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充分证实:奥密克戎致病力呈几何数下降!暂无证据表明会有后遗症出现!
奥密克戎噬肺性几乎丧失 致病力呈几何数下降
三年了,新冠病毒不断出现变异株,从原始毒株突变到阿尔法毒株,再到德尔塔毒株,再到已经困扰了我们近一年的奥密克戎毒株。我们都想知道,相较原始毒株,现今国内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到底还有多少?感染后究竟有没有后遗症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认真研究几篇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
2022年年初,香港大学朱轩、陈福和、袁国勇等研究团队联合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 Nature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ttenuated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B.1.1.529 Omicr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着重研究了2021年11月出现的奥密克戎B.1.1.529变异株。
研究人员在一系列细胞和小鼠模型中研究了奥密克戎的复制力和致病性。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人体肺上皮细胞Calu3和肠上皮细胞Caco2中的复制能力明显减弱。在人类肺上皮细胞中,奥密克戎毒株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毒株低三倍多。而阿尔法、贝塔和德尔塔则相反,这些变异株的复制效率都与原始毒株相似或高于原始毒株。
这项研究还在人源ACE2转基因小鼠建立的感染性动物模型中进一步证实,与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小鼠体内的繁殖能力和致病性都减弱,所导致的死亡率也最低。
同样的,2022年11月18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病毒学实验室研究部门负责人尼尔杰·范·多雷玛伦等人在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ARS-CoV-2 Omicron BA.1 and BA.2 are attenuated in rhesus macaques as compared to Delta 的学术论文,该研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研究人员在恒河猴中建立了一种感染性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感染奥密克戎BA.1或BA.2变异株的恒河猴,症状远低于感染德尔塔毒株的恒河猴。
通过对恒河猴鼻拭子测试、支气管细胞采样和肺组织细胞采样显示,感染奥密克戎BA.1或BA.2变异株的恒河猴体内病毒载量显著降低,这些恒河猴的下呼吸道没有明显被病毒侵袭的痕迹。
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的问题一直也是国内科研团队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近日,一项由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开展的实验,也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已经下降的结论进行了充分地验证。
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calu-3)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
同样在小鼠感染模型中也发现,原来只需要25-50个感染剂量单位的原始毒株就可以导致小鼠死亡,而奥密克戎毒株则需要2000以上感染剂量单位才能使小鼠死亡。 并且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
蓝柯 表示,以上这些实验结果均可有效表明,相较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经大幅降低。
这提示我们对于奥密克戎不必过于恐慌,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在疫苗的保护之下,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经大不如前。
奥密克戎会导致后遗症吗? 《柳叶刀》首次发表“头对头”研究 没有证据表明会有后遗症出现
新冠后遗症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此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证明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所谓的“长期新冠”(Long Covid)症状 ,但奥密克戎与“长期新冠”的关联尚无数据证实。
今年6月份, 《柳叶刀》 发表了首个关于奥密克戎后遗症的研究,这也是全球发表的首个同类别经同行评审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长期新冠”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该研究纳入了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3月9日之间的 56003 名英国成人新冠感染者,此时间段为奥密克戎流行期;同时选择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1月27日德尔塔流行期间确诊的 41361 例英国成人新冠病例。
在这两个时期的患者中,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omicron时期女性比例55%,delta时期女性比例59%),两个时期的中位年龄(53岁)和基础疾病(19%)比例相似。需注意的是,纳入分析的患者均接种过新冠疫苗,研究人员将按照接种疫苗的时间长短进行分层。
结果显示,在56003名奥密克戎病例中,有2501人 (4.5%) 经历了“长新冠”;在41361名德尔塔病例中,有4469人 (10.8%) 经历了“长新冠”。
尽管该研究并未设置与未接种疫苗者的对比,但不同接种疫苗时间的奥密克戎感染者的“长新冠”风险均低于德尔塔感染者。疫苗接种<3个月、3-6个月、>6个月的奥密克戎感染者, 相较于德尔塔感染者的“长新冠”风险分别降低50%、76%、74%。
这表明接种疫苗可以极大地降低长新冠风险。
另据人民日报消息,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大家关心的奥密克戎是否会导致后遗症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崇雨田 表示,当前, 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出舱后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即使是复阳,也不太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社区来说是安全的。
对于全世界都关心的后遗症问题,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即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
而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 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医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那么新冠康复后还会不会二次感染呢?
对此,崇雨田表示,首先要明确, 康复者对病毒有抵抗力,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种病毒株而言,不会二次感染。
但新冠目前感染后免疫时间有限,不是终生免疫,随着时间延长、有新毒株出现,仍有可能感染,但感染机会小。大概在三个月以内不会再次感染,但超过这个时间,或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还是有可能会再次感染。
至于再次感染后,症状会不会变重,崇雨田坦言,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在一个地区连续两次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可观察的数据很少。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