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水产养殖中怎样掌握投喂技术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投饲技术是直接影响饲料系数和养殖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饲料的投喂技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是现代水产养殖生产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实用技术。
1、投饲原则
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在养殖鱼类投喂饲料时,必须坚持“四定”原则。
1.1 定时:即天气正常时,每天的投饲时间应相对固定。
1.2 定量:投喂饲料一定要科学定量,防止过多或少,以免饥饱不均,影响养殖鱼类的消化吸收和生长。1.3定质: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清洁、适口,营养相对平衡。腐败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1.4定位:投喂饲料必须有固定的食场和饲料台,使养殖的鱼类养成在固定点吃食的习惯。
除坚持“四定”原则,随时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外,还要注意天气、水温、水质和水体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投饲量。在温度适宜养殖鱼类的季节,天气晴朗时适当增加投饲量;阴雨天气、溶氧低时应停止投喂或减少投喂次数。
2、投饲数量
投饲数量是否科学,对饲料的利用和养殖的成本影响很大。投饲量过低时,养殖的鱼处于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投饲过量,不但饲料利用率低,水质受污染,而且发生的鱼病也较多。养殖鱼类的增重与投饲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确定投饲量是投饲技术的一个关键问题。
2.1 影响投饲量的因素
投饲量的多少,主要受养殖品种、规格大小、水温、水质、溶氧、饲料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2.1.1 鱼的种类:鱼的种类不同,其投饲量和投喂次数也是不同的。
2.1.2 鱼的规格大小:鱼体的大小不同其投饲量也不同。小规格的鱼其投饲率相对要高些;而大规格的鱼其投饲率反而要低些。
2.1.3 水温、水质、溶氧:水温、水质和溶氧不同,投饲量也将要改变。水温高,投饲量将增大,反之,则减少;水质好,溶氧高,投饲量可适当加大,反之,则减少。
2.1.4 饲料质量:饲料质量好,营养全面,饲养的鱼消化吸收好,饲料利用率高,消耗的饲料少,鱼类生长快;相反,饲料质量差,营养成分不全,养殖的鱼消化吸收差,饲料利用率低,消耗的饲料就多,养殖的效果就差。
2.2 养殖鱼类的日投饲量的计算方法
日投饲量是根据养殖鱼类的体重和投饲率来进行计算的。
投饲率:指投饲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即:投饲率(%)=投饲量/鱼体重×100%。
日投饲量,根据养殖鱼类的放养尾数、平均尾重和投饲率进行计算:日投饲量=平均尾重×尾数×投饲率。
或:日投饲量=根据养殖的鱼推算的重量×投饲率。
确定投饲量的关键是准确研究出不同的投饲率。对于快速生长的鱼类来说,应经常根据养殖鱼类的增重与水温、水质、溶氧的变化来调整投饲率,并依此计算下一次的投饲量。按日调整投饲量的公式为:当日投饲量=(养殖鱼原重量+前日投饲量/预计饲料系数)×日投饲率。
2.3 摄食状态与实际投饲量
养殖鱼类的摄食状态受“鱼”、“水”、“饲”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以上方法确定的投饲量,有时是不能满足鱼的摄食量的;鱼体重量的推算也有一定的误差。必须边投喂,边仔细观察鱼群的摄食状态,灵活掌握实际投饲量,才能确保鱼饲料的高效利用。
为此,根据实际养殖经验,提出投饲量掌握和控制在“七八成饱”的范围内。“七八成饱”的原则有两层意思:(1)指只喂到养殖鱼饱食量的七八成;(2)养殖鱼有70-80%能吃饱,余下的30-20%吃不饱。
“七八成饱”的原则从表象观察:摄食状态先水面后水底,先大鱼后小鱼,先中间后周边。摄食表现为先急后缓,直到平静。平静而不抢食则投饲停止。这才是真正的投饲量。
3、投饲技术
3.1 投饲方法
鱼类饲料的投喂方法有:手撒投喂、饲料台投喂、投饵机投喂等三种。手撒投喂使用比较普遍。手撒投喂方法简便、利于观察鱼群的吃食和活动情况,投饲准确集中,使用灵活,易于掌握,而且有节约能源的优点;其缺点是耗费人工和时间,手撒投喂饲料利用率高而稳定,投喂有效率可达86%以上。
3.2 投喂次数
科学的投喂数量确定之后,一天中分几次投喂,同样关系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问题。投喂次数的确定也由水温、水质、天气、饲料质量及养殖鱼类品种、大小和其消化器官的特性以及摄食特点决定。鲤、鲫、团头鲂、草鱼等都是无胃鱼,是摄食缓慢的鱼类,一天内摄食的时间相对较长。用配合饲料饲养,要根据其摄食特点和季节、水温的变化,确定科学的投喂次数,对于提高这些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饲料成分在水中的流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投喂次数太多,鱼较长时间处于摄食兴奋状态,过多消耗体能,这也是不科学的。鲤鱼乃典型的无胃鱼,投喂次数和投喂时间应长些。在适于鲤鱼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投喂次数增加,鲤鱼的摄食量和消化率随之提高。对鲤鱼苗,每日投喂6-8次生长效果好,每次投喂20-30分钟;对鲤鱼种,每日投喂5-6次生长效果好。投饲技术的科学掌握,需要我们水产科技工作者不懈的实践和研究,使这项技术的可操作性更实用和科学。本文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引起同行对水产养殖投饲技术的科学性深入研究。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