率,清除死卵。
    2、卵黄囊箍断病:发生在仔鲟。病鱼卵黄囊的中部紧隘缩小像箍断状,前后部的颜色明显有别,病因不同。
    3、仔鲟红斑病:患病仔鲟的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有时在背部或尾部)出现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鱼常于水面缓游,几天后即死亡。病因待查。
    4、卵黄囊萎缩病:仔鲟卵黄囊极度萎缩而成畸形。体表黑色素加深,约三天死亡。病因可能是机械损伤。预防方法:细心操作,防止仔鲟受伤。
    5、肤霉病:幼鲟因机械操作被水霉(Saorolegbia sp)等着生。病鲟伤处可见霉菌菌丝。可用1/5万的孔雀石绿液洗浴15~20分钟治疗。
    6、血液隐鞭虫病:病原体是寄生在鱼体血液中的隐鞭虫(Cryptobia sp)在稚鱼上发现。病鱼行动迟钝,体呈“L”形或者“S”形,常卧水底,游动缓慢,不摄食,体色无光泽带黑色,生长停滞,用青霉素钾盐20~40万单位/5000毫升水浴有疗效。疗程7天,每天浴2小时。
    7、小瓜虫病:在幼鱼饲养中发现。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Hchthyophthir iusmul tifiliis)在冬末春初低温时节,因池水水质变坏引起。病鱼体表被一层白色泡状的薄膜样突起,游动迟缓,曾引起幼鲟死亡:经用硝酸亚汞1ppm浓度浸浴医治,效果较好。
    8、斜管虫病:在幼鱼发现。病原体为鲤斜管虫(Chilodone lla Cyprini)幼鲟体表、口腔、鳃部、感染率100%,感染强度++.病因系池水长期无新水注入。水质变脏、病状:病鱼体表被一层兰灰色样薄膜覆盖,口腔、眼腔黑色增多,急燥不安,时而游串水面,生长缓慢,陆续死亡。用8ppm硫酸铜液浸洗30分钟,有较好的疗效。
    9、假跷头颚虱病:溯河入川的天然产场上的中华鲟几乎100%遭受感染。病原体为假跷头颚虱(Pseudotracheliastes sp)。寄生部位:是在中华鲟的鳃、口腔、咽、食管。强度多者达100~200枚以上。假跷头颚虱以管状口器吸吮宿主血液,引起寄生组织强度脓肿、溃烂。
   (二)敌害
    1、在天然产卵场发现吃鲟卵,仔鲟的鱼类有:长条铜鱼、圆口铜鱼、黄颡鱼、黄腊丁、长腹吻鮈等。
    2、在人工培育中发现吃鲟苗的有:
    麻雀、翠鸟、白顶溪鸲、水喜雀、白尾班地鸲、红尾水鸲等鸟类、以及颡条鱼、家猫、家鼠等动物,糠虾常将仔鲟咬伤。
    水网藻、丝状藻类模特常缠裹幼鲟。造成危害。在幼鲟期也常发现丝状藻穿挂在鲟的鳃丝上而被缠死了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四川省重庆长寿湖渔场水产研究所. 1959年、金沙江鲟鱼调查初步报告. 载本所学术刊物《水产》第3期
(2)    四川省重庆长寿湖渔场水产研究所. 1973年、《金沙江鲟鱼产卵场调查和增殖措施的初步研究》(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编印)
(3)    四川省重庆长寿湖渔场水产研究所。1975年、《水产、鲟鱼研究专辑》第10期。
(4)    四川省重庆长寿湖渔场水产研究所。1976年、长江鲟人工繁殖初步试验报告。上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科技情报》1976年、第九期P.17~21.
(5)    四川重庆长寿湖渔场水产研究所。1976年鲟鱼杂交试验成功。四川省合川水产学校编《水产科技》1977年第2期。
(6)    柯熏陶、1980年。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影响“救鱼”的意见。《四川水产》1980年第3期。P.31~33.

(7)    谢大敬、陈东禹、苏培义,1981年、两种水蚯蚓的生物学观察及其人工培养的初步研究。《淡水渔业》1981年第3期,P.10~16.

      者:重庆市长寿湖水产研究所(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前身)

     注:参加本项研究的主要技术人员有:谢大敬、柯薰陶(现调四川水产所)、曹靖、苏培义、田应培、陈东禹、杨静竹、张家富、钱江峰、邹平治、周碧荣(已调往四川水产学校)、杨德孟、王兴文、杨清徵、张辉信、闻人必康等。本文由谢大敬、苏培义执笔。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