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人误读的鱼类“姓名”
世界上现有的鱼类约为20500种,种类繁多,名称也多。人们常常因为“见鱼念半边”的习惯而误读,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咬文嚼字,了解一下那些容易读错的鱼名吧。
1、鳗(mán)鱼
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lí)、溪滑、青鳝、日本鳗等。外形似蛇,但无鳞,具有鱼的基本特征,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的水域,具有洄游特性。鳗鱼的性别会因环境不同而改变,当密度高、食物不足时,会变成雄鱼,反之变成雌鱼。鳗鱼容易被误读成“màn鱼”。
2、鳜(guì)鱼
别名桂鱼、季花鱼、花鲫(jì)鱼、鳌花等, 是东北久负盛名的“三花五罗”中的一员。鳜鱼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草茂盛较洁净的水体中,昼伏夜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味的鳗鱼自古就得到人们的盛赞。鳜鱼容易被误读成“jué鱼”。这是鱼字旁很容易被念错的字,因为它确实有两个读音guì和jué,但是只有在特定词语“鳜鯞(zhǒu)”里才读(jué),指的是鳑(pánɡ)鲏(pí),相比而言,鳜鱼则更加有名。
3、鲅(bà)鱼
别名马鲛、燕鱼等。鲅鱼属于近海暖温性中上层的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鲅鱼性凶猛,游泳力强,喜集群,有时还会跃出水面,鳞光闪闪,非常壮观。鲅鱼容易被误读成“bá鱼”。
4、鲷(diāo)鱼
别名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等。鲷鱼属于近海底层鱼类,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澈、藻类丛生的岩礁海区,品种多样,色彩丰富。鲷鱼实行“一夫多妻制”,一条雄鱼会和一二十条雌鱼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如果雄鱼死了,雌鱼里最强壮的那条就会变成雄鱼,成为新的“一家之主”。鲷鱼容易被误读成“zhōu鱼”或“chóu鱼”。
5、鲩(huàn)鱼
即草鱼,别名鲩、油鲩、草鲩、白鲩、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鲩鱼属于完全淡水生活的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以水草为食。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鲩鱼容易被误读成“wǎn鱼”。
6、鳎(tǎ)鱼
别名比目鱼、鳎目鱼等。鳎鱼属于暖温性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暖水性海域的砂地或泥地上。鳎鱼最大的特点就是两眼都位于头的一侧,它平时潜藏于砂泥中,仅露出双眼,以守株待兔的方式伺机捕食经过的小鱼小虾,有些种类的体色还会随环境而改变,是伪装的能手。鳎鱼容易被误读成“tà鱼”或“tā鱼”。
7、花䱻(huá)鱼
别名麻叉鱼、大眼鼓、吉勾鱼、吉花鱼、季花鱼、季骨郎、麻鲤、击浪鱼、激浪鱼、洋花鱼、鸡毛稍、脂鱼等。花䱻鱼是东北久负盛名的“三花五罗”中的一员,属于中下层杂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新、底质为沙砾或泥沙的区域,喜底栖钻洞,常聚居或出没于沿岸长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对流水较敏感,稍有流水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花䱻鱼容易被误读成“花gǔ鱼”。
8、鲔(wěi)鱼
别名金枪鱼、吞拿鱼、亚冬鱼、海底鸡等。鲔鱼是鲭科鱼类的一个统称,属于大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大多数鲔鱼栖息于100-400米深的海域,洄游能力强,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鲔鱼游泳速度快,平均时速约60-80公里,瞬时时速可达160公里,可谓是游泳健将!鲔鱼的肉色为红色,这是因为鲔鱼的肌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携带了大量的氧气,它常被做成生鱼片,堪称极品。鲔鱼容易被误读成“yǒu鱼”。
9、鲂(fáng)鱼
别名团头舫、武昌鱼、草鳊(biān)、方鱼、缩项鳊等。鲂鱼属于中下层杂食性鱼类,喜欢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乱石以及有腐殖物的敞水区,冬季不大活动,一般群集在深水的石隙中越冬。“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大名鼎鼎的武昌鱼就是鲂鱼的一种——团头鲂。鲂鱼容易被误读成“fāng鱼”。
10、魟(hóng)鱼
别名魔鬼鱼。魟鱼属于底层肉食性鱼类,大部分为海水鱼,有时见于河口,也有淡水种。魟鱼与鲨鱼的血缘关系相近,但身体扁平呈盘形,尾呈鞭状,有毒刺。魟鱼活动力差,常常将身体埋在沙子中伏击猎物,或利用胸鳍做波浪状的运动而贴游于底层水域。魟鱼容易被误读成“gōng鱼”。
(来源: 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