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捕鱼略考
大辽遗风
查干湖水系图。编绘:陈文龙
契丹人怎样冬捕鱼呢?同时代的宋朝派往辽国使臣宋绶,在其《契丹风俗》载辽圣宗 :“凿冰为窍,举火照之,鱼尽来凑,即垂钓竿,罕有失者”。南宋学者程大昌的《演繁录》中,更详细地记载了辽国皇帝与母亲在挞鲁河(今洮儿河) 钩牛鱼的情形 :“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又从而驱之集冰帐。”鱼要呼吸新鲜空气,集聚到凿穿的窟窿前,然后用带着绳索的大铁钩钩鱼,有中钩的鱼,“遂纵绳令去,久,鱼倦,即曳绳出之,谓之得头鱼。”
由此可见,契丹人在松嫩两江是“凿冰钩鱼”。此捕鱼法延续到清代。清代风土地理类笔记《宁古塔纪略》,记载冬天的牡丹江水,冰厚四五尺 ,“夜间,凿一隙如井,以火照之,必得大鱼。”
塞外鱼肥美
流人杨宾去宁古塔时于棉花街市(今开原县东北赫尔苏河流域)想给父亲带一条大鱼,有人笑道:“宁古塔城临虎儿哈河,冰开后,以捕鱼为乐,或钓或网,或以叉,或以枪,每出必车载而归。”
松嫩两江汇合处,江河纵横,泡泽星罗棋布,有利于农业和捕鱼经济的发展。至明代中后期喇嘛教传入蒙古各部,受其影响草原游牧的蒙古人忌讳捕鱼、食鱼。因生活所迫居于嫩江江边的贫苦蒙民,会用“青石投鱼,以供其餐”。清道光八年(1828)秋,户部尚书英和被“解往黑龙江充当苦役”。他对异常蛮荒寒冷之地,感叹道“无春偏有夏,否月已严霜。菜竟同芝品,鱼还作犬粮。”据 1918 年的史料记载,嫩江下游右岸大赉县(今吉林省大安市)20% 的居民的在经营渔业,水产品仅次于农产品。
1940年镜泊湖和嫩江的大规模冬捕鱼场面刊发在当时的画报上。1954年《人民画报》一篇《冰下捕鱼》,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冬季捕鱼的胜景:“在摄氏零下二十度到三十度的严冬里,东北的许多渔民和渔业工人从结着厚冰的湖里和河里把成千成万斤的鱼捕上来。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镜泊湖风景秀丽,水域辽阔,盛产白鱼、拔黄鱼、鲤鱼、鳌花鱼、哲罗鱼、大鲫鱼等。”
流人杨宾赞誉的牡丹江地区镜泊湖捕鱼,延续近三百年之久。隆冬是镜泊湖捕鱼的黄金季节,每年冬季结冰后,国营镜泊水产公司来从事冰下捕鱼的将近四百人,捕出的鱼在一百五十万斤以上。1984、1992年《人民画报》再次刊登镜泊湖上冬季破冰捕鱼。
冰下大拉网的形成和巅峰期
冬季鱼类集体越冬,活动能力较弱。因此,进行大规模捕捞,既符合鱼类的成长规律,又能适时保鲜和运输。再因受渔网材料制约,夏季渔网需用血染处理,以减轻炎热的侵腐,延长使用时间,增强渔网的硬度,提高获鱼量,而冬季不用处理渔网。
冬捕,即冬季破冰捕鱼或称渔猎,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东北达斡尔族、赫哲族、满族等多有“冬捕”的习俗。冬捕分冬钓、叉鱼、冰下拉大网三种方式,沿袭至今多指冰下大拉网。黑龙江冰下大拉网捕鱼作业活动,在文献上首见于西清嘉庆十五年(1810)所著《黑龙江外记》:“冬日凿冰眼下网,较水面稍难,而得鱼亦多”、“鱼网极大得鱼多,非数十人拽之难出水”。
另据《黑龙江通志纲要》载,清同治年间世袭黑龙江和吉林渔业权的大家族们,“在镜泊湖、松花江干流的三岔河至依兰白彦通段、嫩江支流流三岔河至年嫩江县段、黑龙江支流黑河至佛山间、牡丹江宁古塔至马连河及东京城附近经营渔场”。他们在冬季开展冰下拉大网捕鱼,每次下大网需要二百名渔工。但是这种捕渔法,在每年封江后凿冰下网拦鱼,靠近江岸另凿冰口以取之,这即是冬季冰下大拉网的雏形,却与20世纪初形成的冰下大拉网略有不同之处。
冬季捕鱼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至20世纪初达达鼎盛时期。结冰期主要生产渔具有梁子、冰槽子、冰下大拉网、野泡子网、片钩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了参加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次万国渔业会,清政府令吉林省调查本省的渔业和海权情况。经过调查,吉林把渔区定为黑龙江区、乌苏里区、绥芬河区、兴凯湖区、图们江区,则“以黑龙江为最大,兴凯湖为最盛。唯皆不敌松嫩两江之发达也。”渔民有“山东人、满洲人、费牙喀人、鄂鲁春人、瓦尔喀人、俄罗斯人”。
捕鱼期以春秋为主,夏季稍差,“唯渔户众多之处,破冰而渔,虽冬不息。”并且着重说“冻网也称流网,专用于冬季冻冰中,形同拉网而稍小,上下部以铁钩数十连系竹杆,其用法先凿冰沟长数丈,宽三、五尺,又于其下流相隔二、三尺处,穿一平行冰洞,乃下网于沟,使其流下,由洞拽上,每端约需十五、六人牵引云。”
呼伦贝尔草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最冷时达赉湖(也称呼伦湖)面结冰4米多厚。从上一年的11月下旬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为破冰捕鱼季。至20世纪初,在呼伦贝尔的达赉湖、乌尔逊河等水域开始有中国人商业化捕鱼。当时交通不便,夏网打的鱼,不能完全出售,又没有冷藏设备。渔民们利用乌尔逊河的水湾及水浅的河汊,修一个鱼圈,用兜网把鱼打到鱼圈里圈养起来,冬季上冰时再把鱼圈内的鱼捞出来。另一种是捕鱼方式是端鱼,既是专门打狗鱼,等冰破裂时,鱼多用棒子打,再用小网端。
1923年张耀庭由经商改为捕鱼,开始创办渔业。1948年任内蒙古渔业公司经理,既达赉湖渔场前身,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一九二六年,我二十七岁时开始学用大拉网捕鱼。过去俄国人打大拉网,网的使用办法,工具的名称都是由贝加尔湖传过来的。”
呼伦贝尔的鱼类众多,可与嫩江相比较,且差了很多,在渔业上有实际经济价值唯有鲤、鲫、鲶三种,其他鱼类,不仅渔获量少,经济价值亦不高。达斡尔人在黑龙江、精奇里江,以狩猎、畜牧业为主,并兼营农业,迁移至嫩江中下游。蒙古游牧文化与达斡尔混合式的农牧业相互撞击与交流,彼此产生相互的影响。
因此,经过长时期的严谨考证,近现代冰下大拉捕鱼最早产生于呼伦湖、镜泊湖和嫩江中下游,是东北少数民族原始渔猎方式与近代传入的俄罗斯及汉族人捕鱼方式的完美结合,所形成的独特冬季捕鱼生产方式。
冰下大拉捕鱼方式的诞生和发展开创了东北地区冬季捕鱼大规模生产、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渔业新时代。20世纪中期,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辽宁等少数省区,在严寒封冻时期的内陆河流、湖泊、水库等,开展冰下拉大网捕鱼作业。1940年全东北产鱼54000吨,而嫩江就占62.5%,且多出在嫩江下游江段。黑龙江1947年冬季每年产鱼都在10至15万公左右。1960年冬网产鱼达到30多万公斤。吉林嫩江湾里“卡子钓” 江深水阔、河网密布的嫩江湾。1948年冬,渔民挥汗冬捕,创下单网四十五万斤的历史纪录。
水库拉大网兴起
随着自然江河湖泊污染,渔业资源衰退。20世纪5、60年代,内蒙古西部、河北、陕西、新疆、山西北部等地区,主要以养殖渔场和库区冰下大拉网捕鱼为主。
内蒙古渔业生产布满后套平原,也推广到牧区的额济纳旗和中后旗。1960年内蒙古巴彦凉尔门戈盟各旗人民开展冬季破冰眼捕鱼,有鲤鱼、鲫鱼、无鳞鱼等多种鱼品。吉林省通榆县的西北部的向海水库,自1975 年试捕以来,捕捞量迅速增长。到1982年冬,捕获鲜鱼超过570余万斤。新疆福海乌伦古湖从50年代开始传统的冰下拉大网捕鱼方式。
1985年1月中旬,达赉湖渔场对15趟冬网的渔获物群体组成(随机取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冰下大拉网,由于网目小的原因,对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破坏程度非常严重。1987年达赉湖破冰捕鱼,平均每年可捕捞8000多吨。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黑龙江省沿江、湖各地,集体所有的大拉网,由于自然鱼源衰退,基本停止捕捞,只有少数国有大型水产养殖场,在冬季继续以大拉网在大、中水面放养场,进行冰下捕鱼作业。
科学技术的运用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正是湖泊、水库、泡沼等水域成鱼大量起捕时机,此时气温、水温低,易运输。冬季捕捞是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即便在温暖的长江流域和东海舟山渔场冬季也是捕鱼旺季。1962年1月,洞庭湖湖滨八个县每天都有八千四百多只渔船,在湖上张帆下网。
而北方冰下大拉网形式,主要为选择渔场、凿冰眼、走杆、绞网、出鱼、理网等。由于冬季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从50年代开始,渔场、北方一些机械厂及研究所开展了联合科研。位于乌苏里江上游的兴凯湖水产养殖场广泛采取了马拉辘轳滚球帕承化,加长走杆,增添门帘网等,大大节省劳力,增加了产量。冰下捕鱼拉网作业已实现了机械化,1960年在广阔的水产养殖场冰面上每天鱼产品堆积如山,汽车、拖拉机、雪撬一齐出动,昼夜赶运。
1959年以前达赉湖渔场只有在冬季冰下大拉网捕捞,1959年以后才从季节性生产改为常年生产。达赉湖湖渔场冬季捕捞生产,大套用棕麻制成,在作业时经水浸下沉,紧贴湖底与湖沙或湖泥摩擦,马拉、人走杆费力又磨损。经过科研,1971年冬捕生产开始使用聚乙烯绳制成大套。在生产实践中,聚乙烯大套具有浮力强、耐磨、抗拉、走杆轻松等特点。1973年达赉湖渔场全面使用各种新网具。
进入20世80年代,冰下大拉网相应的机具出现了鱼群探测仪、钻冰机、穿梭器、绞网机、出鱼机和叠网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时和劳动强度,缩短了网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趋于文化旅游的冬捕
查干泡于1983年更名为查干湖,位于科尔沁草原东部,吉林省松原市西北部。查干湖主要水源为霍林河,另外洮儿河、嫩江在洪水时,也有一部分水能流入。辽人在查干湖是“凿冰钩鱼”,而不是冰下大拉网。近些年,都说查干湖冬捕源于契丹遗风,因此风靡长城以北的冬捕鱼,一般都归纳于学习并借鉴查干湖冬捕范畴,这是不严谨的。
历史上的查干湖是著名的渔猎地,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蒙古土地放垦,经济发展时期,查干湖水域萎缩,在渔业生产中不见典籍。1908年吉林省调查本省的渔业和海权情况,未提到查干湖。1939年伪满洲国兴安局《郭尔罗斯前期开放蒙地调查报告书》:“郭尔罗斯前旗的渔场之中,毗邻开放蒙地的,其权利好像归厅县所有。”1941 年《蒙古研究》第3卷《关于嫩江水域的鱼股和课程银》,“与其他三旗相比,郭尔罗斯前旗渔场不多,而且鱼的产量也不高”。20世纪40至60年代,吉林省西部的渔业生产区主要在大安北市,1947年嫩江省(1949年撤销并入黑龙江省)渔业公司肇源办事处曾一度搬迁至大赉县(今吉林大安市)
有数据统计查干湖1959、1961年渔产量分别为3900、5600吨。至20世纪6、70年代,由于连年干旱,霍林河水量连年减少,致使湖泊逐年干枯,鱼产量逐年下降。查干湖曾一度成了生态脆弱区,十年九旱,风沙肆虐。70年代最高产量是799吨,80年代最高产量是645吨。而同一时期嫩江流域人工养殖区冬捕正是高峰期。1976年引进第二松花江水入查干湖,渔业生产有所恢复。
1984年“引松入查”工程全面贯通。1987年第2期《吉林画报》刊发《查干湖捕鱼忙》,节选内容:“查干湖是我省较大的湖泊之一,这里盛产白鱼、武昌鱼、红鲤鱼。仅一九八七年元旦、春节期间,就捕鱼七十多万斤鱼。“那一年还比较谨慎说吉林省较大的湖泊之一,而经过多年的科学发展,查干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2003年以后各类报道均说查干湖为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清末达赉湖周边属于巴尔虎蒙古游牧地,他们不食鱼肉,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明令禁止打鱼。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俄国人进入呼伦贝尔打鱼。1912年俄国同呼伦贝尔地方当局签订了有关林、矿、渔、垦等合同,呼伦贝尔渔业便产业化了。“湖中鱼产甚丰,蒙人神话,向有鱼为马魂之说,禁不敢捕。近年与俄商订约包租,迷信之风已渐破除矣。”呼伦贝尔渔业最初起于贝尔湖,以后从乌尔逊河至呼伦湖。
“今黑省牧畜最盛,而蒙人视鱼如神,相戒不食,鱼产尤多”。既然嫩江流域和呼伦湖的鱼蒙古人敬畏神灵,生活在查干湖的蒙族兄弟习俗相当。1929年由上海时报社编辑并发行《图画时报》第590期,其中有如此描述:“蒙古洮儿河鱼产极富,蒙人视以为神,禁止渔捕。”冬天用马拉渔网、祭网醒网等方式非蒙古遗风。
自2002年起,查干湖举办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冬捕这一文化迅猛地扩展到整个北方地区。比较正确地说查干湖继承了辽金在松嫩两江冬捕遗风,结合北方近代冰下大拉网,并历经以实用为目的,逐步演化为娱乐体育活动,直至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